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2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2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2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1

一、教材簡析

在省編長春版國標教材中有許多引人入勝,感人至深的故事,《雪孩子》就是其中的一篇,課文講述了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已變成了雲朵的故事,表現了雪孩子奉獻自已,救助別人的美好心靈。同時將水的變化常識融於故事之中,易於激發興趣。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這節課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加深感悟。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課程標準中教學法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的核心理念,制定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11個字,會寫7個字,瞭解“從”的字理,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及表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雪和雲之間的變化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雪地、雲朵的美麗體會雪孩子的美好心靈。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讀文

難點:瞭解雪與雲的變化過程及“從”的字理

關鍵:以多媒體演示代替口頭陳述,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

四、教學過程設計及意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低年級學生較易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為此,上課伊始,我先播放課件,以故事情節做為畫外音,將學生的注意力馬上吸引到課堂上來。

在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以後,我就讓學生圖文對照自主朗讀,“披文入情”領略文章的語言美,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該培養他們喜歡閲讀、敢於閲讀、樂於閲讀的願望,在反覆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感知的同時要求學生在這一環節勾畫並識記生字,同時讀出相關的句子,在檢查識字時除了採用生字卡片和摘蘋果、釣小魚等遊戲形式,我還將課文中的11個生字結合課文內容編成一首短小的兒歌。(兔媽媽,她趕早,連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點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覺,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從此變成白雲美。)將生字的語言環境改換了,能很好地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這裏出現了“從”的字理,這也是長春版國際教材的顯著特色,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產生極大的熱愛之情。(課件演示“從”的字理)接下來,在學生識字讀文的基礎上,屏幕出示幾個討論問題,目的在於對學生進行説話、擴詞訓練(屏幕演示)1、從哪裏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開心?2、“又唱又跳”這個詞你是怎麼理解的?你還能説出“又…又…”這樣的詞語嗎?3、假如你是小白兔,你的好朋友雪孩子為了救你自己都化了,不見了,你除了讚美她之外,心裏還有什麼其他想法呢?用一兩句話説説。

這樣做,既回顧了課文的大致脈絡,又進行了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

第四步,幫助學生解疑。雪孩子化了,他到哪裏去了呢?你們想知道雪孩子怎樣變成白雲的嗎?(播放課件演示雪與雲的變化過程)

第五個環節,指導學生合作表演課本劇雖有一定難度,但是藉助動畫,引導學生逐步模仿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表達及表演能力,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並且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在指導寫字這一環節中,在學生觀察虛宮格里範字的基礎上,對個別筆畫進行重點指導,尤其是每個字的起筆和落筆位置,在學習新筆畫“橫折彎”時,強調與橫折彎鈎的區別,同時,將書寫筆順的指導做為重點。這樣,為學生今後正確規範書寫漢字打下基礎。

最後,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想像,讓學生讀編故事,《雪孩子回來了》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見面時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五、板書設計(圖文對照,打在屏幕上)

六、教學回顧

這節課我力圖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注意給學生的思維和表達以充分發展的空間。

特色一:動畫巧妙導入新課,活躍了課堂氣氛,有了美好的情感體驗,聲情並茂的動畫片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特色二: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使學生初讀入情——讀中悟情,整個課堂書聲琅琅,體現了情感性,人文性、綜合性

特色三: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落實三維目標。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説課稿2

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 《雪孩子》是擬人化色彩的童話故事課題,適合低年級,雪孩子但是,雪孩子南方出生的孩子,對雪大都沒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印象不深刻,感性認知較模糊,因此需要提供感性認知的材料,提高學生對雪的認知水平。

2、在學生對北方冬季雪的認知體驗的基礎上,創設情景,以教師引導學生觀看雪景,引入主題《雪孩子》捨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激發孩子學習《雪孩子》的感人精神,讓雪孩子的美好形象深印於孩子心靈,進而激發學生的繪畫創作靈感和進行美術造型表現的興趣和靈感。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認識雪的特性,體會用不同的繪畫造型藝術手段表現“雪”和“雪孩子”的形象,並能用不同的繪畫語言創造美麗的雪景世界。

2、過程與方法:結合季節教育,圍繞“雪孩子”的故事,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與教學的設計,展開美術教育活動,以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為主體,運用多種繪畫造型工具和語言,嘗試實踐創作,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學習態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雪孩子”捨己救人的'感人故事,認識雪的特性,並通過與人合作學習,激發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情感,培養大膽想象、敢於創新描繪美麗的雪景世界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體驗和認識雪和雪孩子的特性及造型。四、教學難點“雪”及“雪孩子”的造型和消失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五、教學方法

以學生髮展為本,師生互動為主體,藉助電教多媒體等手段進行啟發、探究等直觀教學,讓學生全程體驗美麗的雪景世界。情景中體驗感受美,合作繪畫中體驗創造美,評價中回味美,師生互動中享受美。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

(1)展示:圖片“雪景”,引入主題。寒冷的冬夜,當你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時,冬姑娘悄悄地提着花籃向人間撒下了白的雪花。清晨打開門窗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

(2)展示圖音並茂的《雪孩子》童話故事;

(3)學生分小組討論議題; A.雪是怎樣形成的?雪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B.雪孩子是怎樣來的?雪孩子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C.雪孩子為什麼不見了?2 D.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麼?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1、師引生表述“雪”的特點“雪”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形狀有粒狀的、片狀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樹上是一層層的,落到臉上冰冰的、涼涼的、冷冷的,放在手裏很快會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時會發出咯吱的聲響,雪還可以團成球狀,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滾越大。 “雪”還可以用來堆雪人、玩雪雕、製作各種藝術品。

2、師引生表述“雪孩子”的由來;

3、師引生議論:“雪孩子”為什麼不見了?

4、師引生議論: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麼?學生自由發言,談談感受和體會。

5、瞭解“雪”與“雪孩子”的結構形狀;

(1) 、展示:“雪”與“雪孩子”結構圖片,師生議論“雪”與“雪孩子”的結構形狀。

(2 ) 、學生拼拼、擺擺、畫畫。兩名學生上台在投影儀上用自己喜歡的繪畫語言工具為“小雪花” 、 “雪孩子”造型設計。

6、師引生創作:現在冬天又來了,在銀白色雪的世界裏,我們又可以與小雪人一起玩了,那麼,我們分工合作,創作一幅“美麗的雪景世界”,和小雪人一起快樂地玩,快樂地唱,快樂地跳吧!

(三)實踐作業、創作體驗

1、學生分組合作畫“美麗的雪景世界”

2、每組選代表上黑板合作畫“美麗的雪景世界”

3、播放情景音樂,學生進入創作.

(1)播放《小雪花》或《雪孩子》音樂;

(2)師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興趣;

(四)作品展示、享受體驗

1、學生小組展示作品,簡談創作體會;

2、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作品;

(五)攜手激勵、回味體驗,師引學生總結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穫或感受,回味教學中的全程實踐

體驗,引出:

(1)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卻能鍛鍊我們不怕嚴寒的精神,雪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保護莊稼,殺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玩冰雕等。因此,我們要熱愛自然,保護環境。

( 2 )從《雪孩子》 故事中,我們懂得了團結友愛,智慧勇敢,關心自然、關心環境、關心他人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gnv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