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用演奏和播種課文內容

用演奏和播種課文內容

它在森林裏演奏,在大地上播種。出自課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下面請看《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課文內容

用演奏和播種課文內容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課文內容

雨,已經下了很久了。“丁丁東東”打在篷頂的波浪板上。

“滴滴嗒嗒”打在樹林的葉子上。

“丁丁東東”打在鐵皮的屋頂上。

雨,不大。

卻滴滴嗒嗒地下個不停。

於是,屋子前面的小水溝流動起來了。

嘩啦嘩啦的水聲,像一股清泉,從地底下湧出來,高興得嘩啦嘩啦,嘩啦嘩啦,你推我擠似的。

打開一朵紅色的.花傘,走在樹林裏的小路上,聽雨滴打在油加利樹上,打在相思樹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麪包樹上……淅瀝淅瀝,啪啦啪啦,嘩啦啦,嘩啦啦,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整座森林就像一座音樂廳一樣。

“啪!”

“嗵嗵嗵!”

“咚——咚咚咚——”

突然,吹來一陣風,樹葉上的水珠通通跌下來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聲都敲起來了,敲在小傘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們丁丁東東地要把地球敲響。

站在樓頂上看雨。

雨絲細細的,柔柔的,像花絮一般,隨風飄散,然後輕輕地把種子撒在大地上。

大人説,這就是春雨。下了春雨,春天就來了。

我喜歡春雨,它在森林裏演奏,在大地上播種。

於是,春天聽到了雨的鼓聲,醒來了。所有的種子都回到大地的牀上,讓母親抱他親他教他發芽。

我仰着臉,讓雨打在我臉上;我伸出舌頭,品嚐一下這大地的乳汁,涼冰冰的,甜蜜蜜的呢!

教學反思

新教材的閲讀教學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生“以讀為本”,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不過分強調逐字逐句的講解分析,而是在朗讀、體驗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感情,把文本內容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逐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因此我在閲讀教學中始終堅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逐步培養孩子“讀出神,讀出味”的良好閲讀能力,加強感悟,加強體驗,深入到作者潛意識的層面,理解作品,並且能夠把自己的感情藉助文本和自身的感受表達出來。

在朗讀《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時,我要求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小雨為什麼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經我這樣一提醒,學生就仔細閲讀,認真思考,他們發現,“叮叮咚咚”是雨打在鐵皮屋頂上發出的清脆的聲音,而“滴滴答答”是因為雨落在樹葉上,所以聲音比較輕微。他們就按照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練習朗讀,去處理感情,去調整節奏。從而使學生懂得,有時為了理解一個段落,一句話,甚至一個詞語,需要認真閲讀全篇課文來抓住課文內容上的矛盾處進行深入的思考。另外,在本課的教學中抓住象聲詞讀出輕快的感覺,然後將句子讀順,進而在讀中表達出作者對於雨的喜愛之情。學生之間的範讀、評價、賽讀有聲有色,讀的效果也層層明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3q78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