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夏的詩句賞析

夏的詩句賞析

1、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夏的詩句賞析

2、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蘇軾《賀新郎·夏景》

3、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4、風蒲獵獵小池塘。——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5、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幼卿《浪淘沙·極目楚天空》

6、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裏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7、蓮子已成荷葉老。——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8、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

9、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10、殘燒夕陽過雁,點點疏疏。——趙汝茪《漢宮春·着破荷衣》

11、綠槐高柳咽新蟬。——蘇軾《阮郎歸·初夏》

12、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

13、晚來粧面勝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14、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蘇軾《賀新郎·夏景》

15、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畿《三衢道中》

16、俏冤家,在天涯,偏那裏綠楊堪繫馬。——關漢卿《大德歌·夏》

17、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雲飛去。——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18、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蔡確《夏日登車蓋亭》

19、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白樸《得勝樂·夏》

20、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李世民《度秋》

21、新荷跳雨淚珠傾。——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22、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納涼》

23、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喜晴》

24、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幽居初夏》

25、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

26、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杜甫《夏夜歎》

27、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28、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29、茨茹荷葉認零星。——吳錫麒《臨江仙·夜泊瓜洲》

30、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31、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陸游《幽居初夏》

32、簾外誰來推繡户,枉教人、夢斷瑤台曲。——蘇軾《賀新郎·夏景》

33、獨倚胡牀酒初醒。——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34、遊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35、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蘇軾《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36、東窗晚無熱,北户涼有風。——白居易《夏日》

37、故人老大,好襟懷,消減全無。——趙汝茪《漢宮春·着破荷衣》

3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39、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40、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41、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唐·杜甫《夏夜歎》

42、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3、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44、一目清無留處,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虛。——趙汝茪《漢宮春·着破荷衣》

45、微根才出浪,短幹未搖風。——沈約《詠新荷應詔》

46、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47、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48、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餘。——唐·韋應物《遊開元精舍》

49、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50、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杜甫《夏夜歎》

51、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52、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5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54、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夏日南亭懷辛大》

55、攜手藕花湖上路。——朱淑真《清平樂·夏日遊湖》

56、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57、恨入空帷鸞影獨,淚凝雙臉渚蓮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顧敻《浣溪沙·荷芰風輕簾幕香》

58、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59、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60、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標籤: 詩句 賞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8dk0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