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彙編7篇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彙編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詩改寫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古詩改寫作文彙編7篇

古詩改寫作文 篇1

清明那天,綿綿細雨沙沙作響,猶如牛毛的細雨在微風的吹拂下,灑在青青的小草上,灑在碧綠的葉子上,嬌豔的花瓣上,給小草,樹葉,花兒穿上了美麗的水晶衣。

郊外,花兒盛開,奼紫嫣紅,芳草青青,樹葉青翠。而背井離鄉的詩人卻不能與

好朋友一起春遊和親人

一起掃墓。感到非常淒涼憂傷。

怎樣才能解除 心中的憂愁呢?他一拍腦門,啊!有辦法了,找個酒店喝點酒,不就行了嗎?可是酒店

在哪兒呢?

這時,傳來“哞------哞”的牛叫聲,尋聲音看去,只見一條老牛緩緩走來,牛背上還坐着一個身穿蓑衣 ,

頭戴斗笠的牧童。於是詩人上前詢問:“請問小兄弟,這附近哪兒有酒店”,牧童回答道:“在前面開滿杏花的

地方,有一家杏花村酒樓,那兒有上等的女兒紅,粧元紅,陳年的花雕,茅台酒等等。老闆娘更是心靈手巧,燒出

的菜別具一,有格:有勁爆烤鴨,有韭菜炒蛋,有糖醋排骨,有元寶蟹,還有烤牛肉,人道 “此味只因天上有

人間能有幾回嘗啊!”

詩人聽後甚是欣喜,謝了牧童直奔杏花村酒樓而去。

古詩改寫作文 篇2

唐朝,住着一個大名鼎鼎的詩人“李白”,人們稱他叫:詩仙、酒仙,因為他飲完酒就開始作詩,他的許多好詩都流到了現在。

有一天,在睡夢中醒來的李白看到桌子上放着汪倫寄給自己的信,他打開信封,看到上面寫着:“親愛的李白,好久不見了!我真是想念你,這個季節正是我們村長最美麗的一個季節,我想讓你到我家去做客,我是很歡迎你哦!……”李白看了這封信非常高興,他準備好行囊,乘着小船出發了,他來到了桃花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高興地翩翩起舞,他看到一排一排的桃樹就像美麗的彩霞,一座座房子整整齊齊,還有綿連起伏的青山,是多麼的美麗呀!突然,看到王倫在迎接他,李白笑了。

每天,他們都在飲酒作詩,特別高興,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出來散散步,看看這山村裏的美麗風景,聞着淡淡的桃花香,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李白想回家了,因為他有一些事還要處理,可是,汪倫不願意讓他走,説:“就一天,一天,明天再走!”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李白實在不能等了。

當汪倫熟睡時,李白拿好行囊坐上回家的小船。李白,突然聽到腳踏地唱歌的聲音,回頭一看,看到他的朋友汪倫,李白特別感動,他們倆揮手告別,汪倫越來越模糊,李白看着桃花潭,説:“桃花潭得水深千尺,也趕不上我和汪倫的情誼深呀!

當李白回到家,他提起毛筆寫了一首詩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把詩裝進了信封裏,寄給了汪倫。汪倫看到了李白寫給自己的詩高興的熱淚盈眶了。這首是流傳到現在。人們經常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朋友和朋友之間的感情。

古詩改寫作文 篇3

夜深人靜,一顆顆小星星不停地對着大地眨眼睛,一輪圓月正鑲嵌在漆黑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在這猶如團圓之夜下,詩人張籍獨自一人站在客樓上靜靜地賞月,旁邊沒有家人朋友陪伴,顯得那麼的孤單和寂寞。

第二天清晨,秋高氣爽,當一縷陽光照耀到客樓房頂時,張籍已經在大街上四處漫步。一陣秋風吹過,他隨手撿起散落在街上的一片發黃的樹葉,眉頭輕皺,自言自語地沉吟着:唉!一年時間又過去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去看看我那年幼的孩子,去聽聽故鄉那熟悉牛羊的叫喚聲呢?唉!真想回到故鄉好好與家人團聚。

這時張籍似乎想到了什麼,快速回到客房,磨硯鋪紙提筆,沉思良久,寫下一封信,以表達自己濃烈的思鄉懷親之情。仔細封好信封后,他又急匆匆地趕到十里之外的熟人王先生那邊,囑咐道:王先生,請求您幫忙把這封信交到我的家人手中,我的故鄉是和州烏江。

好,沒問題,我幫你。王先生爽快答應。正當王先生欲上馬遠行時,張籍若有所思,急忙説道:等等,我想再看看信件,接着,他把家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看了兩遍,並在上面又添了幾行字,然後從頭看起,邊看邊點頭,直到滿意為止。當他封好信封,再次把信件交到王先生手裏時,又一再叮囑,一定要把信件儘快送到家人手裏。

告辭了,望着王先生翻身上馬,漸漸遠去的身影,張籍那一顆急切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回到客房,若有所思的張籍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詩:《秋思》。

古詩改寫作文 篇4

清明節,天灰濛濛的,綿綿細雨沙沙的下個不停,那聲音,像極了蠶兒吃着桑葉的聲音。雨兒打來,身上涼絲絲的。

詩人走在路上,看見芳草青青、百花爭豔,真是美不勝收。可是,遠離家鄉的詩人卻不能和朋友一起踏青,不能和家人一起掃墓;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憂傷的走在雨中的小道上,感到十分淒涼。

怎麼才能高興起來呢?詩人眨巴着眼睛,突然,詩人一拍腦門,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找家酒店,一醉方休。

詩人又愣住了,這人生地不熟,怎能找到一家好酒店呢?突然,“哞哞哞”的牛叫聲引起了詩人的注意。他抬頭一看,一頭老黃牛正悠悠地像自己走來,牛背上一個小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正興致勃勃地吹着短笛。詩人大喜過望,三步並作兩步,雙手抱拳,彬彬有禮地問:“小兄弟,在這附近,可有好酒店?”牧童説:“有,有,當然有,向北走十里,有一杏花村,杏花酒樓裏面有香飄十里的女兒紅,還有成年花雕、狀元紅。老闆年娘心靈手巧,做的下酒菜別具一格,有新鮮的魚兒,香甜的花生米,金黃金黃的油炸雞,還有肥肥的元寶蟹。”牧童的這番話讓詩人不禁口水直流,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就飛到杏花村。他於是馬上告別牧童,大步流星地向杏花酒樓趕去——

詩人喝完酒,不禁詩興大發,乘着酒興吟誦起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古詩改寫作文 篇5

李白是唐代一位浪漫主義的詩仙,汪倫隱居在安徽涇縣,汪倫佷想請李白到他家做客。於是汪倫用了最好的糯米和高粱做成了一罈美酒,把酒放在地窟裏。

有一天,汪倫聽到李白來到安徽,汪倫想了一個妙計,寫了一封信,信裏説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知道汪倫是一方豪士,就來到汪倫家問:“我是來賞十里桃花,遊萬家家酒店的。”汪倫聽了笑了笑:桃花者,一潭知名也;萬家者,店主人也萬也。”李白知道自己上當了,就哈哈大笑起來。於是二人就情投意合,相見恨晚。

有一次,李白的母親給她來信説:“你父親病重,希望能見到你。”李白一看,心急如焚。不辭而別,寫了一張紙條放在桌上,就馬不停蹄地趕到桃花潭邊坐船,只見楊樹依依,早春的桃花已探出頭來,粉的`似霞;白的似火。

李白眼前不禁浮現出與汪倫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白天,一起盪舟桃花潭,兩岸桃花爭奇鬥豔,讓李白詩興大發,寫下一首首名詩。晚上在皎潔的月光下飲酒對弈,快活如神仙。就要離別了,李白熱淚盈眶,這是岸上載來了輕脆悦耳的歌聲,原來是汪倫帶着一羣好友腳踏地,邊走邊唱前來送探,李白趕緊跳上岸。汪倫問:“李兄,真的要走嗎?你這一走我可是捨不得呀。”“可是我的父親病重,希望見我,我必須要回去。”李白説。“那你要記得給我捎信。”汪倫哭着説。船伕説:“客官,天色已晚,要走了。”他們倆抱拳作揖,就要告別了。

汪倫望着李白漸漸遠去的生影,乃久久凝望着,不肯離去……

古詩改寫作文 篇6

黃昏十分,草地被太陽照得金黃金黃的,草地上還站着一個人,那就是大詩人呂巖正在那裏作詩。

放眼望去全是草地,好像看不到邊的沙漠,平平坦坦的,似乎是有人故意將它鋪開,又似一塊非常大的綠地毯,使人不禁想躺在綠地毯上休息一會兒。這時颳起了一陣涼爽的晚風,晚風中還帶着不知是那個牧童吹起的悠揚自在的笛聲。

詩人尋着笛聲找去,終於找到了這個牧童,原來這個牧童黃昏十分,牽着牛回到家吃完飯後,連身上的蓑衣都沒有來的急脱下來,就來到池塘邊。躺在池塘邊的草地上,觀賞着皎潔的月光,傾聽着青蛙的鳴叫。

這時詩人想了想,大聲地吟道:“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詩人不由得感歎道:“如果我有像牧童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好了。”

古詩改寫作文 篇7

一個夏日,火辣辣的太陽烘烤着山腳下的林間小道。這時從遠處晃晃悠悠地走來了一頭肥壯的大黃牛,背上馱着一個大約9歲的牧童。只見他濃眉大眼,頭上戴着一個用柳枝編織成的小草帽,光着一雙小腳丫。牧童橫坐在牛背上,一邊揮舞着手裏的柳條,驅趕着牛身上的蒼蠅和蚊子,一邊高聲唱着那動聽的歌聲。嘹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裏迴盪。樹林中的蟬也一起使勁地鳴叫着,好像在和牧童進行總決賽。

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用手輕輕拍了拍牛的頭,牛便停下了腳步,轉回頭看着背上的牧童,好像在問:“小主人,怎麼不走了?有事嗎?”牧童迅速滑下牛背,一溜煙地朝路邊的一棵樹跑去。哦,原來這棵樹的枝頭趴着一隻烏黑光亮的蟬。牧童輕手輕腳的往樹上爬去。這時蟬兒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也不再高聲唱歌了,並迅速收起羽翼,往高處的枝頭上爬去。牧童知道蟬的警惕性很高,於是就躲在一堆樹葉後面,一動不動,連大氣也不敢喘。過了好久,蟬才感覺沒有危險,終於放鬆了警惕,在枝頭上張開燥熱的翅膀,繼續唱起了歌:“知-了!知-了!”牧童看到蟬不再注意四周的動靜了,就小心翼翼地靠近,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朝知了抓去。可惜,蟬逃走了。過了一會兒,蟬又唱起了歌。牧童快速爬上了樹,這次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趁知了沒有防備,輕輕一抓,哈!

終於抓到了!牧童把蟬放在身邊的小簍裏,騎着牛回家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2rny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