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成語 >

有口無行的成語意思

有口無行的成語意思

成語原文】:有口無行

【標準發音】:yǒu kǒu wú xíng

【繁體寫法】:有口無行

【有口無行是什麼意思】:有虛言而無德行。

【有口無行成語接龍】:無中生有 → 有口無行 → 行不從徑

【用法分析】: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行 ① xíng 舉行 發行;② háng 行市、行伍③ hàng 樹行子 ④ héng 道行。

【出處説明】:《後漢書·史弼傳》:“竊聞勃海王悝……外聚剽輕不逞之徒,內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羣居,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臣。”

【對應近義詞】:言行不一

【對應反義詞】:言行一致

【有口無行的造句示例】: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史弼傳》:“內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羣君,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經,必有羊勝、伍被之變。”

標籤: 有口無行 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chengyu/wm03m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