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英語作文 >其他類英語作文 >

實用的反思英語作文3篇

實用的反思英語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反思英語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反思英語作文3篇

反思英語作文 篇1

登上三尺講台不滿兩年,我幸運地有機會開設市直公開課,心中很是興奮。但是如何上好using language,心裏亦是萬分忐忑。

備課的第一步即是研讀教材。本單元Using language部分的Reading and writing要求學生通過閲讀一篇讀者寫給電影院建築師的信,請求建築師充分考慮殘疾人的需求,學習建議信寫作手法(內容、語言和語氣),並要求學生學寫建議信。在熟讀教材之後,我開始搜尋using language的各種課例,希望從中得到靈感。從這些優秀的課例中,我學習到三段七步讀寫整合教學模式。

明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我便開始了這節課的設計。在課間教師播放一個無手無腳卻身殘志堅的殘疾人視頻,引出殘疾人話題,讓學生意識到殘疾人生活不便,激發他們對殘疾人的同情心。然後通過建議信的兩次閲讀,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總結建議信的結構、語氣、詞彙等方面的寫作特點。讀後教師設計了真實情景,組織學生討論建議,如何讓新建的萬達廣場更好地為殘疾人服務,為最後的寫作做內容的鋪墊。為了做好寫前準備,教師在閲讀和寫作中間增加了以練習,由單詞到短語再到句子的翻譯,讓學生練習如何去提建議。最後要求學生獨立寫作,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只要求學生寫下建議信的主題部分——之前討論的建議。學生寫完後,由教師示範評價。在呈現習作的評價標準,要求學生課後完成這封建議信的寫作。

根據以上教學設計,本節課思路清晰、步驟緊湊,基本達成既定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導入部分的視頻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活躍了班級氣氛。其次,這是一節語言運用課,教師把讀、説和寫整合起來,寫是重頭戲,要花很多時間。於是教師着重處理了寫建議信需要掌握的結構、語氣、詞彙等,做到閲讀為寫作鋪墊。這樣既訓練了閲讀技能,又節省時間,為寫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最後,寫前的翻譯練習,不僅鞏固了在閲讀活動中出現的語言知識,又最後寫作任務的`輸出提供了基礎和保障。總之,在層層鋪墊之後,學生按基本完成了寫作任務,部分學生的初稿作文質量很高,教學目標圓滿完成。

一週來磨課的過程讓我收穫頗多。儘管本人還是非常喜歡自己這節課的設計,但是本節課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本人對教材的熟悉程度還不夠,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內容。本人將大部分時間放於設計上,希望有所創新,而忽略了本源——教材。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精華。因此,教師要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第二,兩次閲讀的層次不明顯。第一次和第二次閲讀有重疊的目標。按照鄭老師所提的建議,可以將兩次閲讀的目標改為:reading for language 和reading for structure。第三,寫作前所搭建的語言支架還不夠。因為時間的限制,本人只設計了由單詞到短語再到句子的翻譯,作為寫作的鋪墊。而充分的寫作鋪墊是應該像鄭老師所言,由句型模仿到句子翻譯,再到寫作內容討論。只有充分的寫前鋪墊,才會有順利的寫作輸出。第四,語速過快,指令不明晰。第一次能有機會上市直公開課,本人非常興奮和緊張,希望不辜負學校和組長的栽培,但是卻殊不知這樣的心態讓自己更加緊張。語速快亦缺乏節奏感,使得指令表達不清晰,使得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難以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自己又很多不足之處,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吃透教材,去背教材中的文本,增進自己的語言素質,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向學生展示教材中的精華。其次,努力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更地道,使語速更富節奏感,使自己的聲音更有吸引力。因此,每天堅持聽音練音,即便再忙也要堅持,因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作為新教師的我,更應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紮紮實實練好基本功的同時,力求創新和突破!

反思英語作文 篇2

學英語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應用,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闡明自己的觀點。可這在語文中看似簡單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卻成了學生們最薄弱的地方。不會寫,不知道改寫什麼,怕寫錯,單詞不會等等,總之理由千萬個,就是不往紙上寫。

究其原因,我結合自己的寫作體會總結了三點。其一,對英語作文不熟悉,雖然篇幅要求不大,字數在150字左右,可還是難倒一大片。其二,對某一問題平時缺乏思考和總結,不能提出明確的看法和見解,缺乏層次感。其三,不熟悉英語語法和一些常見的單詞,即使知道意思也無法清晰表達出真實意思。

為此,我結合本學期的第一篇作文,給學生做了詳細講解。寫一篇作文需要四大步:First, consider it carefully. (第一,認真構思。)Next, draw up an outline.(第二,寫出文章結構。)Then, write the composition.(第三,寫出作文。)Finally, Check over the composition.(最後,檢查文章。)四步驟中,難的是第二,第三步。現結合文章,具體談一下怎麼做。

題目是 Changes in Li Ming’s Hometown (李明家鄉的變化)。文章Outline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寫:

A. Changes in living conditions.(生活條件的變化)

B. Changes in working tools. (勞動工具的變化)

C. Changes in education. (教育的變化)

Conclusion: Thanks to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Li Ming’s hometow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etter. (結論:多虧政府的努力,李明的家鄉變得越來越好了。)

下面我把參考譯文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Changes in Li Ming’s Hometown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Li Ming’s Hometown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e past,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were poor. A big family was crowded in a low house. People usually planted crops with the help of farm animals. And the children studied in old school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 his hometown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have improved a lot. Now, people live in tall bright buildings. They plant crops with the help of farm machines and the work in the fields has become much easier. What’s more, children now study in modern schools. Thanks to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Li Ming’s hometown is becoming better and better.

反思英語作文 篇3

本週是我們全體紹平工作室跟崗培訓學員的公開展示課,今天聽了一節鄒幸梅老師的寫作課。平時自己上寫作課,總覺得上的不是很得心應手,聽了鄒老師的課後,讓我茅塞頓開。她有效地組織教學,輕鬆快樂的教學方法,層層深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什麼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這節課是高三的寫作課,鄒老師巧妙地向學生引出如何把兩個簡單句用連接詞連在一起,使句子變得更加漂亮。講練過程中自然地複習了以前學過的許多語法知識和許多連接詞的用法,對定語從句,分詞短語,介詞短語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通過把兩個句子合併成一句,到把幾個句子變成一段文章,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通過對同一個文章的幾種不同寫法的展示,讓學生很自然地瞭解了英語作文中什麼樣的句子才能拿高分,學會了怎樣把句子加工,潤色,使之更加完美。課堂還做了大量的練習,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記憶深刻。最後還教會了學生每段文章都要有主題句,如何尋找主題句,每個主題句都要由句子做支撐,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寫作有好處,對閲讀理解題也有很大幫助。

總體來説,這是一節非常務實的寫作課,給我的體會是:課堂要注重“理解-練習-記憶”三步驟。不能流於形式上的“作秀”,應該給予學生以廣闊的空間。通過這節課學生真正能掌握一些好的寫作方法,這才是高效課堂。

標籤: 英語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ingyuzuowen/qitalei/rnlk2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