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通用8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在2020年9月1日晚8點準時播出,在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2020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最令人激動的是,節目邀請了戰疫英雄代表,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展現科學力量。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改寫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讓人永生難忘,同時註定這次開學第一課非比尋常。

在2020開學第一課裏,我們見到了許多戰疫英雄代表,其中有張定宇院長,相信瞭解過張定宇院長的人都知道,張定宇院長已經當了幾十年的醫生了,每次當疫情和災情出現的時候總是會有他的身影,同事們都説他“雷厲風行”,同樣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在節目中,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特殊的春節,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春節因為這場戰疫的突然襲來而變得不一樣,向戰疫英雄學習。可以説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特別是當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絕症,卻還樂觀面對,不怨天尤人,還更加努力地去幫助每一個可能挽救的生命,值得大家致敬!

我看完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後,我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節目緊扣當下人們關注,演講者的故事感染無數人。在這場戰疫中,沒有人是局外者,全國人民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展現了中國團結的巨大力量。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經過科學防治、精準把握疫情,讓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在戰疫中,他們地衝到疫情一線,展現着責任與擔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少年強,中國強!在這個新時代,我們要把他們的抗疫精神運用到學習上,在學習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對挫折和困難,不斷迎接新的挑戰,做一個出色的少年!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一起努力,從今天開始奮鬥吧!來到了新的學期,大家要向着自己的學習目標出發,做好自己的學習計劃,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努力爭取優異的成績,做一個優秀的人,將來可以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2

期待許久的2020《開學第一課》終於開播了,我早早就坐在客廳上守着,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還是一如既往由央視boys來主持節目,現場中通過雲課堂的方式實時連接各地中小學進行直播。邀請了抗疫一線的醫護代表以及收穫成長的少年兒童代表等作為這次的主講嘉賓。

這次的嘉賓有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等,讓我受益匪淺。第一個出場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爺爺,身穿着一身襯衣,打着領帶,雖然已經是84歲的爺爺,但是看上去一點都不老,還是特別帥氣。鍾南山爺爺説,他的父母都是醫生,因此他也成為了一名醫生。鍾南山爺爺提到最多一個詞語就是“生命”,他説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緊接着來自湖北的王督同學跟鍾南山爺爺表達了敬意,並立志要成為一名跟他一樣的有擔當的醫生,8月24日,王督同學終於收到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錄取通知書,跟鍾南山爺爺成了校友。

這堂課我學會很多東西,雖然有些抗疫英雄我不是很記得,但是他們的面孔早就印在我的腦海裏,一個一個抗擊疫情的身軀,默默貢獻的精神,是我永遠都忘不了的,回想起“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説過的一句話:“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因此,我們更要在這個祖國繁榮昌盛的時代下,加倍努力學習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同時更讓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祖國的未來離不開我們。鍾南山爺爺寫下“一個人也不能少”的寄語,更是鞭策着我要勇挑重擔,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俗話説:少年強,則國強,那麼少年強,中國就強,時代賦予我們重任,我們要與祖國“同成長”!不管在什麼時候,身處何方,心一定是向着中國,中國才會越來越強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3

九月一號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給全班同學佈置了一個新任務:寫一篇《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作文。於是,帶着這個寫作目的,我觀看了央視CCTV-1準時播出的專題節目《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理念,還邀請了鍾南山、張伯禮、張文宏等榮譽嘉賓,為我們一一講述了整個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節目中第一篇章的內容讓我尤為深刻。第一篇章的主題是“擔當”,邀請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作為主講人。鍾南山,可以説是為這次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領軍人物。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他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一線,努力尋找戰勝病毒的措施和方法。在節目中,鍾南山爺爺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愛國主義從小植根在他心裏,毅然決然選擇從醫,一直到現在。其中,他還講了這次疫情的經過,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故事。他還提到“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聽完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我的心裏十分感觸。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像他一樣的醫護人員,不顧自身安危,馳援湖北,只為所有人的平安。雖然年輕一代經歷的事情較少,但在這場劫難面前,90後和00後毅然選擇奔赴“戰場”,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感受,鍾南山院士等人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擔當”一詞是我們需要謹記並且付出行動的,“少年強,中國強”的節目主題更是引人深省: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有青少年一代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與擔當,並且勇於為國為民,那麼,所有的苦難都會迎刃而解,國家才會變得強大。正所謂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一代趕緊行動起來吧。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4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吃過晚飯之後,我跟爸爸媽媽坐在客廳一起觀看,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節目的時候,就覺得跟平時看的動畫片不一樣。

尤其是今年非常特殊,因為疫情的影響,所有人都只能待在家裏,學習如何防疫,同時看到了很多抗疫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讓我感覺春節並不孤單,更多的是感動。因此我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勤快洗手,出門戴口罩,以及不能聚眾聊天等等,這都是我從開學第一課中學到東西。

2020年來説,這個數字是非常美好的。可是,肺炎疫情的到來給我們的祖國蒙上了一層烏雲,籠罩着中華大地,突然間,天空黯淡,世界陰冷。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一羣團結友愛、不怕艱難的人民,他們堅守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美德,盼望着“烏雲”背後的燦爛的陽光。萬眾支援,勇做戰“疫”的“守護者”。我們的祖國在危難之際,有一羣無私奉獻的人,他們盡己所有捐贈着醫療物資。

在災難面前,他們都是大美之人,都是敢於為國家奉獻的人,他們是最美的戰“疫”“守護者”,我們這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國家,在戰“疫”面前,大家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共抗戰,眾志成城戰疫情,用無私無畏的“大愛”續寫着中國故事。

他們是中國的英雄,是我們的學習榜樣,是在病毒面前默默為我們貢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人,他們也是可愛的人,不管怎麼樣,就算疫情再怎麼無情,而他們總是有總是給我們温情,這份勇氣是我們的都要學習的,都説少年強,則國強,那麼少年強,中國也就更加強大了。

因此在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們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在更多的時候,在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可能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就好像這次疫情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怎麼保護自己,更別説去保護別人,也不會有中國的速度這都是知識的力量。因此,我會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的抗疫精神,保護好自己,才能在將來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5

時間總是匆匆而過,生命的步伐也在歡快地舞蹈。轉眼間又是一年的開學季,同學們的心情早已激動萬分,渴望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之旅。然而還有些同學依然沉浸在假期裏,心態沒來得及轉換,這就需要他們趕緊調整好自身狀態,不然對於自己也會有所不好的影響。

開學了,面對新學期的開始,想必很多同學都有屬於自己的全新目標與計劃,並且也在逐步地開展計劃,有所行動中。目標對於每個人來説都十分重要,倘若缺乏目標,那麼生活會是毫無意義可言。身為祖國未來希望的莘莘學子們,不僅要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自身貢獻,且自己的未來人生道路也不能沒有目標前行。所以開學了,同學們一旦制定好目標,就必須要全力以赴,努力實現屬於自己的目標。

隨着開學,同學們可以高高興興地回校上課之外,還要完成一項任務,那就是要觀看《開學第一課》。對於這一公益節目,相信很多同學都知道,並且這是一個教育意義的節目。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難以忘懷的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深深牽動着14億國人的心,為了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無數白衣戰士勇往直前奮戰,而在基層,也有很多人以自己平凡的堅守,希望可以憑着自己的力量為抗疫付出自己的貢獻。他們偉大的精神值得每個人所敬佩,是我們學生學習的榜樣。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6

今天是9月1日,與以往的開學第一天不同,今天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ccTV的直播節目《開學第一課》,感知、感受、感動……這是對我們追求夢想上的生動一課。

李連杰老師的一句話記憶深刻,他説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隻手,一隻手託舉的是我的夢想、個人的夢想,我希望另一隻手託舉起來的是民族的夢想、國家的夢想,如果兩隻手能夠共同託舉夢想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就能夠匯聚成我們中國的夢想。

後來有兩個沒有手臂的男孩子上場了。第一次以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取了中山大學,第二個用一雙腳嫻熟地演奏着鋼琴,他們一個殘疾的孩子都能如此出色,我們健全的人呢?眼淚不由得充溢着眼眶。第一個男孩一上台,我從他身上看到了“自信”,第二個男孩一出場,我便讀出了“陽光”,他們的經歷無疑讓所有的人震撼,他們取得了常人無法得到的如果,其實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人生的態度,“陽光心態”是所有人喜歡的,但卻是不多人能做到的。沒有了雙臂坦然於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已經很了不得,坦然於所謂的“正常人”之前彈鋼琴實在了不起!那個男孩説了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我心理健康,所以我是健康的!誠然如此,這是真理!

阿里巴巴的馬雲説:成功如果沒有汗水與淚水相伴,那不叫成功!這句話,終生受益!

回過來,這一堂課之後,我們品味每一個人的收穫,是歌星影星給你留下了影子?還是堅強不屈,永不放棄在你心裏沉澱?一個個一閃而過的文化名人句句精彩的語言,你記下了多少?留下了多少思考!

回過來,想一想,我們還要去掉多少虛浮才能踏踏實實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祝福所有的孩子夢想成真,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腳踏實地!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7

昨天晚上,媽媽拉着我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分為夢想篇、奮鬥篇、探索篇、未來篇,看完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成龍在大屏幕上講着他的成功之路,從被人瞧不起的跑龍套到一日爆紅,把中國功夫打造成一張世界閃亮的名片,他滿身幾乎都受過傷,仍然堅持工作的拼搏精神。接着是解海龍給我們看的一些農村孩子的照片:有大眼睛蘇明娟,小光頭張天義,大鼻涕胡善輝。解海龍希望山裏的小孩都能夠上學。我聽見舞台上的俞敏洪老師説:我第一次高考的時候,英語考了三十三分,於是第二年我一邊幹農活一邊學習,在第二次考的時候,考了五十五,在第三年的時候,我想,就剩下五分了,於是對我媽説今年不幹農活,專心學習。我第三次終於考上了。

看到王源最後成功做好了無殼孵化小雞源小心翼翼地做着每個步驟,但是總是在打開蛋殼的時候雞蛋碎了。但是他沒有放棄,雖然失敗了四次,但在第五次的時候終於成功了。還看到了小雞的心臟在跳動,王源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小幸運。我覺得以後要做一個遇到困難,絕不輕言放棄的人,失敗一次沒關係,失敗兩次也沒關係,失敗三次也沒關係,要堅持到成功。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要努力奮鬥,戰勝困難和挫折,用我們的青春去奮鬥出幸福。

看到C919總設計師和他的大型客機試飛機組成員,聽他們講述了中國創造背後的故事,我明白了我們要敢於嘗試,敢於創造,敢於創新,始終堅持着向目標出發。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少年,時代賦予了我們新的意義,我們要堅持不懈,努力奮鬥,不斷探索未來。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一起攜手向未來進軍,創造新的奇蹟。

開學第一課,讓我們帶着夢想努力奔跑。夢想是走向未來的動力,夢想是追逐目標的燈塔,夢想是遠航船隻的風帆!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8

今年,我將正式升入九年級。而今天,《開學第一課》再次拉開了新學期的開幕布。圍繞着“中華驕傲”的主題給我上了別具一格的第一課。

音樂過後,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第一堂語文課,王寧老師從“正直”二字的演化過程中帶我們領略了中華第一驕傲——漢字的風采。而“漢字叔叔”對中國漢字的熱愛使我切實地領略到它所傳承的智慧之美。漢字藴含着中華民族的風骨,而它源遠流長的生命力也將由我們傳承下去。

面對少林武術的熱血沸騰後,我深深地驚歎於棋盤之上的千變萬化而又為柯潔與人工智能的比賽感到遺憾惋惜。之後機器人特奧與子航的對決令我歎為觀止,但與郎朗精巧絕倫的合奏卻使我豁然開朗。原來之前的我只顧思考人類與科技的差距和衝突,卻忽略了它們完美合作的光明前途。

中國詩詞早已在中國人的心裏根深蒂固。連小學生都信手拈來的古詩文,許爺爺卻參得很透。他就像一座偉大的橋樑,跨越了不同文化的衝突,架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融合。將一個國家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從他堅定的決心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老一輩無私的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經典的京劇過後,來自巴基斯坦的米斯巴通過表達自己與眾學生對楊老師的敬愛與懷念向我們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友誼。而當孔子學院不同膚色的老師們捧着鮮花緩緩走來時,我似乎看見了一扇扇面對世界的窗口慢慢打開着。他們使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底藴,將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播得更遠,更有意義。

相信不僅人類與科技將會融會貫通,中國與世界也將更加密不可分。而我們就要為了這個目標不懈努力,創造更加精彩的明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o4l9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