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500字(精選6篇)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500字(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由於外界事物接觸而引發思想的火花,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那麼,要怎麼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5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500字(精選6篇)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1

01年申奧成功,08年實現華夏百年奧運夢想,22年續寫雙奧傳奇,我的成長伴隨着奧運,我在最好的時代遇到了它,並非常榮幸地成為了小雪花們的一員。雖然並不能進入賽場,不能親自看到賽場上刺激緊張的角逐,但我依舊能感受到冬奧的精彩,並有決心與信心服務好首體!

我的崗位是賽事服務領域的客流管理,主要的職責是服務觀眾,引導觀眾。軟性的服務可以讓觀眾們有更好的心情去觀看比賽,當賽場被觀眾點燃,我相信那時的冬奧一定處處充滿精彩。

那麼如何使觀眾有更好的體驗感,這就需要我們熟悉場館和崗位,並以觀眾的視角行走於場館之中,瞭解觀眾們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各種存在的問題。比如最常見的問題:廁所怎麼走?我們要做的是指出最便捷道路並以柔和的方式告訴他們廁所位置,讓他們體會到冬奧傳遞的温暖。同時熱情是志願者領域最基礎最應該具備的,所以我們要以熱情飽滿的態度歡迎觀眾們前來首體觀賽。只有服務好觀眾,才能向他們更好地展現首體,展現中國冰雪的魅力,講述冬奧的精彩。

正式開賽時,我的第一個崗位是為觀眾發放手搖旗並指引他們方向,“您好,歡迎您來首體觀賽,祝您新年快樂!”當手搖旗被接過,並回復謝謝時,門口吹來的寒風也不再寒冷。我感受到培訓的成功以及訓練的必要性。

“到了場館你們就是兵!你們就是在無煙的戰場!”每每上崗都會想起楊主任強調的話,服務好展現首體的第一班,就是我們對冬奧的講述!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2

2022年2月4日立春當天,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開幕。至此,中國北京成為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

這屆冬奧會分為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各國奧運健兒積極備戰,為了自己的國家爭得榮譽。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也讓人眼前一亮,是可愛呆萌的冰墩墩。

今晚,我守在電視機前觀看2000米短道速滑混合接力賽。中國隊由範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子威、張雨婷五人組成的短道速滑隊出戰。

隨着發令槍一響,各國第一棒選手爭先恐後出發了。範可新作為第一棒的隊員,他超強起跑,無視道次,將對手甩在了後面,取得了起跑的優勢。第二棒是張雨婷,她延續了優勢並將距離拉大。第三棒的任子威沉着冷靜,發揮自己的優勢甩開對手近5米。

最後一棒交給了萬眾矚目的武大靖,他是團隊的中流砥柱,他穩住了,中國隊就會贏得這枚金牌,可是最後一圈意大利隊逐漸追趕上來,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小,縮小到一個身位,不過最後衝刺中國隊還是以微弱優勢奪冠,與第二名意大利隊相差0.016秒,太扣人心絃了。耶!中國隊在北京冬奧會上收穫了首枚金牌。

體育是世界的語言,奧運健兒發揚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我們要向奧運健兒學習,“一起向未來”。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3

北京冬奧會既是一個體育競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麗的“中國窗口”。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冬奧會全部場館實現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首次大規模採用更環保的二氧化碳製冷劑進行製冰……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北京冬奧會不僅實現了在東方大國普及冰雪運動的宏大願景,也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辦奧模式樹立了新標杆。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不僅考驗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而且也承載着滿足羣眾健康生活、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使命,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它的順利籌辦不僅助力“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美好願景變成現實,也點燃了我們建設體育強國的萬丈豪情;它不僅是國家現代化的“最美集錦”,也是展現我們民族自信的重要舞台。

疫情之下,“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新奧林匹克精神正超越國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天,我們要一鼓作氣、善始善終,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各項任務,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向全國人民、向國際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答卷,為奧林匹克運動事業作出新貢獻,在世界舞台唱響“中國好聲音”。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4

在歷屆奧運開閉幕式中,中國留下太多震撼世界的作品。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琴藝、武術、戲劇、千手觀音等中國傳統文化集中呈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千人鼓陣、活字印刷、獨創的點火儀式等表演舉世矚目。

還有為本屆北京冬奧會做鋪墊的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將傳統文化與LED屏幕、機器人、地面投影、人工智能等科技融合,盡顯中國的新文化、新科技、新成就。

而2022年的冬季,每位踐行了奧林匹克精神的運動健兒們,都是英雄!他們對冰雪運動的熱愛、對至高榮譽的追求,都為這冬末早春,染上了最獨特的亮色。

這16天,我們目睹了運動員們的拼搏努力,我們見證了披荊斬棘的健兒加冕稱王,極限運動秀到讓人炫目,花樣滑冰美到令人詞窮。綿延傳承的冰雪熱情,令這個冬天如此記憶猶新。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在閉幕式最後,鳥巢響起《友誼地久天長》。

今天,2022北京冬奧會告一段落,各國的運動員們依依惜別。相信他們踏上回程後,會將在這裏感受到的温暖、友誼傳遞至全球各地。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北京冬奧會兑現承諾,向全世界呈現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冀望未來,中國的奧運夢想,中國的科技力量,都在繼續奔赴向更美好、更強大的明天。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5

本屆2022冬奧會開閉幕式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表達,以“簡約、安全、精彩”為創作原則,立足於從全世界的角度展望美好未來。

張藝謀導演用了一中一西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思路——李白的詩“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語“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

“希望通過一朵雪花來傳遞人類共同的情感,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但今天大家匯聚在北京,共同成為一朵璀璨的雪花,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的理念,和‘一起向未來’這樣人類共同的情感。”張藝謀導演認為,2008年的那次奧運會是第一次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平台和機會,所以當時用大規模的文藝表演去表現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要展示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傳統,走過的道路,從29個‘大腳印’開始。”

“現在不一樣了。我覺得現在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還有國家地位的提升,方方面面都跟過去完全不同了。”從“我”到“我們”,從“講歷史”到“向未來”,張藝謀表示,這背後當然是國家實力和地位的提升,中國人自信心的提升。隨着國家的強大,在我們被世界逐漸認可的同時,世界的各個國家也在認可我們中國。所以這次,2022年冬奧會的要求是“簡約、安全、精彩”,閉幕式也將以此為標準。

冬奧會帶來的開學第一課感悟6

這屆冬奧會,也讓世界認識了張家口這座中國北方城市。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薩科斯説:“15年前我住在北京的時候,我們開車去張家口,路上需要花六七個小時,那裏就是一個非常小的村莊。”他不無感慨地説,“那裏所發生的鉅變是我一生中從未見過的。”

今天,參加閉幕式的運動員從崇禮出發,通過京張高鐵抵達北京城區,只需不到1個小時。三大賽區間的高效轉運,再次詮釋“中國速度”,也為昔日的貧困山區帶來生機與活力。這些年的冬天,每逢週末,從北京到崇禮滑雪的遊客越來越多,這給當地帶來商機,也促成更多改變。

崇禮展現的勃勃生機,是“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目標實現的縮影。如今冰雪運動已“走進山海關”,除了東北冰雪大本營越來越火,南方省份的居民到就近場館體驗冰雪激情,也已經不稀奇。短短十幾天,全國人民更是學習冰雪知識,熱議冬奧賽事,冰雪運動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普及。

國際奧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北京冬奧會已經成為迄今收視率的一屆冬奧會,這是陶冶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個大課堂。在冬奧會期間,團結、友誼、和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中國觀眾不僅關心本國運動員的成績,也欣賞外國運動員的精彩表現。日本花滑選手羽生結弦、“俄羅斯套娃三人組”在中國社交平台上擁有大量粉絲,這都説明體育精神跨越國界,“更團結”是人類的共同理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m2gz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