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有關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有關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上學的時候,許多人都參加過一些經典主題的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寓思想教育於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敲定一個主題班會,都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四年來數學學習的回顧,喚醒心中對數學的瞭解;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交流,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加強習慣養成教育,進一步明確課堂常規和作業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3、通過暢談新學期新打算,讓每個孩子都確定自身本學期的學習目標,從而引領學生髮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難點:在具體操練中,明確小組合作學習以及預習、上課及作業的習慣。

教學資源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四年的數學,積累了一定的數學學習方法,也有自己的困惑。

課前準備

PPT

學程設計

【活動一:興趣導入】

1、猜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是什麼?

2、數學趣題:

李玲上學需要5分鐘,他早上7時30分起牀,起牀後要做以下事情:

上廁所:5分鐘

電暖鍋煮早飯:15分鐘

刷牙洗臉:5分鐘

梳頭:5分鐘

吃早飯:10分鐘

他想在8:00到學校,他該怎樣安排?

【活動二:暢所欲言】

1、討論:

①數學是什麼?

②怎樣學數學?

2、全班交流。

【活動三:新學期的展望】

1、展望:在小組裏説一説新學期努力的目標,你準備怎樣去實現它?

2、選出幾位學生代表説説新學期的展望。

【活動四:新學期的新要求】

提出具體的新學期要求。

(1)實實在在做好預習作業。(尤其是對數學頭疼的)

(2)踏踏實實上好每堂課。(傾聽、思考比發言更重要,不要讓大腦休息)

(3)認認真真做好每一次作業。(作業不在於多,質量最重要)

(4)當天的學習內容當天消化,如有不懂,不恥下問。

【活動五:新學期的免做單獲得制度】

1、學生關於原有的獎懲制度提出自己的想法。

2、閲讀新制度:每週免做作業評選,瞭解規則,提出疑問。

【活動六:送你一句話】

高斯:給我快樂的,不是已懂得的知識,而是不斷地學習;不是已有的東西,而是不斷地獲取;不是已達到的高度,而是繼續不斷地攀登。

【活動七:給老師的一封信】

(1)我眼中的數學(數學老師)

(2)我在數學上的優缺點

(3)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4)對老師的建議、要求

【活動八:合理安排時間】

點撥:幾分鐘的時間並不長,但如果能利用它並能成為一種習慣,這些短短的時間就有可能成就一個人。”

導入:和數學已經打了四年多交道,同學們眼中的數學是什麼?我們怎樣學數學?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

用一些關鍵詞記錄學生的話語。

提示:學習需要自信,做事需要信念。

好習慣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要想學好數學,除了保持我們已經養成的良好習慣,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為了鼓勵同學們在數學上的努力、進步,上學期我們設立了一系列獎懲制度。本學期,你對這些制度有什麼建議?或者有什麼新的提議?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篇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明白:“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而感到幸福”,絕非一句格言,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而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做到的平凡行動。

2、使學生明白幸福是在他人的讚美、尊重、認同、關愛、欣賞等行為中產生的。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愛與責任”促進他們高尚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怎樣做才能“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而感到幸福”。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併成為自己學習的動力。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

《愛的奉獻》(上課前)

二、授課

投影: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馬特洛索夫(蘇聯)

二十世紀的中國,因為存在而贏得了自己真正的獨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因為曾有你的存在,而必將迎來自己高度繁榮、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現代化前景;蘭考人民,因為焦裕祿的存在而幸福;西藏人民,因為孔繁森的存在而幸福;雨夜回家的一位大嫂,因為遇上了雷鋒而感到幸福;公共汽車上的乘客,因為有李素麗這樣的售票員而感到幸福……”

(一)做一個好孩子,讓家長幸福

老師:同學們,邁入陳惠南紀念中學,我們已經是中學生了!在成長過程中,中學是一個非常特殊而具轉折意義的時期,人們把這一時期又稱為青少年時期,這是人生的黃金時期,許多人都是在這個階段明白了“愛與責任” 以及“幸福”的深刻含義。

投影:我們的同齡人馬騰飛兩歲失去雙親,5歲就開始照顧眼睛失明的奶奶。在奶奶生日時,幫奶奶過生日……馬騰飛用愛與責任伴隨自己成長,是我們廣大青少年的楷模(老師邊展示投影邊引導學生講出事蹟)。

老師:對以上事蹟做簡介:小小的馬騰飛用自己幼小的雙肩承擔一切,讓奶奶覺得幸福。

(看視頻:《開學第一課》中馬騰飛的奶奶講話的那一段)

後漢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他的父母很疼愛他。在他9歲的時候,慈愛的母親突然染病去世了。黃香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日夜思念母親,變得非常憔悴。因為母親不在了,黃香小小年紀就做起家務。他還恭敬地照顧父親,天天給父親洗衣做飯,千方百計讓父親吃好穿暖。夏天天氣炎熱,為了讓父親睡個安穩覺,每次父親睡覺前,他都要用扇子幫父親把席子扇涼;冬天氣候寒冷,他總是先鑽進被子,用自己的體温暖熱父親的被窩,才叫父親上牀歇息。黃香的故事被編入了《三字經》,供後人學習。

投影:我國古代“黃香温席”的故事。

老師:黃香長大以後,人們説,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後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投影: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 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提問:看了以上事例,同學們有什麼感想?

學生談感受。

過渡:講得很好。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二)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

做一個好夥伴,讓同學幸福;

做一個好少年,讓社會幸福;

提問:怎樣才是一個好學生?

怎樣才是一個好夥伴?

怎樣才是一個好少年?

學生討論——發言。

老師小結:周恩來12歲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是多麼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啊!最後他實現了理想。殘疾少年周煒頑強勤奮,不僅生活能自理,還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我們身邊有很多很多同學,他們性格開朗,樂於助人,把歡樂帶給周圍的人。他們讓老師覺得幸福。

對於同學們來説做一個‘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更多的時候往往只需舉手之勞:

投影:

圖片及文字:公共汽車上,你為一位老人讓座,這位老人就會因為你而感到生活在這樣一個文明的社會環境中是一種幸福;

圖片及文字:在街頭,你熱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人的問路,他就會因你而感到能夠得到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的真誠幫助是一種幸福;

圖片及文字:在教室樓道,你主動上前幫老師抱作業本,老師會因為有你這樣的學生感到幸福;

圖片及文字:有同學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他也會感到有你這樣的同學是一種幸福;

圖片及文字:在宿舍的樓道里,你為正在吃力上樓的大媽提一提菜籃子,她會為有你這樣一位好鄰居而幸福;

圖片及文字:騎車過馬路,你寧肯停在烈日下等候綠燈,也不願擅自闖紅燈,那警察叔叔和老大娘會因為有你這樣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市民而感到幸福……”

投影:品德高尚,立志勤學,自立自強,樂於助人,健康快樂。

老師:我們要發展多種興趣愛好,使自己學有所長,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做一個讓老師幸福的好學生,做一個讓同學幸福的好夥伴,做一個讓社會幸福的好少年。

(三)做一名好公民,讓祖國幸福。

老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談談,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公民。

學生髮言,談談自己的觀點。

1、視頻:楊利偉着陸後走出分離艙説的第一句話: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

楊利偉從小就是一個懂事、顧大體的人。無論做什麼,小利偉非做明白不可,決不中途放棄。小利偉還是個節儉的孩子,別説是買玩具,就是爸爸給他一毛錢,讓他買兩根冰棍,他也只買一根,剩下的五分錢,捨不得花,攥出汗來,給母親,讓母親給弟弟也買一根。

教師:"愛國守法"中的"愛",是一種"情感",這種"愛"的情感來源於"親情"的"孝"。"孝"乃德之本,在親情"愛"的基礎上,才逐步形成:愛人、愛地、愛天,愛己、愛羣,愛家、愛國、愛天下。從個體道德品質形成來看,講"愛"必先講"孝"。

2、投影:誠信小故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真宗説:“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説:“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教師:"明禮誠信"中涉及到中華美德的三個"德目","禮"、"誠"、"信"。突出誠信,是公民道德規範體系的時代特色。誠信建設,要從開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資源當中,去尋求智慧。誠信,是儒家道德體系的基礎,誠者,天之道;思誠,人之道。誠,是真實無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間之常道。信,是重諾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

3、投影:朗讀以下格言名句。

團結就有力量和智慧,沒有誠意實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誠 的團結。

——英.歐文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德.叔本華

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羣永遠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德.歌德展。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劉基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中國諺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諺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教師:"團結友善"體現了中華美德的"寬"與"恕"。這是"多元"社會與國際環境所需要。

4、投影:周總理的小故事。

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説:“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着 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教師:"勤儉自強",體現了"勤"、"儉"、"廉"與"恥"四種美德。因為"勤以養廉","儉以養德","知恥近乎勇"。"恥"是個人的"臉",是人的尊嚴,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尊嚴。無恥,何談自尊、自強。

5、投影:全國文明出租車駕駛員——王濤。

教師:"敬業奉獻",體現了"忠"與"義"。"忠"的本質是"責任",盡職盡責,忠於職守。"責任",是"敬業"靈魂。"義"是追求、是氣節、是利他,奉獻是"重義輕利","見義勇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教師小結:做一個好公民,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祖國幸福的人。

投影: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 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三、班主任結語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個好孩子,讓家長幸福;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做一個好夥伴,讓同學幸福;做一個好少年,讓社會幸福;做一個好教師,讓學生幸福;做一個好校長,讓師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讓祖國幸福!

這樣,當我在的時候,人們的感覺就象如逢春雨,當我遠去的時候,人們的思念就會如風悄悄地傳遞。我的存在是他們幸福的源泉,伴隨他們的是安全、愉悦和無窮的動力。

四、欣賞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班會結束。

五、教育反思:

這堂課的設計理念是源於蘇聯衞國戰爭時期一位英雄馬特洛索夫的名言“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初一的學生對“幸福”的理解可能比較膚淺,對“愛與責任”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或者只限於口號式的程度。設計這堂課是希望學生在升上初中後,能從細微處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讓別人幸福的人,於國家有用的人。

同學們對小故事非常感興趣,在討論過程中,也能對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進行反省。當老師説到“幸福不僅僅是一種美好的物質的生活,更是一種愉悦的精神體驗。而且,這種愉悦的精神體驗有時是僅僅來自一聲普通的問候或一個細小的行為”的時候,同學們都覺到很驚訝,深深感受到應從小處做起,培養自己優秀的品質。

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啊!倘若每位教師都能用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讓教育充滿更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那麼我們的學生能不可愛嗎?他們能不為了使自己的同學,使整個集體也因為有了自己而想到温暖、感到自豪、感到幸福,而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現在讓我們來完成一個推理:昨天我們的學生因為自己而使班級感到幸福、自豪;今天我們的學生同樣會因為自己而使家人感到幸福、温暖;明天我們的學生更會因為自己而使我們的國家感到幸福、驕傲。如此循環,我們的教育豈不開滿鮮花?我們的國家豈不繁榮昌盛?我們的明天豈不快樂幸福?

我由此深深地感悟到: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她不僅僅是有意義的,她還是——美的。

讓我們再次用心來呼喚: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班會記錄 篇3

教學目標:

1、調節學生心態,為新學期學習做好思想工作

2、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進行日常管理、行規、學習等方面的教育;

3、增強信心,激發班級榮譽感、自我約束感。

教學重點、難點:

增強信心,激發班級榮譽感、自我約束感。

教學過程:

一、祝賀大家:我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

意味着:我們在小學的生活只有一年了

想想:對自己前面五年在小學的表現滿意嗎?

學生可以講講自己小學五年的收穫和不足

二、不留遺憾,爭取做最好的自己

調整心態:從暑假模式→上學模式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成功需要目標,更需要好的計劃

目標:明確你的方向

好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前提

佈置任務:對本學期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四、成績不好,找到原因了嗎?

你是不是預習要學的功課?

你上課時,注意力是否集中?

你學習過的功課,是不是加以複習?

你是否喜歡回答老師的問題?

你早讀、午休是否自覺?

你是否按時完成作業?

試着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態。以便對症下藥。

五、我們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

四項競賽:持續進步中

1.儀表:小黃帽、紅領巾、校牌、校服

2.兩操:廣播操、眼保健操

3.學習:早讀、午自修

4.衞生:打掃、保持

進步是明顯的,問題是突出的。可以請扣分最多的學生談談想法。

六、安全問題無小事

誰知道我們學過哪些安全問題知識?

暑假裏有沒有做有違安全問題的事情?

接下來,我們還要關注哪些安全問題?

交通安全

學校安全

防火安全

用電安全

游泳活動中的安全

法制教育

在教室內外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七、我們的口號

自尊!

自律!

自信!

自強!

口號最能團結集體,應該大聲喊出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kd0l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