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開學第一課 >

2022年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5篇)

2022年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年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通用5篇)

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爺爺給我們講述了自己通過腳踏實地,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的人生經歷。他告訴廣大青少年要敢於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願望,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夢想就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電視節目中的一句廣告詞是:“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就代表着一種美好的未來。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可是我相信:天空中的流星是短暫的,可它劃過星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好的未來。

再打開歷史沉重的大門,中華民族曾受到過的屈辱像利劍一樣刺向我的心靈。這些“狂風利劍”帶給我們災難,但也給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動力。我們創造了許多東西,比如:國產最大的載人飛機試飛成功、還有無殼孵小雞......我們一直在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經濟能力明顯增強。有越來越多的山村孩子得到了幫助,考上了大學,走出了“山門”。比如“大眼睛”、“大鼻涕”,他們現在都有了穩定的工作:一個當了人民警察;另一個成為了一名律師。還有很多的人走在路上,美好的未來正等着他們。

當所有的孩子面對着鏡頭時,笑的都是如此的幸福、燦爛。因為未來把知識和夢想給了他們,讓他們的夢想有了起飛的平台。

最後,讓我們用知識的力量一起創造未來吧!

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提到未來,我覺得未來就是一種夢想。因為有未來,所以有夢想;因為有夢想,所以需堅持。

節目一開場,我從小敬仰的成龍爺爺出現在了大屏幕上。他向電視機前的同學們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當他剛剛踏入演藝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配角,演的最多的還是“死屍”。儘管面臨很多的困難,但他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演戲的時候經常受傷,渾身傷痕累累,可以説是在用生命在演戲,他依然在努力實現着自己的夢想,來換得所有人的認可。

“不管什麼職業,什麼年齡,只要你肯努力肯拼搏,對得起國家、社會、民族和家人,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成龍爺爺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我,是多麼脆弱。練習鋼琴曲時,彈一會兒歇一會兒,還沒練上一個小時就直甩胳膊,叫苦連天的.喊累,真是慚愧啊。

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知名的攝影師解海龍爺爺。他年輕的時候是個攝影愛好者,偶爾有一次,他看到貧困山區的兒童在艱苦的環境下依然不放棄上學的情景,被深深地感動,從那一刻起,他立志要做一名攝影師,記錄下貧困地區兒童求知若渴的點點滴滴,努力為他們做點什麼。他走遍了中國26個省的100多個縣,接觸了當地的貧困學校和兒童,拍攝了上萬張照片。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大眼睛”、“大鼻涕”和“小光頭”,現在他們都已成家立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解海龍爺爺的夢想不僅成就了自己,還幫助了他人。我再次驚歎於夢想的力量。其實,夢想的主角就是自己。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一點點實現自己的小夢想,我相信,最終有一天會站在夢想的巔峯,仰望天空,實現心中的大夢想!

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最後于丹阿姨的講話讓我收穫了很多。她説:“如果在三個鍋裏倒入沸騰的開水,然後在第一個鍋裏放入一個生雞蛋,在第二個鍋裏放一根生胡蘿蔔,在第三個鍋裏放一把茶葉。讓它們煮一段時間後,再看一看,會發現第一個鍋裏的雞蛋煮熟了,裏裏外外都變得硬邦邦的,這種人就是不能融入社會、不喜歡與別人交流的人。第二個鍋裏的生胡蘿蔔煮成了蘿蔔泥,軟綿綿的,這就是被煮得沒有中心,失去自我的人。而第三個鍋裏的茶葉,它在沸騰的水中舒展了自己,也染綠了開水,這就是能融入人羣,並把自己心中的美傳遞給別人的人。”

今天下午,我的同桌不聲不響拿走了我的橡皮,我要用的時候怎麼找都找不到,急得團團轉,最後,終於在他的課桌上發現了那塊橡皮。那時,真想狠狠的責備他一頓,突然,我想到了于丹阿姨説的那段話,不能做硬邦邦的熟雞蛋,要做茶葉一樣的人。

於是,我立即改變了態度,告訴他我很願意與他合用橡皮,只是用的時候説一下,我的同桌不停地點頭説知道了。這就是和諧美,我們每個人都要像茶葉那樣創造美、傳遞美,讓整個社會變得美麗温馨。

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我們收看了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愛國,勇敢,團結,自強。"今年又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x週末。

觀看完節目後,最令我難忘的是抗日英雄左權將軍的故事。他雖然思念自己的親人,但他仍然在抗戰前線與敵人作着不屈的鬥爭,誓死保衞自己的家園,在家庭和國家兩難的選擇中,他毅然選擇了國家,左將軍是1942年5月25日犧牲的,而他女兒左太北的生日是5月27日,他再也不能回去陪她過生日了。這應該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了。但當他決定奔赴戰場的時候,他可能就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吧。左將軍的這種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左太北奶奶為我講述她父親的事時,聲音有些哽咽。像是在抑制自己的感情。當她見到父親的雕塑時,終於忍不住潸然淚下。節目組還請來了抗日戰爭時的29位老兵。老人們的胸前都掛滿了在抗戰中獲得的獎章,那些閃閃發光的獎章是黨對他們的肯定和信任。他們把榮譽看的甚至比他們的生命還重要。他們現在還能站着標準的軍姿。他們那昂起的頭顱像是在告訴人們:中華民族是不會屈服的!其中有兩位老兵,他們在前往抗戰前線的時候,其實是坐的同一架飛機,他們卻互相併不知道,因為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保衞國家!因為有他們,所以國家才會越來越繁榮強盛。歲月能改變他們的面容,卻改變不了他們那顆對祖國永遠忠誠的心。

創作國歌的聶耳,英勇無畏的閻富華,壯烈殉國的左權,樂於助人的約翰`拉貝,為我們帶來幸福生活的老兵們,他們都是"英雄",他們在我們的心中永遠"不朽"

暑假《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幸福在哪裏”。一開始,舞台上響起一段優美的旋律,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這竟然出自一個只有十歲的盲童劉浩之手。劉浩看不見黑白鍵,看不見美麗的鋼琴,更看不見自己面前的五線譜,但是,他也是幸福的,他也是快樂的。因為他有在背後默默支持他的媽媽,因為他有一份對音樂的摯愛!正是這份熱愛,讓他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去痛苦,讓他感覺到自己只是看不到東西,別的都和其他正常人一樣。樂觀,也是一種幸福!

一位鄉村老師,他叫王忠華,他,教鄉村孩子們跳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他,讓鄉村的孩子們視野開闊;他,讓鄉村的孩子們看到了世界;他,讓孩子們學習快樂。在鄉村,學習條件相對來説比較差,但他帶領着孩子們每天都是快快樂樂的學習!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一盞燈!因為他的努力,因為他的付出,因為他的奉獻,讓孩子們很感激他、很不捨得他、很離不開他。奉獻,也是一種幸福!

“最美女孩”孟佩傑,養母全身癱瘓,只照顧了她三年,而她卻十年如一日的照顧養母,以四倍的温暖和時間來照顧養母,陪伴着養母走過了四千多個日日夜夜,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副可能連成人都無法挑起的重擔。她心懷感恩:她知道養母給了她一個温暖的家,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上學的機會,她知道是養母給了她愛與温暖,她知道是養母辛苦把她撫養大。感恩,也是一種幸福。

于丹老師説:“幸福就是成長。”鄧亞萍老師説:“幸福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堅守自己的夢想。”楊利偉叔叔説:“幸福就是幫助。”看完了開學第一課,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的含義,幸福是樂觀、是感恩、是奉獻、是超越、是付出、是成長、是自信、是努力……

我是幸福的,所以,我要珍惜我現在的生活,一直一直永遠地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diyike/e2vmv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