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大學生創業與發展調研報告

大學生創業與發展調研報告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創業與發展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學生創業與發展調研報告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積累途徑:

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自己的將來要有一個初步的規劃,如果選擇自主創業,那麼在各方面都要早作準備,要從多方面豐富知識,積累經驗,提高個人的業務和管理能力,歸結起來主要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和網絡媒介積累

大學生創業者通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特別是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察看實例後,對所學知識能加深理解,記憶猶新,在今後的創業過程中將會受益無窮。另外,可以針對性地到圖書館找一些關於創業理論方面的報刊和書籍進行學習,紙質媒體中的人才類、經濟類等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等。網絡媒體中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科技園、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留學生創業園、科技信息服務中心、知名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可以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通過廣泛閲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拓展個人的思維方式、豐富個人的社會知識,提高自己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二)通過與政、商界人士廣泛交流積累

一是大學生畢業後應多與自己創業項目所對應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如工業、農業、商業、科技、創業辦等單位。一方面深入瞭解創業政策及一些地方性規定,諮詢大學生創業國家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通過他們推薦多參加一些政府和商界主辦的講座、經驗交流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人脈資源,信息渠道,很好地融入市場。二是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請教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創業項目密切聯繫的商業團體,特別是初次創業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三)通過“曲線創業”積累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由於自己各方面閲歷和經驗都不夠,畢業後,先到相關的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再創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工作中對企業產品的生產、人員的管理、公司的運作都有一個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可以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信息和創業知識,對企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以及加強和改進的措施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有利於自己創業後舉一反三努力的克服和糾正。

總之,創業知識來自於大學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實踐,只要善於學習,刻苦鑽研,總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途徑,但在信息氾濫的社會之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是很重要的,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教訓永遠是贏者的座右銘。

二、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風險

大學生創業者要認真分析自己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風險,這些風險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以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這些風險出現,應該如何應對和化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大的損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並渡過難關,大學生創業的風險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選擇太盲目

大學生創業時如果缺少前期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只憑自己的興趣和想象來決定投資方向,甚至僅憑一時心血來潮做決定,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在瞭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一般來説,大學生創業者資金較弱,選擇啟動資金不多,人手配備要求不高的項目,從小本經營做起比較適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餐飲行業倒閉的原因是由於沒有搞好調研工作,其選擇的餐飲位置地段較為偏僻,又沒較廣的人脈資源和固定的客源,在開張一年半後便只能另僻門路。

(二)資金風險

資金風險在創業初期會一直伴隨在創業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創辦企業是創業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企業創辦起來後,就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的日常運作。對於初創企業來説,如果連續幾個月入不敷出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中斷,都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威脅。相當多的企業會在創辦初期因資金緊缺而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甚至錯失商機而不得不關門大吉。

另外如果沒有廣闊的融資渠道,創業計劃只能是一紙空談,除了銀行貸款、自籌資金、民間借貸等傳統方式外,還可以充分利用風險投資、創業基金或者申請創業富民扶持資金等融資渠道。在32個大學生創業者中,有8人因懂創業政策申請到了3至10萬元不等的創業扶持資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困難。

(三)社會資源貧乏

企業創建、市場開拓、產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調動社會資源,大學生在這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平時應多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擴大自己人際交往的範圍。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一個生產生物製劑的公司,其產品可以增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提高農作物20%的產量,應該説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沒有對產品進行很好的推介,人民羣眾對其產品沒有普遍認可和接受,沒有銷售市場,所以只得關門大吉。筆者認為,該公司應多與農業部門合作,極力推介自己的產品,如果能得到農業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相信它的創業結果會截然不同。

(四)管理上的風險

一些大學生創業者雖然技術出類拔萃,但理財、營銷、溝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創業成功,大學生創業者必須技術、經營兩手抓,可從合夥創業、家庭創業或開虛擬店鍛鍊創業能力,也可以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企業的日常運作。在調研中發現,11名創業失敗者基本上都是管理出了問題,其中包括:決策隨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當、忽視創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風、意志薄弱等,特別是大學生知識單一、經驗不足、資金實力和心理素質明顯不足,更會增加在管理上的風險。

(五)競爭風險

競爭在經濟社會中是必然的,如何面對競爭是每個企業都要隨時考慮的事,而對新創企業更是如此,如果創業者選擇的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那麼在創業之初極有可能受到同行的強烈排擠。對於大企業來説,由於規模效益和實力雄厚,短時間的降價並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而對初創企業來説可能意味着徹底毀滅的危險。因此,考慮好如何應對同行的殘酷競爭是創業者生存的必要準備。

(六)團隊分岐的風險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創業企業在誕生或成長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來源一般都是創業團隊,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能使創業企業快速的發展起來,但與此同時,風險也就藴含在其中,團隊的力量越大,產生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分歧不能達到統一時,極有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強烈的衝擊。事實上,做好團隊的協作並非易事,特別是與股權、利益相關聯時,很多初創時很好的夥伴都會鬧得不歡而散。

(七)核心競爭力缺乏的風險

對於具有長遠發展目標的創業者來説,他們的目標是不斷地發展壯大企業,因此,企業是否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最主要的風險。一個依賴別人的產品或市場來打天下的企業是永遠不會成為優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創業之初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但要謀求重要的發展,就是最不可忽視的問題,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出局。

(八)人力資源流失風險

一些研發、生產或經營性企業需要面向廣闊的市場,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或業務隊伍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基礎,防止專業人才及業務核心人員的流失應當是創業者時刻注意的問題,在那些依靠某種技術或專利創業的企業中,擁有或掌握這一類關鍵技術的業務人員的流失是創業失敗的最主要風險。

(九)意識上的風險

意識上的風險是創業團隊最內在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無形,卻有強大的毀滅力。風險性較大的意識有投機的心態、僥倖的心理、試試看的心態、過分依賴他人、回本的心理等,這些意識作為一個新生企業來説都是要極力避免的。

總之,大學生創業,首要的原則就是讓自己學有所用,“做熟不做生”。

三、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和弊端

(一)存在的優勢:

1、有“敢闖”精神。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着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2、有“科技”精神。大學生在學校裏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着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企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進行投資。

3、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業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二)存在的弊端:

1、“承載能力”較弱。

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許多大學生創業,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社會經驗”欠缺。

急於求成,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理想主義”較濃。

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甚至有人想利用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而對於諸於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企業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有多大,都是現實主義。另外,有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對於這些產品和服務,你也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才可能贏得投資。

四、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社會支持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此建議:

(一)加強創業宣傳,營造創業氛圍。應加大政策引導力度,鼓勵大學生走自主創業之路;共青團、青聯等青年羣眾組織和媒體要運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典型,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務實圖強”的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創業為榮、支持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高校要高度重視,確保大學生創業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把大學生創業教育納入高校教學體系,有條件的高校要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在高校開展與專業相對應的從業資格培訓。建議有關部門推出一批大企業作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或創業園區。

(三)完善創業政策,提供創業保障。重點是針對大學生創業計劃經專業評估機構認定具有成功創業可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切實保障。包括提高貼息的小額貸款額度、延長償還期限;建立創業投資風險基金,緩解創業大學生創業失敗後的經濟壓力;鼓勵建立創業孵化器,鼓勵工業集聚區域建立創業孵化器,對大學生創業項目優先進行孵化等等。

(四)建設服務平台,提高服務水平。通過出台政策,重點支持建立專利項目代理、創業項目評估、政策法規諮詢和公司財務代理等方面的中介服務機構,彌補大學生創業經驗的不足;加強信息平台建設,便於大學生創業者及時獲取政策以及資金、項目、人才和市場動態等創業相關信息;建立大學生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目前社會關注的大問題。大學生羣體具有文化水平高、思維活躍、發展潛力大等特點,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鼓勵、幫扶大學生自主創業,讓更多的大學生成為創業者並實現成功創業,是各級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希望全社會都來鼓勵、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業,為優化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開創新的局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q7lkx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