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關於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精選5篇)

關於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精選5篇)

希望瞭解某個事件或情況時,我們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研究,調查的結果通常在調查報告上面呈現出來。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精選5篇)

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1

“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主題是共享國內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經驗和實踐,深入分析環境污染防治現狀,提出進一步治理環境污染的有關建議。以及為迎接2025冬奧會準備的相關措施。

一、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單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數據稱,我國煤炭消費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對大氣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化石能源使用的不斷增加,加重了對大氣環境的污染。隨着工業的發展,我國大部分的工業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霧霾現象導致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大量廢水污水的排放也使人們生產生活用水急劇緊張。嚴重阻礙到了我們國家的發展。

二、環境污染的原因

環境污染主要來源於人大氣污類生活以及生產活動,環境的人為污染源主要有三種。

1.生活污染源。人們由於燒飯、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爐灶、鍋爐等燃燒化石燃料,而向大氣排放的煤煙和二氧化碳生活等,具有量大、分佈廣、排放高度低等特點,其危害性不容忽視。在燃煤市場上,高硫煤依然佔據主導地位,新能源的使用以及普及範圍有限,對環境造成了破壞性的影響。

2.工業污染源。包括火力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和化工廠等耗能較多企業燃料燃燒排放的污染物,各生產過程中的排氣(各類化工廠向大氣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蝕性、異味性或惡臭的有機和無機氣體)以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各種礦物和金屬粉塵;工礦的分散性使得城市的大氣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綠化沒有跟上工業的步伐,使得空氣質量水平嚴重下降。

3.交通運輸污染源。近些年來,交通運輸發展迅速。特別是私人轎車的數量急劇增加,給交通運輸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汽車的尾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由飛機、船舶、汽車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尾氣中夾雜着大量可吸入顆粒物,汽車排放的氣體散發大量的廢熱已經構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三、環境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奮鬥目標: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到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下降,優良天氣逐年提高。為2025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一個良好的空氣環境。

(一)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

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全面整治小鍋爐,加快“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建設;加快重點行業脱硫、脱硝、除塵改造工程建設,完成石化企業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大力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嚴控“兩高”行業新增產能,修訂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行業准入條件,明確資源能源節約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標;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過剩產能,加大環保、能耗安全執法力度,發揮優強企業對行業發展主導作用,通過跨地區、跨所有制企業兼併重組;認真清理產能過剩的項目,地方政府要加強領導組織和監督檢查,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三)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分行業、分地區對水電資源類產品制定企業消耗定額,對能耗、排污強度達到更高標準的先進企業給予鼓勵;加大排污徵税力度,做到應收盡收,適時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排污徵收標準;深化節能環保投融體制改革,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探索排污權抵押融資模式,拓展節能環保設施融資、租賃業。

(四)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強化科技研發與推廣,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檢測預警等研究;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針對節能減排關鍵領域薄弱環節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清潔技術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產業聚集發展,推動水、泥鋼鐵等工業窯爐高爐實施廢物協同處置;大力培育節能環保產業,着力把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促進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同時鼓勵外商投資節能環保產業。

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2

一、調查方法:

觀察記錄,抽樣調查。

二、調查對象:

生活的周邊環境。

三、存在的環境問題:

(1)家在農村,在那裏,人們都為了省錢,燒飯用草和麥秸杆,燒這些時,向天空望去,全是黑煙,灰濛濛的,有時,燒的塑料還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

(2)有的人上街買菜,不帶籃子或包,用完的塑料袋亂丟亂扔,堆的向山一樣。

(3)周邊的小河原本十分乾淨的,但由於工業的發展許多工廠建在那裏。它們這有害氣體和污水亂放亂排入河中,使水體嚴重污染。河中的魚蝦也全部死掉,使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阻礙,周邊的莊稼也病秧秧的,一點也不旺盛。

(4)社會的進步工業的發展這很好,使交通也發展起來,同時,那些汽車排放超多二氧化碳,製造出很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5)有些人還很不聞名在牆上亂塗亂畫,影響我市市容。

四、問題的原因

(1)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只知發展不知環保,提倡先污染後治理的方針。

(2)環保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完善。

(3)司機沒有認識到噪音污染的污害性。

五、建立

(1)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加強公民意識,素質,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

(2)向工廠的有關人員反映將污水先淨化再排放或淨化再循環利用。

(3)向環保部門反映對車輛的喇叭的分貝進行限制規定,制定有關法律。

六、反思,結論

只有先持續環境,才可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形勢相當嚴峻,我們務必認識到保護好環境是發展工業的前提,保護好環境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環保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3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保法有關規定,常委會第104次主任會議研究確定本次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關於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報告。11、12月份,城建環資委員會對我市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調研,召開了有華電、青鋼、鹼業、青啤等10家企業參加的座談會,對市發改委、建委、城管局、海洋漁業局等11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了書面調研,分別向各區、市徵求了有關意見建議。11月24日,張錫君和高巖副主任帶領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專門委員會委員到市環保局進行調研,聽取了20xx年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彙報。12月15日召開城建環資委員會會議,對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研究審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圍繞生態文明和美麗青島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努力保證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改善環境質量,着力解決危害人民羣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注重加強宏觀決策佈署,專門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工作相關文件規定。加強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環境保護知識的普及,營造了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大力推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青鋼、鹼廠等一批影響環境質量較大的企業,環保搬遷工作快速推進。不斷強化環境執法與安全保障,環保與公、檢、法等部門聯動打擊違法行為,逐步完善了自動監測監控網絡體系與環境預警應急機制,1-11月,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1.3萬人次,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283起,關停污染企業108家,實施查封扣押10起,移送公安部門依法處理11起。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空氣質量逐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提前完成,今年1-11月份,市區空氣主要污染物PM2.5濃度同比改善近20%,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增加了39天,優良率達到83.2%,為近三年最好水平;重點河流、水域水質明顯改善,1-11月份,全市共整治污水直排口153處,新建污水管網104公里,完成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項目4個,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5萬噸,膠州灣優良水域面積提高到65%,出現逐年向好趨勢;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不斷推進,山體植被恢復、裸露土地增綠、膠州灣生態保護和環境修復成效明顯;建成農村污水處理站40座、污水管網551公里,農村垃圾中轉站32座,受益人口24.1萬人。

二、主要問題

(一)環境保護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有些部門和行業沒有從根本上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片面追求GDP增長,忽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三高一低”的粗放發展模式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扭轉,特別是火電、鋼鐵、石油、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環保指標控制推進難度大,落後產能淘汰工作進展較慢,過剩產能沒有得到全面有效化解。有少數企業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不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為追求個人利益、企業利益和眼前利益,不惜破壞環境,損害他人利益、社會利益和長遠利益;有的單位對本部門、本行業涉及的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甚至認為與己無關,推動環保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二)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依然存在。一是大氣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嚴峻。從能源結構看,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過大;從產業結構看,鋼鐵、橡膠、建材、石化等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機動車尾氣污染日益凸顯,成為影響空氣質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城鄉環境管理總體粗放,建築、拆遷、裸土、堆場、交通等產生的揚塵污染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露天燒烤、餐飲油煙、秸稈焚燒等環節污染較重。

二是水污染依然是環境污染的頑疾。污水處理能力不足,部分處理設施亟待升級、擴容、改造;排水管網建設尚未全部如期落實,企業污水直排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雨、污水管道分流尚未全面實現,部分污水順雨水管道入河、入海;受經濟利益驅動,少數企業不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非法偷排直排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部分出境斷面水質;少數企業治污設施和技術落後,污水經處理後仍有個別指標不能達標排放;農業、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等面源污染對河道、海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三是土壤污染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由於長期以來缺乏對土壤污染的重視和預防,工業污水和有害礦物質,以及農藥化肥產生的污染逐漸凸顯,部分土地土壤有害物質含量超標,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物通過土壤、植物或水,間接被人體吸收,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但目前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明顯滯後。四是環境綜合整治仍需加大力度。生態濕地、山林綠地、生態岸線、近岸海域等重要環境資源屢屢遭到蠶食;環境髒亂、燒烤污染、噪音污染、電磁輻射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三)環境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環境保護領域改革逐步深入,而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體制機制的“環保化”尚未真正實現與時俱進。新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國家層面的法律相繼出台,原有的地方性法規許多內容已經過時,或與新法相牴觸,地方性法規不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環境管理職能有待進一步理順,防治大氣污染的目標責任和考核評價制度、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污染天氣應對制度等還需進一步完善;尚未建立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公民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責任和義務不夠明確。與常態化不斷提高的環境保護標準相比,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不足和科技支撐不強也制約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導致對污染來源、傳輸、轉化機理研究不夠深入,環境質量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不夠完善,監管設施建設不足,檢測手段不盡完善。環保工作專職隊伍與所承擔的任務相比力量相對薄弱,特別是在環保監測科研、環保執法等方面力量不足。

三、意見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全力推動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羣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把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一稀缺資源保護好利用好;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理念,加快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新常態;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把環境保護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堅持走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綠色化發展之路。

對環境保護的緊迫性、艱鉅性、長期性要有清醒的認識,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推廣綠色清潔能源,加快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建立完善環境保護的有效機制,理順環境保護工作的管理體制,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各區市職責,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各行各業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以及推行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取得明顯成效的企業,要加大污染防治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增強推動環保工作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以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污染持續下降、生態持續改善為目標,認真履行地方政府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的主體責任,切實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二)進一步明確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任務,深入推進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治理。一是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針對燃煤、揚塵、尾氣等重點污染源,加大污染減排力度,按計劃堅決關停、淘汰、搬遷重污染企業。嚴格行業准入,嚴格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嚴禁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認真落實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污染、低耗能產業。深入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推動煤炭清潔燃燒和天然氣替代,最大限度減少煤炭消費量。加大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工具中的應用力度,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總量,加大高污染車輛限行力度,有效減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採取有效的防風抑塵措施,嚴格控制各種揚塵污染。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徹底杜絕秸稈焚燒。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保障公眾健康。

二是深入推進水污染治理。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搞好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加大重點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續改善膠州灣入灣河流水質環境,確保入膠州灣河流等全市重點河流出入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針對我市水資源嚴重缺乏的現實需要,加大中水回收利用力度,採取多種運作模式,大力建設中水回收利用設施,充分發揮達標中水在城市景觀、綠化澆灌、道路、車輛清洗、建築用水、工業普通用水等利用價值。三是深入推進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針對工業與農業生產對土壤造成的污染,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提出治理方案,嘗試試點先行治理,逐步實現土壤修復。建立我市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獎補制度,對施用有機肥、生物農藥及低毒低殘留農藥和“三沼”利用等生態設施建設的農民、企業實施獎勵補助。四是積極推進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提高環境保護標準,學習和借鑑國內外城市管理的經驗做法,結合我市實際,科學制定並實施城市管理的政策措施和相關行業規範,通過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推動環境保護工作上水平。

(三)進一步加快建章立制步伐,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法治化和規範化。一要從體制機制上強化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理順體制機制,進一步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各區市職責。建立完善獎懲機制,在全市範圍內進行環境保護生態補償考核,加大生態補償獎懲力度。建立嚴格的環境執法機制,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各級環保執法機構,充實執法人員,堅持依法行政,採取綜合手段,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建立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機制,加強輿論宣傳和普法宣傳,引導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按照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格規範自身的環保行為。加大對破壞環境行為的公開曝光力度,強化輿論監督。調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履行環境監督的積極性,暢通公眾監督渠道,認真辦理羣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二要認真貫徹實施法律法規。要認真貫徹實施新環保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任何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觸碰法規這條高壓線。堅持嚴格執法,依法嚴懲超標排污、偷排偷放、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嚴肅追究相關企業責任人的責任。進一步健全環境法律法規體系,按照新的立法法要求,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等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地方立法。

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宣傳經費的投入,在全市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氛圍。要切實加強對環保知識和環保法律法規特別是新修訂的環保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宣傳,提高企業與公眾的社會責任意識、生態環保意識,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形成人人蔘與、支持環保事業的良好氛圍。三要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積極探索實施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新模式,強化公民環境訴權等司法保障,對危害環境安全的行為嚴格予以問責和懲罰。提高環境執法效率,進一步加強領導,理順監管職責,各司其職、協作聯動,提升環境綜合監管能力。加強環境評估,有效推進環境科學決策,維護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平衡發展。大力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切實提高各項污染防控與數據監測能力,及時對外公佈環保信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注重法治,堅持全面依法行政,讓環境違法行為受到應有處罰,讓法律的“鋼牙鐵齒”發揮應有的作用,把執法過鬆、過軟的狀況徹底改變過來,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走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形成環保工作法治化、規範化新常態。

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4

當我們漫步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上,當我們陶醉在大都市的霓紅燈下,也許我們想不到,深圳的環境並不像電視節目上俯瞰拍攝的那麼美好,眾多的污染正威脅着深圳。對這一點,人們並沒有深刻意識到。

一、問題的發現及調查範圍,和自己的想法。

1、綠化不夠——缺氧。我家住在16層,從陽台上望過去,只看到高高低低的樓房。

我希望深圳的樓不要建的太高,能讓樹葉在窗外搖擺。讓我們長期生活在氧氣充沛,空氣新鮮的環境中。

2、響聲不斷——噪聲。在家裏能聽到連續不斷的噪聲,一天到晚、不分時候地響着。“喇叭聲、叉車聲、裝修聲…… ”,搞的心情很煩燥。

我希望在鳥語花香中完成作業,像音樂城——威也納一樣充滿音樂。而不是噪聲中被打斷思考。

3、垃圾遍地——環境污染。八卦嶺、筍崗、泥崗、大梅沙等路面上紙屑、白色膠袋、一次性飯盒、筷子。到處比比皆是。

我希望深圳能象我們的鄰居——香港一樣,大街小巷找不到一片垃圾。

4、汽車尾氣——空氣污染。只要走出家門,街邊停的、路上跑的都是汽車。一會兒看到這個汽車拉出一股黑氣。一會兒又看到那個汽車發出一股濃煙。

我希望汽車不要在佔用了,本應該屬於植樹種花,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更希望坐公交出行,不要把地球上的資源用盡。

5、青蛙哭泣——生態平衡。菜市場的青蛙、蛇等,地球上有益的動物,也被貪吃的人類吞食着。

我希望大人不要吃這些有益的水族朋友,讓地球上的一切動植物,自然的生生息息。

6、浪費淨水——資源有限。常看到大人、小孩子把乾淨的水白白流失,我們的淡水是有限的。

像香港是沒有淡水的,包括很多城鎮,水都很缺失的。

有則公益廣告説得好:“請愛護水吧,否則,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假如人類繼續浪費水資源,在不久的將來,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請我們愛護水吧,就像愛護我們自己一樣。

結論

我們生活在人類唯一的地球上,地球就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和所有的生物一樣,需要一定的資源才能生存,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水,種莊稼的肥沃土壤。如果對環境污染問題放任不管,對有限的資源不於保護,為了眼前的利益,繼續濫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原、濫捕野生動物、狂採濫採礦產,其後果那將會使水、石油、木材、礦產都用盡。那麼下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將是我們自己——人類。

建議

雖然工廠裏排放的污水和滾滾的濃煙得到了控制。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環境污染,卻一點點被人們所突視,且漸漸的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了。

可每位愛自己孩子的大人們,等我們長大以後,就會生活在污染嚴重、面目全非、資源用盡的地球上。

希望學校乃至整個深圳,每月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環境保護活動,用我們稚嫩的小手拉動大手,好好保衞我們共同的家園——深圳!保護環境,從小做起,讓我們一起保護地球吧!

環境保護的問卷調查報告5

一、澧水河環境治理對策

(一)治理目標。以“河安、水清、景美、人歡”為澧水河環境治理總目標。河安就是澧水河防洪設施要全面達到五十年一遇標準,確保防洪安全;水清就是要達到澧水河溪水清澈、水質良好;景美就是要進一步抓好澧水河沿岸景觀工程建設,做好綠化、亮化、硬化、美化等文章;人歡就是要創造人水和諧環境,使澧縣民傍水而歡、親水而樂。

(二)治理思路。澧水河環境綜合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系統工程,必須通過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結合,治標與治本方略兼顧,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聯合行動,採取綜合措施,落實長效機制,計劃通過3年努力使文溪水環境有明顯改善,通過5年整治基本達到治理目標。

(三)具體對策。

1、建立健全管理協調機制。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包括防洪排澇、污水截流、水質監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水利、建設、環保、創建等相關部門及各相關鄉鎮的相互配合與大力支持。目前的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水利主管部門,難免勢孤力單。為此建議,一是加強領導,成了文溪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由各相關部門和新城區管委會、安文深澤等單位組成,明確各自職責,明確工作計劃和任務,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二是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好整治與管理相脱節的矛盾。由於澧水環境管理內容多、任務重,既有堤防、橡膠壩等工程管理,又有蓄放水安全管理和防汛防洪職責,因此建議成立

澧水河環境管理機構(如澧水河道管理站),確定編制和人員,明確管理的內容和職責,同時縣財政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使管理工作長效有序。三是健全相應的切實可行的責任考核與激勵機制,明確水利、城建、環保、創建等各相關部門及各相關鄉鎮在澧水河環境綜合整治與管理中的職責,確保整治工作協調有力,確保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2、儘快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整治。以推進生態養殖、提高畜禽養殖排泄物綜合利用率為目標,集中開展澧水河上游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項執法檢查和整治。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63號)和環境保護部辦公廳《關於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環辦〔2008〕41號)要求,按照省政府《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有關農業農村污染整治的部署,對澧水河上游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進行專項檢查和整治。總的整治思路是“關停一批、搬遷一批、整治一批”。

3、切實加快污水截流管網建設。主要有以下四點建議,一是考慮到澧水河水質生活污染比重較大的實際情況,建議加大生活用水特別是餐飲及休閒服務業用水中水污染治理成本在總水價中的比重,通過提高使用成本,提倡節約用水,控制水資源使用和生活污水排放總量。二是建議加快老城區污水截流管網改造。按照老城區管網改造規劃,逐步健全污水截流管網,實施雨污分流,確保工業和生活污水不排入城區區河道,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努力增加城市污水處理率。三是建議深澤和新城區污水通過污水管網輸送到台口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考慮到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新城區新建污水處理廠的成本等方面因素,結合今後磐安至深澤段公路的改造,因此初步建議深澤和新城區污水通過污水管網輸送到台口污水處理廠進行處

理。

4、重點加強污水排放監控。一是要繼續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握好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策略,加強對列入淘汰目錄中污染水環境的設備、工藝的監管,對違法違規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化工、印染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及時責令停業、關閉或搬遷。注重以水定項目、定地點、定發展,實施水環境保護一票否決。二是要加大現有污染企業的治污力度。嚴格污染企業設備淘汰制度,定期檢查、公佈污染企業被限制或禁止生產的生產工藝及設備的使用期限,加大對嚴重超標排放污染企業的監管和查處力度,對污染嚴重的企業要下決心“關、停、並、轉”,從嚴控制文溪沿岸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總量。

5、穩步推進文溪防洪工程設施建設。一是針對城區堤防建設需求,分清輕重緩急,量力而行,建一段成一段,穩步解決防洪安全問題;二是儘早實施小嶺坑口橡膠壩和下宅橋橡膠壩改造工程,使城區河道全部得以綠水環繞;三是進一步落實好文溪安保設施,完善警示提示標語,及時補充沿溪救生設備,打造好人水和諧環境。

二、總結

很難設想,如果沒有西子湖,有人間天堂之譽的杭州還會那麼旖旎多姿;同樣難以想象,如果沒有澧水河澧州還會這樣嫵媚動人。

澧水河的現狀雖令人擔憂,但前景仍十分看好,首先該河上下落差大,流域降水量大,河流徑流量大,每年的山水足以對河流進行清洗,特別是夏天有很強的自淨能力。

關於澧水河未來水質的發展趨勢,一方面隨着人口增長、工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用水量的增加,水環境污染負荷加重,水質有向惡

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生態與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大,水環境將得到有效控制並向良性循環發展,水質將得到改善。綜合考慮兩者不同作用的影響,預測本流域水質變化在一定時間內有沿着一條二次不對稱拋物線發展變化。就是説,在今後5至10年左右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經濟發展的壓力和西部大開發的動力,水質污染有加重和失控的趨勢和跡象,關鍵是政府如何控制區內企業和沿河兩岸居民生活儘量減少污染物(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的排放,不要使澧水河成為納污河,進而影響旅遊景觀和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的功能。

儘管澧水河下游目前已經呈現生活型的有機污染,但該區域根據發展規劃下一步還將以發展房地產開發、旅遊、會議展覽等產生生活污染的第三產業為主,因此對澧水河流域實施以生活污水治理為主的綜合治理應是今後重點要考慮的問題。政府應該大力加強澧水河流域的功能定位及環境建設問題,同時市民也要深刻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一起綜合治理好環境污染,來確保市民都有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m7wz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