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寓言故事:仙鶴生蛋

寓言故事:仙鶴生蛋

引導語:寓言故事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外國的,歷史都是很悠久的,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文的寓言故事吧,歡迎大家閲讀

寓言故事:仙鶴生蛋

有個叫劉淵材的人,性情十分迂腐、古怪,又很愛虛榮。他家裏養着兩隻鶴,只要有客人來家中,他總是既神祕又故意張揚地對客人誇口説:“我家養了兩隻鶴,這可不是一般的鶴,它們是真正的仙鶴呀!人家所有的禽鳥都是卵生的,我養的仙鶴可是胎生的。”

這一天,劉淵材家又來了幾位客人,他把客人請進屋,一坐下便誇起他那兩隻“胎生”的仙鶴來。劉淵材話還未説完,一僕人從後園跑來報告説:“先生,咱家的鶴昨夜生了一個蛋,好大的蛋呀,跟大鴨梨一般大小呢。”

劉淵材的臉色立刻羞得通紅,他覺得十分難堪。他斜着眼偷偷瞟了客人一下,對着僕人大聲喝斥道:“奴才胡説,你竟敢誹謗我的仙鶴呀!仙鶴怎麼會生蛋呢?休要在此胡説八道!”

僕人只好沒趣地走開了。幾個客人站起身説:“劉兄,難得您家養着仙鶴,讓我們去看看,開開眼界吧。”

劉淵材只好帶着客人一同到後園去觀看仙鶴。他們來到後園,只見其中一隻“仙鶴”正將後腿張開,身體趴在地上。客人們想叫仙鶴站起來,便用枴杖去嚇它。不料,那鶴站起身來時,地上又留下了一枚鴨梨大的鶴蛋。

劉淵材的臉色漲得通紅,他支支吾吾地自我解嘲,歎着氣説:“唉!沒想到這仙鶴也會敗壞仙道,和凡鳥一樣了。”

其實,仙鶴只是傳説中的鳥,平常我們養的鶴本來就是普通禽類,是卵生的。而這鶴的主人卻偏要故弄玄虛,結果當眾出醜,搞得十分難堪。

 

寓言故事:自食其力好

齊國有個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自己又無一技之長,沒有謀生的手段,每天只有靠在城裏乞討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那時的城市又不大,他天天走的都是那幾條街巷,討的總是那幾户人家。開始,人們出於一種同情心,還給他一點殘菜剩飯;時間長了以後,人們就覺得他來的次數太多了,令人生厭,於是誰也不願意再給他一些食物了。為此,他只有忍飢挨餓的份了。

恰在此時,有個姓田的馬醫因活太多,忙不過來,需要找一個幫手。這個乞丐便主動找上門去,請求在馬廄裏給馬醫打打雜工,以此換取一日三餐。這樣,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討,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變得充實起來,幹活也格外賣力。

可是,又有人在一旁取笑他了:“馬醫本來就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你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就去給馬醫打雜、當下手,這不是你的莫大的恥辱嗎?”

這個昔日的乞丐平靜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寄生蟲,靠乞討度日。過去,我為了活命,連討飯都不感到羞恥;如今能幫馬醫幹活,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這又怎麼能説是恥辱呢?”

這個齊國人的生活態度是正確的,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自食其力好。

 

寓言故事:無辜的雁奴

雁奴是雁羣中個頭最小、性情最機敏的一種雁。每天晚上羣雁夜宿的時候,總有一隻雁奴徹夜不眠,在其周圍執行警戒任務。它只要聽到一點人聲,便立刻號叫起來,緊接着羣雁的驚叫聲便會連成一片,互相催促着匆忙飛走。雁羣因為有雁奴的及時報警,所以便夜間捕雁的人經常一無所獲。

後來,鄉間的人們經過仔細觀察,逐漸掌握了羣雁的夜間生活習性,並根據雁奴過於敏感的天性制訂了一個攪亂羣雁生活規律的巧妙捕雁圈套。他們首先摸清了雁羣在湖澤邊的`棲息地,然後悄悄地在其周圍佈下了大網,在網的旁邊挖掘了一些洞穴。等夜幕剛一降臨,鄉里的人們就帶着捆雁用的繩子到洞穴中躲藏起來,不聲不響地蜷縮在洞中過夜。在天亮之前,他們把洞穴外面的柴草點燃,雁奴一見到火光,立即飛過去把火撲滅。羣雁被雁奴發出的響聲驚醒了,但睜開眼一看,周圍沒有別的動靜,於是又安心地去睡覺。鄉里的人一連點了三次火,三次都被雁奴撲滅。然而羣雁被雁奴驚醒了三次,過後都沒有遇到危難,所以都抱怨雁奴大驚小怪,輪番用嘴去啄它、用翅膀去擊打它。出完了氣,羣雁又放心大膽地睡起覺來。過了一會兒,捕雁的人又點燃了火光。雁奴害怕眾雁再打它、啄它,不敢鳴叫。鄉里的人們見雁羣寂然無聲,迅速張開大網向羣雁棲息的地方猛然撲去。網到之處,沒有一隻雁能夠倖免;整個雁羣裏的雁,十隻大約有五隻被鄉里的人捉住了。

鄉里人根據事不過三的經驗,使羣雁因懷疑同伴而遭到禍患。這一故事告訴我們,在一項關係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業上,應該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對一個重要的問題決策時,只有經過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o3wk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