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唐詩 >

《濟江問舟中人》孟浩然唐詩

《濟江問舟中人》孟浩然唐詩

《濟江問舟中人》由孟浩然所作,全詩現出詩人這種厭倦仕途轉而傾慕山水自然的純真感情。

《濟江問舟中人》孟浩然唐詩

濟江問舟中人

  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

【註釋】

⑴扁舟:小船。

⑵引領:伸長脖子。天末:天邊。

⑶越中:今浙江紹興一帶。

【白話譯文】

潮水落下去了,江水平如鏡沒有起風。你我乘一條小船一起過江。我時時伸長脖子遠望天邊,哪處的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創作背景】

開元十七年(729)。孟浩然在長安應舉不第,次年夏秋之交,曾有吳越之遊。當時,他自洛陽沿汴水,邗溝南下,自鎮江對岸渡長江,到達杭州,然後到越中(今紹興一帶)各地探幽訪勝。此詩大約是他航行浙江(錢塘江)時所作。

賞析

首句以景入題,一句三景,描繪了他登舟渡江時的自然環境。作者在杭州時,曾觀賞錢塘江潮,“百里雷聲震”、“驚濤來似雪”(《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是江潮捲來的奇景偉觀。然而,潮退風息之後,江邊渡口便呈現出另一番景象:風平浪靜.天氣清和,一派悠閒。而這正是乘船旅遊者最希望,最感愜意的時刻.這裏一筆勾畫出了這種平靜恬淡的江面風光,隱隱透露出了詩人重登旅途時的`欣慰心情。

次句順承首句,敍寫詩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反映登舟後的情景。並藉以正面點題。在一葉扁舟中還有同行共濟的旅客,“相逢何必曾相識”,他們雖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作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飄泊的異鄉之客,遇上“扁舟共濟”的同路人,感到親切。從“與君同”的靄然可親的話語中,詩人當會與“舟中人”相互問訊。

第三句描寫人物情態,維妙維肖。陸機《擬蘭若生春陽》詩有句雲:“引領望天末,譬彼向陽翹。”作者借用陸詩成句,冠以“時時”二字,頓成妙語。

這即使“引領”的靜態神情化為動態神情,而且還使蹺望的動作具有了連續性,從而十分逼真地顯示了一位遠遊者對越中山水的無限傾慕和急於前往遊覽的心情。由於遊賞越中山水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斷蹺望中,對舟中人急切地發出了詢問:“何處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遙遙翠峯婉蜒綿亙,時隱時現,但哪兒是他嚮往已久的越中呢?兩岸“青山”雖系實景,但未必即屬越中。一問便結,箇中餘韻留待讀者去想象、體味。

杭州距越中並不算遠,但詩人又望又問,且以“時時”與“何處”緊密呼應,彷彿航程甚長,越中甚遠,其實這都反映了作者急於要到達越中探奇訪勝的迫切心情和濃厚興致。

這首詩似乎前三句寫“濟江”,最後一句是“問舟中人”。其實,詩人在“時時引領”向天邊眺望時,也就不斷地向“舟中人”探問何處是越中了。所以,三、四兩句應是一個持續往復的動作過程。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天真好奇,興致勃勃,仕途失意後的鬱憤情懷已經暫置度外,充溢字裏行間的只是對越中山水無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領望天末”是一個可見可感的形象,“何處青山”卻是虛指,以實襯虛,又使詩的意境顯得幽邀淡遠。“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是詩人此時此刻的內心獨白。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tangshi/ngmwk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