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句 >

宋代哲理詩句

宋代哲理詩句

導語:哲理,關於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關於人生問題的哲學學説,它是人生觀的理論形式。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宋代哲理詩句大全,歡迎大家閲讀與借鑑!

宋代哲理詩句

一、秋日偶成(程顥·宋)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註釋](1)從容:不慌不忙。(2)覺醒:醒。(3)靜觀:仔細觀察。(4)春、夏、秋、冬四季。(5)淫:放縱。(6)豪雄:英雄。

[譯文]心情閒靜安適,做什麼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覺醒來,紅日已高照東窗了。靜觀萬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樂趣,人們對一年四季中美妙風光的興致都是一樣的。道理通著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滲透在風雲變幻之中。只要能夠富貴而不驕奢淫逸,貧*而能保持快樂,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傑了。

二、觀書有感(二首)(朱熹·宋)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着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後兩句藴含“要想學問深,必須不斷努力,常學才能常新”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註釋】(1)艨艟[音“蒙衝”]:古代戰船。也作蒙衝。(2)向來:從前。指春水未漲之時。(3)中流:水流的中央。

【譯文】昨天晚上,江河裏的春水頓時漲起來了,這使得大戰船漂浮在水面上猶如一根羽毛那樣輕了。往日少水時,多少人花費了多少力氣也不曾移動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當中。

【析賞】原詩是説:江邊停泊着一艘大戰船,水不深,船擱淺,怎樣也移不動;昨天夜裏江邊春水漲高了,只見那大船已如羽毛般輕輕飄浮在水面上;想到早先淺水時的想盡辦法來推移戰船,實在白費力氣,看!現在水滿了,那船不是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行駛了嗎?

朱子此詩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來比喻悟道時豁然貫通的自在快樂,一方面也用來比喻行事在時勢未到時的盲動無益,和時機成熟時的暢通無阻。

【又】這首詩是《觀書有感二首》之一首,大約作於紹興三十二年(l162)前後,寫讀書治學的體會。朱熹的三傳弟子王柏説:“前首言日新之功,後首言力到之效。”這首詩的前兩句是敍述、描寫,因為昨夜下了大雨,江邊春水猛漲,所以本來擱淺的“蒙衝鉅艦”,就像鴻毛那樣浮了起來。後兩句是議論,是對上兩句哲理的揭示。當“蒙衝鉅艦”因江水枯竭而擱淺的時候,多少人費盡力氣推,都是枉費,哪能推得動呢?可是嚴冬過盡,春水方生,形勢就一下改變了,從前推不動的“蒙衝鉅艦”,此日在一江春水中自在航行,多輕快!這首詩給人的啟迪是:別做在幹岸上推船的蠢事,而應為“蒙衝鉅艦”的自在航行輸送一江春水。

三、書扇示門人(范仲淹·北宋)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後人在後頭。

在封建時代的農業社會裏,田地代表着人們的財富。因此,土地的吞併爭奪,永無停止。范仲淹此詩在奉勸提醒世人,不要太愚妄,不要存着想永遠佔有土地的幻想-請看原野裏一片青山,景色是那樣的清幽,這些前人留下的土地啊,都被後人接收去了!然而,接收這些大好土地的後人啊,且休歡喜,還有等接收這片土地的人就在後頭呢!

四、牧童詩(黃庭堅·北宋)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這是一首饒有理趣的小詩,充分體現了宋詩多議論的特色。前兩句寫牧童:騎着牛兒,從前村慢慢走過;吹着笛兒,在田間隨風飄悠。“騎牛”與“吹笛”,生動地表現出牧童灑脱的形象、悠閒的神情;同時,詩人把牧童放在“村”與“壠”的背景上,使畫面境界開闊而又清淨,顯得“野”味濃郁、雅俗共賞。後兩句發議論:有許多在官場上爭名逐利的庸人,費盡心機,權謀計詐,其實不如牧童的自在快樂啊!詩人由牧童的悠閒生活想到“長安名利客”,兩相對比,褒貶自喻,從中也可看出詩人不與世俗同流、不與市井合污的處世態度。

五、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北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註釋】

①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澠池:今河南澠池縣。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老僧:即指奉閒。

③據蘇轍原詩自注:“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老僧奉閒之壁。”

④蹇驢:跛腳的驢。蘇軾自注:“往歲,馬死於二陵(按即崤山,在澠池西),騎驢至澠池。”

【賞析】

蘇轍原詩的基調是懷舊,因為他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的主簿(由於考中進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軾隨父同往京城應試,又經過這裏,有訪僧留題之事。所以在詩裏寫道:“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他覺得,這些經歷真是充滿了偶然。如果説與澠池沒有緣份,為何總是與它發生關聯?如果説與澠池有緣份,為何又無法駐足時間稍長些?這就是蘇轍詩中的感慨。而由這些感慨,蘇軾更進一步對人生髮表了一段議論。這就是詩的前四句。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那麼,在冥冥中到底有沒有一種力量在支配着這種行為呢?如果説,人生是由無數個座標點所組成的,那麼,這些座標點有沒有規律可循?青年蘇軾對人生髮出了這樣的疑問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並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過去的東西雖已消逝,但並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騎着蹇驢,在艱難崎嶇的山路上顛簸的經歷來説,豈不就是一種歷練,一種經驗,一種人生的財富?所以,人生雖然無常,但不應該放棄努力;事物雖多具有偶然性,但不應該放棄對必然性的尋求。事實上,若不經過一番艱難困苦,又怎能考取進士,實現抱負呢?這就是蘇軾:既深究人生底藴,又充滿樂觀向上,他的整個人生觀在此得到了縮微的展示。

這首詩的理趣主要體現在前四句上,“雪泥鴻爪”也作為一個成語被後世廣泛傳誦。寫詩人對往事的眷念。用“雪泥鴻爪”來比喻人無意中留下的蹤跡,就如飛鴻在雪地上踏出爪印一樣。如老僧新塔,壞壁舊題,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歎人生無定,但是往日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們記憶中,心上的爪痕是難以磨滅的。全詩比喻新奇,屬對工巧,寫出了對生活的無限深情。

〔析賞〕有一次蘇軾和其弟蘇轍(子由)路經池澠,路上馬死了,兩人騎着蹇驢到澠池一僧寺[既現在的苗瓦村和李杏彎]宿,並在寺壁上題詩。後來子由寫了一首《澠池懷舊》的詩。東坡舊地重遊,當初接待全心全意的老僧卻已死,寺裏替老僧蓋了一座新塔,當年東坡兄弟題詩的廟壁也壞啦!再也見不到舊日的題詩啦,東坡百感交集而作此詩,感慨人生在世如飛鴻。【受老莊思想影響頗深的蘇軾,妙手偶得般創造出的這一藝術形象,總令人嗟歎生命的短暫。“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過客。”(李白語),面對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作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

六、琴詩(蘇軾·北宋)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賞析]

琴棋書畫,是古代文人的四大愛好,狀琴詠琴,自然也成了古代詩苑的一朵奇葩。一般地説,詩人詠琴,較多地從聽覺的角度,感受美妙琴音所創造的藝術氛圍,但也有不少詩人的視角是不同一般的,他們往往不直接狀寫所詠之物,而是藉此言彼,通過詠物,表達特定的思想,寓於獨特的寄託。蘇軾的《琴詩》,正是如此。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意思是:如果説,悠揚的琴聲來自於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裏,為什麼發不出聲音,言下之意,光有琴,婉轉的'琴聲是不會自然發出來的。“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意思是:如果説,優美的琴聲是來自於彈琴的手指,那人們為什麼不從手指上欣賞美妙的音樂,也就是説,再高明的琴師,沒有琴,靈巧的手指是奏不出樂章的。在這首詩中,關於琴是什麼樣的,琴聲又如何,詩人隻字未提,而是分別以兩句詩組成一聯,每聯先設一個假定的前提,然後再提出疑問,而這種疑問又是以問句的形式進行否定,否定中又暗含了肯定。

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意在言外,引人深思。細細品讀《琴詩》,兩聯詩上下也有關聯,上聯肯定了琴聲不只因有了琴才有,下聯又以此為前提,肯定了琴聲也不只是靠纖細靈便的手指發出。詩意很明顯,琴和手指,兩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了其一,都無“天籟之音”。一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裏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借琴闡發一種哲理,這哲理就是:琴、手指是彈奏出繞樑三日,如泣如訴的琴聲的客、主觀條件,兩者相互依存,對立統一。聯繫開去,世上萬事萬物,無不靠對立統一而成名成就:有千里馬而不遇伯樂,千里馬難以脱穎而出,有賢才而無聖主,賢才同樣要夭折……

讀蘇軾的《琴詩》,我們有耳目一新之感。在內容上,該詩借物言理,言近意遠;在形式上,該詩採用只問不答、只駁不辯、答辯自在其中的手法,給人新鮮之味。

七、題西林壁(蘇軾·北宋)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在今江西的廬山上,是晉代江州判史陶範所建,宋時稱乾明寺。宋元豐七年(1084)蘇軾由黃州遭貶改遷汝州(在今河南臨汝)團練副使,特地過江登覽了神往已久的廬山,並寫成此詩。

首句“橫看成嶺側成峯”。是説橫看時是一座層巒疊嶂的山嶺;側看時則是一個陡峭峻拔的高峯。蘇軾同時所作的多首遊廬山的詩,如《初入廬山五言絕句》(三首),其中第一首雲:“青山若無素,偃騫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詩中看到的只能是峯巒陂陀的偃騫(高聳)之狀,是廬山的局部。而《題西林壁》一詩產生的背景是遊山的終結,“最後與總長老同遊西林”,“僕廬山詩盡於此矣”,可見他遊遍廬山之後,帶有對廬山全貌的總結性題詠,如果不是泛遊了全山,收攝遠近高低的全部峯嶺在胸中構成整體的形象,就不可能出現“橫看成嶺側成峯”的高度概括。次句“遠近高低各不同”,遠處、低處所“識”的廬山,只是青山偃騫,葱蘢一片;愈貼近、愈登高,則眼中所“識”之山中景物又隨身之所至而各有不同。此時此際,廬山的局部“真面目”已經收於眼底。而第三、第四句,是詩人對廬山認識的進一步推進。即僅就所見的一峯一巒,一樹一石,和別的山一峯一巒、一樹一石相比,並無多大的差別,並不足反映廬山的全部風貌。廬山的全景,廬山的實質性的‘真面目“,它的總體形象,反而只有在遠眺和鳥瞰中才能顯現。因此,詩人歎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慨歎身在廬山中反而不識廬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見道之言。是經過了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領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事理。這首山水詩的哲理性,是道出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與綜合等耐人尋思的概念。其特點在於並非抽象的演繹,而是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廬山的變化多姿,成詩託意高遠,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廣泛傳誦和吟味。

八、某尼悟道詩(無名尼·北宋)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註釋】:

(本詩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作者為一不知名的比丘尼。)

字面看是説尋春,其實是説悟道。道在哪兒?就在心中,然而後天的種種世俗的慾望埋沒了人的本性,人離天道越來越遠,以致於有事難成或一無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須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也就是客觀規律,人逐漸去除後天所沾染的私慾雜念,就能明淨本心。見其本性。而人性就是天性,天性也就是物性。盡己之本性則可盡人性物性,盡人性物性便可"上下與天地同流,""贊天地之化育",成己成人成物,與天地並列為叁矣。這時,人就是一個與天地合一的大寫的人,佛家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就是這個意思。

世上最珍貴的事物往往就在我們的周遭,親情、愛情、友情┅┅還有我們自己,然而,這顆心卻總是向外尋覓、眼睛總是望外攀緣,相信幸福在遙遠的未來,總有一天會到臨;又或者,認為所謂幸福總須靠珍貴物件粧點,所以必然不是唾手可及的。但是,過度往外抓取的結果使得我們喪失了享受真正幸福的能力!當幸福真的來臨時,常常就視若無睹,失之交臂。回到當下、細細審視,將毫不費力地發現那顆寶石早在你我心房停泊已久,等著我們去開啟、去摩挲、把玩。

九、過上湖嶺望江南招賢北山楊萬里

嶺下看山似伏濤,見人上嶺旋爭豪。

一登一陟一回顧,我腳高時他更高。

詩人覺得從山嶺下往上看山像低伏着的波濤,可是山見着人爬上高處,就立刻跟人比賽高低。爬山的人登上一步,高出一步,再回顧一下四周的山,它比人爬山的腳步還要高。本來翻山越嶺,上得一山,又見一山,這是很普通的情況,但詩人寫來,把山寫得像個調皮鬼,通篇充滿着幽默風趣。

十、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

賞析: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説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十一、《詠柳》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説明】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釋】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着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飛花--柳絮。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十二、《喜太守畢朝散致政》

功名富貴兩蝸角,險阻艱難一酒杯。

百體觀來身是幻,萬夫爭處首先回。

十三、遊山西村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是一首紀遊抒情詩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悦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製的米酒。豚,是小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説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

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彷彿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於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緻,所以錢鍾書説“陸游這一聯才把它寫得‘題無剩義’”(《宋詩選注》)。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迴路轉、撲朔迷離,出路何在?於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捨,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人們讀後,都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着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這裏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於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次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下一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着豐收的期待。這個節日來源很古,《周禮》裏就有記載。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説:“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到宋代還很盛行。而陸游在這裏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讚美着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遊”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於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十四、《冬夜讀書示子聿》(其三)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宋寧宗家慶五年,即1199年年底,陸游寫了《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詩。

詩意: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在這首詩裏,詩人一方面強調了做學問要堅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將來一事無成,後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這符合唯物認識論的觀點。作者的這種見解,不僅在封建社會對人們做學問、求知識是很寶貴的經驗之談,就是對今天的人們也是很有啟迪作用的,是非常有價值的見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u/rkk9r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