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句 >

關於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關於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春姑娘邁着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下文是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和詩句,歡迎大家閲讀與瞭解。

關於春天的詞語和詩句

描寫春天的詩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興》

【唐】: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裏白沙堤。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春運》

【唐】:杜甫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描寫春天美景的成語

1、春意盎然

解釋: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出處: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三章:“四月的`北方還殘冬未盡,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2、春色滿園

解釋:春日的景色充滿家園。形容生機勃勃、繁榮興旺的氣象。

出處:這句話出自故葉紹翁的《遊園不值》。

3、大地回春

解釋: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一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出處: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樹頭雪過梅猶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4、春山如笑

解釋: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處: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粧,冬山慘淡而如睡。”

5、花紅柳綠

解釋: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顏色鮮豔紛繁。

出處:史見那郊園野曠,景物芳菲,花紅柳綠,仕女遊人不斷頭的走的。(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九回)

6、春色撩人

解釋: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

出處:宋·陸游《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

7、春暖花開

解釋:春天氣候温暖,百花盛開,景色優美。比喻遊覽、觀賞的大好時機。 現在常用來比喻有利於工作或學習的大好形勢。

出處: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南內》:“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

8、春光明媚

解釋: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出處:元·宋方壺《鬥鵪鶉·踏青》套曲:“時遇着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

9、春風和氣

解釋: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着人們。比喻對人態度和藹可親。

出處:金·王若虛《<論語辨惑>總論》:“學者一以春風和氣期之,凡忿疾譏斥之辭。”

10、奼紫嫣紅

解釋:形容各種顏色的花朵,嬌豔、絢麗、好看。也比喻事物繁榮興旺、豐富多彩。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野,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11、花團錦簇

解釋: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豔多彩的景象。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自餘是什麼親擬,將有限身心向無限中用,……。若無恁麼事,饒你攢花簇錦,亦無用處。”

12、萬紫千紅

解釋:形容百花齊放,色彩絢麗。多指繁盛的春色。

出處:宋 朱熹《春日》詩:“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u/kx038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