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歌 >

清明的憂傷現代詩歌

清明的憂傷現代詩歌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以下是由YJBYS文學網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於清明的詩歌,更多文學雜文歡迎關注文學網。

清明的憂傷現代詩歌

清明,一腔繽紛的憂傷

適合祭奠那些早睡的靈魂

至於悲哀,已隨淚水

逃出體外,我只有佇立風中

默然啜泣

 

清明,憂傷的節日

煙霧被哽咽浸泡,無法繚繞

路上,人把沉重匯聚

湧向墓地,打撈已逝的傷感

 

當我想跪下,掬一抔黃土

親吻你的呼吸,半空中

一支風箏突然飄落

而我,卻眼淚如泉濕了

蝴蝶的'翅膀,沉重而悲痛

我只有在默哀中

長跪不起

 

清明,憂傷的節日

墓地,被青雲籠罩

那些鳥兒也在靜穆中

流淚,而淚珠不再清澈

像天眼一樣渾濁

而我,只好在雨中

捶胸頓足

 

青雲正濃,那些花草

正悲哀中慢慢枯萎,而我的思緒

與燃燒的紙錢一起化為灰燼

記憶變成了一張白紙

我只好用悲哀和着淚水將白紙

塗抹灰色

 

清明,憂傷的節日

路人憧憧,欲斷魂

雨也紛紛,心也紛紛
 

拓展閲讀

清明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户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説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ge/37v4j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