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散文:前方無路 唯有自由

散文:前方無路 唯有自由

當我在微信朋友圈曬出《青年作家》201*年第一期專訪作家玄色的採訪提綱時,一個媒體同行驚訝地回覆:“換掌櫃了?”

散文:前方無路 唯有自由

我回:“嗯。”

又回:“只能説,任重而道遠啊……”

這話裏的含義,意味深長。

不得不承認,紙質文學雜誌的盛放,大概在我們90後出生前就已現荼靡之勢。這一代,“新概念”、郭敬明、韓寒、青春文學“佔據”了青年大半校園時光,而隨着網絡文學的興起、新媒體的混亂入局,如今,一本紙質文學雜誌想要在複雜激烈的文化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難度非比尋常。更讓人無力的是,如今,“生存”已經成為了諸多文學雜誌所面臨的最尷尬、最直白的現實。

這是一個“貓狗自拍”都可以紅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尚且“連貓狗都不如”?

生於不同的時代,便應該去開闢不同於過去的方式。特別是當讀到巴老1980年為《青年作家》所做的創刊詞時,當微博上雜誌的讀者一遍遍詢問雜誌動態時,當各種各樣的文學稿件從全世界各地飛到我們的郵箱裏時,我們眼裏的希望、心中的火苗又總會被一次又一次地喚醒。

“這是新一代作家……他們坦率、樸素、真誠,毫無等級的觀念,也不懂‘唯唯諾諾’……可能有人以為他們 ‘不懂禮貌’;看他們來勢洶洶,彷彿逼着我們讓路。然而説句實話,我喜歡他們。由他們來接班,我放心。 ‘接班’二字用在這裏並不恰當,絕不是我們帶着他們扶他們緩緩前行;應當是他們推開我們,把我們摔在後頭。”

“青年作家”四個字,是一個稱謂、一種評價、一個羣體、一種狀態,這也將成為《青年作家》雜誌所要植根的核心價值。《青年作家》的過去,已經成為了輝煌與平淡交織的歷史。現在,我們以熱血的心態、獨立的精神、開拓的狀態抓過接力棒,匆匆上路。

“延續理想同時告知讀者”,這是《青年作家》新年第一期最想表達的意思。而這貌似“匆匆”的開年第一期,卻飽含了我們的謹慎、忐忑、熱度和期待:尊重傳統風格、尊重原創作品、珍視作者才華、不要裝腔作勢、不必感慨歲月,以及,昭告《青年作家》在今年的春天來臨之時的.“改頭換面”。

平心而論,《青年作家》的前方,沒有任何現成的道路迎接我們。不懼的心態、對美好未來的忠誠以及對文學繁榮的嚮往,這些都給了我們無窮的動力。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段獨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王。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還有誰會救你?你的王在哪裏?懦弱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在對待紙、漢字、文學、藝術、生活方面,《青年作家》存在的意義在於尋找到一批和我們一樣“尺碼相同的人”。而這一些人,就是正在看這篇文字的你。

自由與安穩向來共存於我們人生的窄徑,不排斥安穩的歸宿,也不放棄動人的自由。來吧,我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期待,期待《青年作家》更加自由的未來,期待紙質文學的又一個春天。

標籤: 自由 散文 前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yyoq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