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雙面樓散文

雙面樓散文

1985年,我隨父親進城讀書,住的是租賃的民房。從住處到國棉廠子弟小學有一公里多的路,如果抄小道可以節省點時間,不過要過兩個魚坑。下大雨時,坑裏的水漫上來會把魚坑中間的小道淹沒,所以很危險。那時,我最羨慕在城裏有房子的人,哪怕住在雙面樓上。我的一個同學就住在雙面樓裏,家離學校只有50米,從沒遲到過不説,課間休息時都可以一溜煙跑到家喝口水,可見有多方便。

雙面樓散文

雙面樓建於1976年,1986年看起來依舊簇新,尤其下過雨,遍體紅磚被雨水淋濕,更見鮮紅。當時國棉廠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國營大廠,蓋起紅磚壘砌、水泥抹縫的兩棟三層樓,在七、八十年代的小縣城裏,用鶴立雞羣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80年代中期,住房開始緊張起來,便有人開始打雙面樓的主意,結了婚或者婚前找領導,申請搬到雙面樓上住。一家,兩家,三家,慢慢的,雙面樓從職工宿舍樓變成了家屬樓,成家立業的和單身青年混搭住在一起,越來越熱鬧起來。父親是車間電工,當了師傅,帶了徒弟,又帶着我,終於熬到了分房的資格,在經過一年賃房的艱辛經歷後,我們家如願以償地搬到了雙面樓上。

我們家那棟雙面樓位於西樓,習稱“男樓”,以前住的都是男單身職工,到我們搬家時以徹底改頭換面,成了居家過日子的家屬樓。父親的一個同事劉叔,有兩個女兒,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只有十七八平方米的房子裏,現在想來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度過的。母親和弟弟在老家,一間房子只有我和父親住,可以説住房條件比較富裕。現在回想住在雙面樓裏的時光,親切感依舊悠緬濃冽。

我至今仍記得雙面樓裏的絲絲縷縷,門廳深邃,擺滿密密麻麻的'自行車,上樓的台階前是東西走向的走廊,一二三層都是一個佈局,連屋子裏的佈局都一摸一樣。走廊狹窄漫長,光線黯淡,盡頭窗口光亮很朦朧。第一次走進樓道,感受最深的是複雜的味道,刺鼻的氨水味兒,煤油爐或汽油爐裏的油味兒,以及煤球燃燒不充分時發出的刺激胸腔的難忍氣味兒。不過走廊裏內容豐富,擺滿各式各樣的爐子,經常可以看到爐上壺嘴裏向上噴着快樂的氣息。嘩嘩的流水聲,關門開門的聲音,吵架的聲音,哈哈的笑聲。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朝陽或朝陰的窗户都會依次打開,白的確良的襯衫、花格子的被單、紫色的襪子甚至各種顏色的內褲都水淋淋地掛出來,還有棉紗粗紡的簡易尿布,通通用夾子夾住,夾在一根電線或尼龍繩子上,迎風招展,純淨而透明。

父親那時很忙,照顧我也要照顧家裏,縣城、老家來回跑,相當一部分時間是我一個人住在雙面樓裏。我便不斷邀請朋友來陪我作伴,那些朋友在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留下深刻的印記。他們對我的這個家非常滿意,沒有約束,沒有限制,無拘無束。我也很滿意,雖然用水要到公共廁所外面的洗菜池去提,不過比賃房子住的時候好多了,至少這個家有足夠的空間,離學校近,安全,牢固,不透風漏雨。我的過去、夢想和情感,都是在和雙面樓朝夕相伴中循序而知中逐漸長大的。不大的空間,是我的精神家園,是我個人依託和思緒的歸宿,是我傷心的避風港。我在房間裏學習,練書法,繪畫。走廊牆壁上傷痕累累,紅磚上浮現歲月的滄桑,屋頂上是生活煙熏火燎的質感,我有過傷心,但更多的是安全,是滿足,是快樂。在這樣的環境裏,我一住將近十年,轉眼上了高中。

1995年讀高二的那年,弟弟也來到縣城上學,我們家搬到新樓。不足70平米的兩室一廳寬敞明亮。沒有住過雙面樓的人,完全不可能體會到房子什麼叫寬敞,什麼叫明亮。那些年,父親的工作崗位又有了調整,為了住的更舒適一些,我們對新家進行了裝修,地上鋪的是專程淄博陶瓷,裝修了暖氣片和窗簾盒,吸引很多鄰居參觀。2002年再次喬遷新居的時候,回頭看當初的兩室一廳,再也找不到寬敞明亮和富麗堂皇的感覺了。

之後雙面樓就遠離了視線。後來聽説雙面樓難逃被拆遷的命運,縣裏下了最後通牒,建築過於破舊,影響市容,必須拆遷。還有一點,東樓的雙面樓牆體裂了縫兒,幾乎成了危樓。不過考慮到住户多和經濟問題,兩幢雙面樓最後還是沒拆成,國棉廠也不再像以前財大氣粗,在東樓的裂縫處上了鋦子,外面貼上白瓷磚,換上鋁合金窗户,算是完成了縣裏交給的任務。

兩幢雙面樓至今仍在,其裏不變,依舊住着一撥兒又一撥兒的住户,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默默無聞,像是大雜院、筒子樓或者鴿子籠建築,讓人不免想起一個詞,貧民窟,裏面住的多是生活條件相對較差、暫時沒有辦法或者無法選擇的人們,似乎成了一個提醒,一種警示——這個社會的差距將長期存在。在這一點上,我更希望雙面樓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性建築,永久地留存在人們的視野裏。

每一次路經振興街西首國棉廠附近,都習慣放慢一下車速,看一眼雙面樓,感覺像看到了過去的老照片,不光是懷舊,還有那種本身的質樸和簡單。在被生活莫名其妙的外力推着身不由己向前走的時候,我們再難以像以前一樣平靜下來,我們無暇思考,只會抱怨。如果仔細回顧三十年建築風格的日新月異和翻天覆地,不難發現,並不是社會發展跟不上我們的要求,而是我們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我們太匆忙,遺失了很多美好和珍貴的東西。

標籤: 散文 雙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x473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