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不經意中的成長散文

不經意中的成長散文

門前右側的矮牆上放着一個暗紅色塑料盆,盆內栽種了一棵仙人掌,雖然常在側旁經過,卻並未留意,今日賦閒在家,近前觀賞,才偶然發現這棵仙人掌已經茂盛如樹了。貼近泥土的部分長成渾圓,漸上漸扁呈掌形,褐色,掌緣等距離分出五個支葉,恰似五個指頭,掌形指頭又從邊緣分叉,越分越細,越分越密。從第二節點開始的掌葉,都是碧綠色的,只偶見褐色的斑點。每個掌葉上長滿了針刺,針刺多呈灰白色,或根部灰白頂部暗褐,針刺很硬實,也不易拔下來。我仔細數了數,從根部到頂端,最多的已經分支了五次,大大小小的手掌有八十多個,有的直立向上,有的翻身朝下,整個樹身呈半圓形,就像一把綠色的傘罩在塑料盆上。出於好奇,我用竹片搗鼓盆內顯得鬆散的青苔和青苔下的泥土,結果發現,泥土已經很少,全是盤根錯節的根鬚,那些根鬚似乎就是泥土,相互交織着,組成為了一個整體。

不經意中的成長散文

如果沒有記錯,這個塑料盆應該是妻子陪嫁過來的澡盆,不記得是多少年前了,澡盆因為有滲漏,不能使用,擱在屋檐下不再問津。不記得又過了多少年,我廢物利用,重新拾起並將其裝滿了泥土擱到矮牆上,種上了葱。不記得又過了多少年,房子經過改造,院子擴大了,我弄回來幾十個大小均等的水缸,擺在院子裏,填上泥吧當菜土,葱蒜、辣椒、白菜、蘿蔔,一茬接一茬,自家食用基本滿足了。而原來栽葱的塑料盆卻因為土層太薄,日漸貧瘠,種出來的葱纖細矮小,加上放置的位置太偏僻,所以不再利用,廢棄了。還是記不起具體時間了,似乎三年前,又似乎四年前的春節,女兒不知從哪兒弄來了半片仙人掌,隨手插在了盆中的泥土裏,也許女兒也不記得了,當時為什麼要插栽這仙人掌,插栽之後,女兒上學去了,沒有再侍弄過,我們更是不聞不問......這個塑料盆原本就是多餘之物,因為擱在偏僻的矮牆上,不擋視線不擋路,也就沒有理會她的存在與否,但也因為畢竟種了“作物”,所以也沒讓收破爛的撿了去。就這樣,這棵仙人掌從半片葉子長成現在的模樣-----一棵粗壯的樹的模樣。

我佇立這顆仙人掌的面前,仔細端詳她的每一片葉子,每一個針刺,還有這個原本可以當做破爛丟棄的澡盆。盆的厚度大約二十公分,圓形,寬口邊,直徑大約六十公分。依稀記得當初填注的泥土並不滿,但現在卻鬆鬆的鼓起來了,像個鑲着暗紅色邊帶的綠色饅頭,那是因為泥土上覆蓋了青苔。仙人掌分叉只從掌的邊緣分出,掌心掌背很平整,分出的掌葉起初是圓形,稍長就成扁平了,一般每個掌葉上分出五個,還真的像個手掌。我從掌葉上小心拔下幾棵針刺,這些針刺都和縫紉針差不多長,針尖處是褐色的,針頭處是灰白色的,且越到頂部的針刺,白色越短褐色越長,如果針刺兒都成灰白色了,也就説明針刺兒快要枯萎了,所以,這棵仙人掌下部的`針刺兒多數都灰白了。我將針刺刺進掌葉,那掌葉顯得嬌嫩,似乎還能隨針刺滲出水來......

雖然生在農家,長在農家,但我還是不懂花花草草,路邊的矮草野花,山上灌木叢林,我能叫出名稱的很少很少,對於仙人掌自然也不知就裏。只知道仙人掌屬於沙漠地帶的植物,耐寒耐旱,其觀賞價值並不怎麼樣,記得有兩次想拔除,後又聽説仙人掌是雞瘟的剋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母親喜歡養些雞鴨,所以一直留着。她的存在與成長,於我都在不經意間,此前雖然經常看到卻從未注意過。三年前的冰災,被冰雪裹挾二十多天,一年前的旱災,滴水不沾長達半年之久,都是五十年一遇的大災,她在這麼一個方寸之地,沒有人刻意救贖她,任其自生自滅,但她居然熬過來了,並且生長的這麼好,令人不可思議!我驚詫於她的頑強的生命力!

前些時候,常看到父母辭工陪讀大學生子女的消息,甚覺可笑,也許,那是我太落俗套,然而,看看這棵仙人掌,我不由唏噓慨歎了。不經意中的成長,生命力一定更強勢。物如此,人亦如此!

標籤: 散文 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92w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