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關於哲理的唯美散文

關於哲理的唯美散文

木蘭靜靜地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手中的花瓣打着旋落在水中,偶爾有幾隻小魚在下面嬉戲。木蘭卻沒心情來欣賞這些,只是呆呆地坐着。

關於哲理的唯美散文

“木蘭姐,你在這啊,我到處找你呢。”一個臉上充滿稚氣的小女孩邊跑邊説,可木蘭仍未緩過神來。

“姐姐,你怎麼不理我了,是不是巧兒又淘氣了,巧兒下次不敢了,木蘭姐別生氣了。”説着説着巧兒便哭了起來。

木蘭這才回過神來,將巧兒輕輕地摟在懷中:“巧兒一直都很乖,姐姐沒有生氣,姐姐在想事情。”説完便在巧兒的臉上親了一下,巧兒也用小手摟住木蘭的脖子開心地笑了。

“姐姐,你在想什麼事呢?可不可以告訴我啊,我很想知到。”巧兒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愛極了。

木蘭看着她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説,但她還是講了:“又要打仗了,而且要在我們這徵兵,我父親年紀太大弟弟年齡又太小了,怎麼辦啊。”木蘭眼中充滿淚水,卻又不肯在巧兒面前流淚。

“當兵呀,多威風啊,我真羨慕你,能有一位很強的父親,到那時你就是我們大家的小英雄了,多好啊。”她的眼中仍充滿了孩子氣。

木蘭鬆開她的手,站起來背對着她説:“你太小了,根本不懂戰爭,很少有人能平安地回來,戰場就是殺場。”

巧兒那顆純淨的心也充滿了對戰爭的恐懼:“那可怎麼辦啊,木蘭姐要不先讓他們去我家躲躲,能安全些。”

“不行,國家要兵必有皇帝的苦衷,我們不能逃避的,只有面對。”木蘭轉過頭眼中投來堅定的目光。

“你有好辦法了?太好了,什麼辦法啊。”巧兒開心的問。

“你要保密,這件事只有我們倆知道,不許和別人説。”木蘭説話時有一種少許的嚴肅,這讓巧兒有些不知所措,慌忙地點了點頭。

“在我們家,我是姐姐我要去從軍,你要在我走了以後幫我照顧一下。”木蘭笑着説,眼中閃着淚光。

“不,我不讓姐姐去,姐姐別去行嗎,我們再想想別的辦法吧,姐姐你別去了,行嗎?”巧兒哭着拉住木蘭。

“好妹妹,別哭了,你太小了很多事你不明白,但你要記住,面對成長,我別無選擇。”説完木蘭便走了。

“姐姐,你別走了,我捨不得你啊。”巧兒哭着看木蘭離去,“面對成長,我別無選擇。”這句話一直回想在她耳邊。

巧兒擦乾了淚水,臉上帶有一絲絲的微笑:“姐姐,我明白了,我為你祝福。”

面對成長,別無選擇。

哲理唯美散文:讓我們選擇寬容

迷茫的燈光下,一隻幼小的飛蛾在烈烈的燈焰上掙扎。昭君拔下玉釵,挑弄燈心,試圖將蛾兒救出來。就在這時,傳來和親的消息。像春日裏的第一聲巨雷,在死一般的後宮炸開了。

這一夜,昭君無眠。

宮廷的陰森,和親的艱險,異國他鄉的冷清和兩國永九的安定。宮廷的冷落,空虛,猜嫉像陰影一樣揪住她的心,讓她顫抖;異國的疾莫,排擠,思鄉卻又像一股寒流襲擊她的心,讓她驚駭。和親隊伍浩浩蕩蕩,待嫁的少女舉目無親,戍邊將士浴血奮戰,無辜的父兄碟血沙場,那一幕幕,在昭君腦海裏,蘋蘋跳動......面對這一切,也許有人會説,皇的那麼多女兒為什麼不去,皇帝也那麼自私。

昭君完全可選擇自私,不去和親。她知道國家的邊患。戰事的緊張。眾多公主中沒有人願意去,而這一位淡粧素衣少女淺淺的一笑,似乎就解決了。

她的出塞換來了兩國的永久安定。同時,也贏得了人們對她的認可,她美麗,但她當年的寬容的選擇更美!

昭君給了我們一份寬容的美麗,父親給我的則是一份寬容的博大。

;海納百川可,有容乃大‘在我的心裏,父親真的如大山一樣,具有博大的胸襟。而博大的胸襟則是生活中點滴小事的體現

夏天有小孩偷果園裏的水果被父親當場抓住了,而父親並沒有大怒,只是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然後讓他們走了;每次和母親吵架,大多時候都不是父親的錯,父親總是低頭聽着,不去爭辯,漸漸得達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母親開始理解父親,現在他們的感情越來越好。

弟弟是一個淘氣的小男生,一次,將鄰居家的玻璃砸碎了,鄰居竟找上門指着父親的鼻子罵,侮辱父親生了個沒教養的孩子,父親忍了,只是給人家低聲下氣的道歉,玻璃多少錢我們家賠!

他知道盡管是小孩,打碎玻璃就是不對的。忍一時風平浪靜,以後鄰居還照樣相處,不然,如果僵下去,鄰里之間可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多不好啊

昭君的寬容讓戰爭停止,讓兩國永保安寧;父親的寬容讓夫妻之間相互理解,讓鄰里之間和諧相處,真的是寬容的博大。我們不是常説以和為貴,何為貴?貴在寬容,貴在和諧!

哲理唯美散文:風雨的磨鍊

人們常説現在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但花兒也是各種各樣的:有卑微的;有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有在温室中生長的……在不同環境下生長的花兒,也是不同的。在惡劣的環境下生長的花兒,經受過風吹雨打等種種磨難,雖然環境苦,但是它卻開放得很燦爛。而在温室中生長的花兒,一直備受人們精心的照料、呵護,柔弱地開放着,似乎花朵更美,但是這種花兒若是經受一點風雨,便支持不住,就像一個弱不禁風的孩子一樣,到底是誰笑得最燦爛呢?

我們就像花兒一樣。常常看見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從小備受父母關愛的孩子,到了中學竟然連鞋帶都不會系。而有些缺少父愛、母愛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卻特別強。兩種花兒不正是這兩種人的縮影嗎?

只有在風雨中拼搏,才會開放得最燦爛。

蝴蝶,總是一種美麗的昆蟲。但它的誕生,卻是艱難的。蝴蝶的幼蟲先會成為一個蛹,到了一定時候,它會從蛹中破殼而出,才成為美麗的蝴蝶。

曾經有一位老師上課時給孩子們看一個蝴蝶的蛹。孩子們圍了上去,一邊討論着。那時,蝴蝶正在蛹中掙扎着要鑽出來。孩子們於心不忍,決定幫助蝴蝶。於是他們扎破了蛹,幫助蝴蝶鑽出了蛹。可是不一會兒,蝴蝶一動不動,顯然是死了。孩子們傷心地哭了。老師問怎麼了,孩子們訴説了一切。老師明白了:“蝴蝶想要存活,必須自己努力鑽出蛹啊!”“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在風雨中拼搏之後才能迎來陽光!”

是的,拼搏之後才能迎來陽光!温室中的花兒備受呵護,弱不禁風,自然只能存活在温室中;而在風雨中生長的花兒,一直受到磨難,但它在磨難中與風雨鬥爭着,也就愈發頑強,開得也愈燦爛,蝴蝶在蛹中掙扎的同時,鍛鍊了自己適應外面生活的能力,所以才能在蛹外存活;而受人幫助出蛹的蝴蝶,沒有拼搏,也就無法適應外面的環境,脆弱得無法生存,無法迎來陽光!

陽光總在風雨後。我們不做温室中的花兒,我們要做自己努力鑽出蛹的那隻美麗的彩蝶。不要總抱怨環境的惡劣,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努力拼搏了?我們缺少的也不是沒有惡劣的環境,而是沒有付出,沒有拼搏。

如果,你想做一朵最燦爛的花;如果,你想做一隻自由飛翔的彩蝶,那麼就接受風雨的磨鍊與挑戰,迎來最温暖的陽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08nd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