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風裏雨裏看瑤裏經典散文

風裏雨裏看瑤裏經典散文

走進瑤裏時,天下起了忽大忽小的雨,讓我們一行人遇見了古鎮別樣的秀美和柔情,彷彿走進了唐詩宋詞、走進了戴望舒的《雨巷》、走進了揚州八怪的中國山水畫。

風裏雨裏看瑤裏經典散文

典型的江南初夏天氣,只要下雨,連綿起伏的山巒就會升騰起裊裊的煙霧,如同朦朦朧朧的紗幃淡去遠處黛山的翠色。古鎮建於明清時代的房舍、房舍頂上的馬蹄高牆、房舍的灰瓦青磚和房舍之間石板鋪成的狹長小巷在煙雨中若隱若現,十分幽靜。

瑤裏古鎮依着一條小河的'兩邊而修建,小河邊成排古樹上的葉兒在風雨中搖晃,靜下心時隱隱約約可聽見樹葉的竊竊的對話聲。我們一行人就在雨中帶着濃濃的興致,彳亍在古鎮的街道上、仄巷裏、小橋中,體驗着詩裏畫裏風裏雨裏之瑤裏古鎮的濃濃韻味。

無論是青石鋪成的小街,還是逼仄的古巷,行走其中,能體會到悠長雅韻,但絕無寂寥的感覺,十幾個人手舉十幾把五顏六色花布傘,在雨中的古鎮信馬由韁地行走着,油紙傘的時代過去了,誰也沒有也不用期盼能在這裏邂逅丁香般的姑娘,只是享受煙雨中古鎮中的那份難得的情調和婉約、風雨洗禮中青磚灰瓦的古色古香,洗滌久居鬧市的煩躁,放鬆勞累的身心,融入古鎮風景之中,不經意地我們也成為古鎮中一道風景。

古鎮的路面是用石板或鵝卵石鋪成的,由於鎮上供人進出的幾個街口都很狹窄,古鎮內是無法通行汽車的,因而街面也保護得十完好,青石板和鵝卵石經過雨水沖洗後更是潔淨透亮。由於下雨,雖説是星期天,但遊客並不多,古鎮上的風情自然只能讓幾羣人數不多的遊客去盡情獨享了,當然也包括我們這羣來自湖北的遊人。有那麼一兩次,我不僅與“組織”走散了,甚至與愛人也沒走在一起,一人獨自徜徉在寂靜的小巷,恍惚間頓生一種穿越到明清時期的感覺,眼前的一景一物、一牆一瓦、一門一窗,無不透露着只有在古曲小説中才能讀到的安居樂業景象,不時可見到幾隻被雨水淋透的公雞或母雞,或在樹冠下,或在屋檐下躲雨。所看到的幾羣鴨子似乎並不怕雨水,雖説雨水也濕透了它們的羽毛,可它們依然樂此不疲地在室外裸露的土壤中或小河邊尋找食物,並不時展開羽翼抖落在身上的雨水。甚至在一棟古民居的門口,我看到了一條大狗和一隻小貓偎依在一起。

不是那種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雨,也有暫停的時候,雨停時,小河邊會出現三兩個洗衣女洗滌衣物,這情景自然也讓人想起了唐人“嶺上千峯秀,江邊細草春。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的詩句,但在我看來,那些洗衣女就是西施或王昭君在浣紗,只是離得太遠,也不知水中的那些魚兒是否看見洗衣女的倒影,也忘記了遊弋而漸漸地沉到水底?

古鎮的佈局設計是匠心獨具的,似乎早就知道我們來參觀時會有風雨,因而除了有一座橫卧在小河上面的的風雨橋外,還有幾處亭廊獨立在風雨中等候我們到來。風雨橋上呈現的是一幅祥和的畫圖,我們上橋時,已有幾位鎮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坐在橋邊的長條木凳聊着天、品着茶、走着棋。幾位老奶奶面容都很慈祥,因而我們一行中有人前去與她們合影,老奶奶沒有拒絕,而且很配合。我們也坐到了長條木凳上,與他們融為一個羣體,並與他們聊了起來,他們中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到過九江南昌,最遠只去過景德鎮,雖説老人們有些話我們還聽不大懂,但從他們表情和語氣中,能感受到他們很幸福、很知足、很感謝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領路者。

之後,風雨橋上又陸續來了兩撥遊人,雨也更大了,都在橋上避雨,橋上就顯得更熱鬧了,後來的兩撥遊人中竟有幾個典型的文藝範兒,他們把風雨橋當作舞池,開心地跳起了交誼舞。

雨中游瑤裏,可想象“夜坐聽風,晝眠聽雨”的意境,更能咀嚼現代同事和朋友之間那份濃濃的真實情義。這次我分散在湖北各地的十幾個三十多年前的老同事能相聚在贛東北,得益於汪君的邀約,大家一見面那份親熱的情形讓人分手數日後還回味良久。民諺雲“今世同船前世修”,我不相信有什麼前世後世,只相信今世,今世分散後能在異鄉聚在一起共遊一座迷人的古鎮,是真情使然,是友誼使然,是汪君個人魅力使然,是一行人相同的志趣使然。

記得早晨我們從浮樑縣城出發時,就有過擔憂,怕起風下雨遊瑤裏不得盡興,沒想到游完後,我們不僅十分盡興了,還領略了古鎮另一番美景。人生旅途亦如此,不要認為“天公”不作美,就不想走下去,要相信,只要勇敢地向前走去,就會有驚喜在等着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v743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