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兒女的孝順的情感散文

兒女的孝順的情感散文

我的兩個兒女從小就很乖,很愛父母,更孝順父母。小時候,我們牽着他們的手;長大了,他們挽着我們的臂,別人看了無不羨慕,無不誇讚。曾經有一個女同事對我説:“哎呀,你的兒女對你們多親熱喲!這麼大了,走路還挽着你們的手臂,我的兒子大了,挨都不挨我的邊,真是羨慕啊!”

兒女的孝順的情感散文

現在,兒女們都已成家立業,也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對我們的愛亦是有增無減;對我們的孝順更是與日俱增。每年不管是我們的生日還是節日,除了祝福不斷,還經常為我們買禮物、請聚餐,甚至送紅包。母親節、父親節就更不在話下了。

如今,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給我們買的那些昂貴的服飾、化粧品,送的那些碩大的紅包,一轉眼,也許我就會忘記,因為,我覺得,現在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能力,孝敬一下父母親也未嘗不可,再説,這無意中也是在為他們自己的下一代,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孩子們兒時對父母那一舉一動的孝順,一言一語的關切,卻會讓我深深感動,牢牢記住。

90年代中期,兩個兒女同在省城讀書,女兒念大專,兒子念中專。那時,家庭生活條件也不算寬裕,儘管我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也不過是那點工資在打轉轉。為了儘量不讓孩子們吃苦,每個月分別給他們的伙食費,也就是200來元左右,可是,孩子們卻常常要從自己那微薄的伙食費中省下錢來,為我和他爸的生日,送上一份禮物。

女兒曾經給我買的一雙墨綠色羊皮手套,其製作精細,美觀漂亮,那時候就要60元錢一雙;給我買的那件春竹牌開身羊毛衫就花了168元錢;還有給她爸買的羊毛圍巾、禮帽等等,都是我們從未捨得買過,更未捨得穿過、用過的高檔品。

拿着那些高檔禮物,我不知女兒要從多少個月的伙食費裏,才能摳出這些錢來。

一次,我到學校去看望女兒,女兒同寢室的室友告訴我,説我女兒最怕發胖,基本上餐餐都是端的蔬菜、豆乾子吃,很少端過葷菜,哪怕是別人認為最好吃的炒雞、燒鴨,她都説不喜歡吃。我聽了之後,心裏立刻明白了,原來,女兒就是這樣把錢省下來的。

每次接到女兒送給我的禮物,雖然知道是女兒的一片孝心,但想到她平時從伙食費中東省西省,左摳右摳,我總是於心不忍,免不了要不領情地責備她一番。那時,女兒還只有十幾歲,她通情達理,善解人意地對我説:“媽,因為你和爸平時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所以,我才要捨得給你們買一點好的東西。”並説:“待我以後參加工作了,還要給你們買更高級的。”

在省城讀了幾年書,別的同學忙着給自己買這、買那,女兒卻一樣東西都捨不得給自己買。女兒對父母的這番孝心,熱乎乎地温暖着我的心。

相對而言,兒子花錢不會那麼節儉,加上身邊又有一些家庭條件較困難的好朋友,出於哥們義氣,兒子免不了要時不時出手幫助一下,今天請這位吃個早餐,明天邀那位吃箇中飯,所以,每個月的伙食費,往往在當月的上旬,基本上就要花去一大半。然而,到了月尾就只有緊巴巴地窮對付,有時,一天吃兩餐;有時,整天餓肚子,也不敢問我們再要。兒子參加工作後,一次談到他在學校讀書的有趣故事時,樂呵呵地對我説:“那時候,實在餓起來了,就泡上一杯板藍根沖劑當糖水喝,也就覺得不餓了。”

儘管如此,兒子卻忘不了擠點錢出來,給我們的生日買上一份禮物或一些好吃的東西。

記得兒子上中專二年級時,一天夜深了,他還坐着火車從省城趕回家來。只見他一隻手提着一盒生日蛋糕,另一隻手提着一盒中秋月餅,興匆匆地一進家門就對我説:“媽媽生日快樂!”那天是我的生日,離中秋節不遠。

見兒子回來了,我高興得合不攏嘴,驚喜地從兒子手中接過東西急忙問:“兒子,你們學校今天放假?”

“沒有放假,我看媽媽今天生日,所以就回來了,明天還要趕到學校去上課。”兒子笑着對我説。同時,還告訴我,他下午一放學,就去買了東西直奔火車站,連車票都沒來得及買,就匆忙從車站後門進站上了車。

聽兒子這麼一説,我又是高興又是心疼,高興的是兒子對我的這番孝心;心疼的是兒子連夜的奔忙。第二天,天還沒亮,兒子又坐上火車趕回了學校。

現在,孩子們大了,心裏牽掛的除了自己的小家,對父母仍然是一往情深。他們無論在外面吃了什麼新鮮的、珍貴的東西,都會想到買些回來給我們嚐嚐,或邀我們到那裏去吃。特別是女兒在這方面更細心、更執着,常常請我和她爸今天到這個飯店嘗新,明天到那個酒家品鮮,什麼野味、海鮮,甚至,連那些少見的,説蛋白質含量很高的蠶蛹,她都帶我們去嘗過。

説起來,我這個人也許是生得賤,孩子們越是讓我吃得太好,我心裏越是不安,越會想起自己逝去的父母親,當然,這些話可不能對孩子們説,我不想,更不希望誤導孩子們什麼都不敢去嘗試。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老停留在原地。孩子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他們的福氣;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更是我們所盼望的,該欣慰的。

今年母親節,兒子在山東掛職鍛鍊,在緊張的學習中,都沒有忘記母親節。清早七點多鐘,兒子就打電話回來給我説:“祝媽媽‘母親節’快樂!”我聽了之後,心裏比送給我任何貴重的禮物都高興。同時,在家的兒媳還為我買了高級化粧品,女兒女婿在母親節前,早就為我買好了高檔的真絲連衣裙和高級食品。

其實,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我並不看重,我們每月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來源,再者,説句不識好歹的話,吃的,給買貴了,我們不捨得吃,儲放那裏變質;穿的,買貴了,當家人誰老是穿着那麼高檔的服飾忙乎,也只有放在那裏壓箱子。我們最看重的就是孩子們的那份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俗話説“好話一句暖人心”,有時,一句親切的問候,心裏覺得比蜜還甜;一個小小的舉動,遠比那些高級物質更感人。

記得幾年前,兒媳懷着孫子在肚子裏,為了給媳婦補充鈣質,兒子買了個豆漿機,自打豆漿。一天晚上已是八九點鐘了,兒子打電話過來説:“媽,我們打了幾杯豆漿,挺新鮮的,挺好喝的,等下送一杯過來給您和爸爸嘗一嘗。”

不一會兒,兒子和媳婦過來了,我開門一看,見兩人手上並沒有端什麼豆漿,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問。

進了門之後,只見兒子解開穿在身上的棉睡衣,從懷裏拿出用樂扣水壺裝着的一瓶豆漿。那時正值冬天,外面天寒地凍,北風凜冽,我看了笑着説:“呵呵,還揣在懷裏,那麼寶貝。”兒子笑嘻嘻地説:“嘻嘻,保温。冷了就不好喝了。”兒子一句簡單、樸實的話語使我深受感動。

俗話説“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想到外面那寒冷的.冬天,看到眼前這一杯揣在懷裏的豆漿,兒子對父母的心,是那麼的細;對父母的情,是那麼的真。這小小的,並不起眼的舉動,這平常而又質樸的語言,比起那一杯熱豆漿,更甜,更能温暖我的心。

過去的苦和累,換來了今天的樂和甜。兒女們生在新時代,長在紅旗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靈,具有一種善良的情懷,這不光是與家庭環境和學校老師的教育有關,更重要的是當今社會主義社會,所實施的文明禮儀教育方法得當。

常説,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於個人來説,具備文明素質是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看到兒女們對父母的孝順,對父母的關愛,我也看到了國家的美好未來,看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遠大前程,這一系列的感慨悟,讓我覺得如同錦上添花,給我老兩口當下所擁有的快樂生活,增添了更加幸福的色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qv4m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