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歷久彌新的感動散文

歷久彌新的感動散文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宮殿,可能要被火燒掉,肚子裏文化,水淹不掉,火燒不掉,誰都拿不走。

歷久彌新的感動散文

這句話是我父親説的。

我父親是個農民,只讀過一年私塾,又長期不用,後來基本上都還給了先生。可以説,我父親是個沒文化的人,識字十分有限,看不完一張報紙。但知識和智慧是兩回事,能夠説出這麼樸素又真切的人生體悟,説明父親也許是有慧根的。

1978年春節,我初中到了最後一學期,在我看來也是我人生求知途中的最後一站。在那個政治掛帥的年月,讀高中是組織推薦的,而且名額十分有限。我家成份不好,父親是“反革命”,外公是地主,爺爺是個基督徒,頭上戴着三頂“大黑帽子”,可以説“高中之門”已對我徹底關閉。所以,上了初中我就沒有好好讀過書,心想反正上不了高中,就破罐子破摔,以至成績很差。1977年底,國家恢復高考,父親覺得來年上高中可能也會變政策:結束推薦,恢復考試。於是他開始關心我的學習,鼓勵我好好讀書。這句話就是父親為鼓勵我好好讀書專門對我説的。

在鄉下,大人和孩子間平時交流其實很少,在我印象中,這是父親第一次找我聊天,時間是這年春節的最後一天,第二天就開學了,我要去讀初中的最後一學期書——可能也是我一生的最後一學期。這次談話父親顯然做了準備,並賦予了一定形式,專門把我叫出門,去了幾公里外的一所高中,也就是我後來讀高中的'地方。我們圍着學校圍牆走,一邊走,父親一邊開導我,虛虛實實,深深淺淺,説了很多,其中就有這句話。我永遠記住了這句話,既是因為這句話的道理一下子被我領會了,也是因為這句話對父親來説太華麗,太哲理,太知識分子,簡直不像他説的話。

我後來想,為了這句話,父親也許想了幾個通宵,也許討教了某位老師,也許是挖空心思後“靈感突發”。總之,這句話以其特殊的形式和內涵深深打動了我,並以其異常華麗的色彩和哲理深度永遠烙在了我心裏,成了我人生接受的第一個“哲理”,第一句“名言”。改變一個人有時候就是一句話,一夜之間,一念之間。當我帶着這句話去上學後,我變了,我像換了一個人,至少是換了一顆心靈,換了一台“發動機”。那年,我們全校兩個畢業班,總共98名同學,只有五人考上高中,我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折,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這裏起步的。今天,讀書對我來説已經完全不是為了迎接什麼考試,但我依然痴迷讀書。我滿足於讓文字來滋潤我,我生活在文字築造的虛擬的世界裏,心安理得,其樂無窮。我想,這與父親這句話長期埋在我心中是分不開的。父親送我這句話,其實是給了我一個世界,一個支點,讓我時時心有磐石和靈犀,對這個日益喧囂、物化的世界保持了一種應有的距離和警惕。所以,它給我的感動一直延綿至今,歷久彌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o8nm2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