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精品】散文的作文錦集10篇

【精品】散文的作文錦集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散文的作文錦集10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西湖是遠近聞名的風景區,它一年四季景人,湖水碧綠,周圍還有許多名勝古蹟。西湖邊的荷花更是美不勝收,每到夏天,荷花就陸續開放,有豔紅色的,像一團熊熊烈火;有雪白的,像一位白衣少女;有淡粉的;像一個害羞的女孩。五顏六色,真是美極了!這麼多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潔白如雪;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芬芳迷人;有的杆兒挺得直直的,真像美麗的女軍人!

遊客們看到這樣的景色,不禁被吸引了,怪不得那麼多詩句中都寫有西湖的荷花呢!

看!這就是西湖的荷花,這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無論從多麼髒的泥土中出來,它還是那麼美麗鮮豔!歲寒三友-松竹梅

你知道鬆、竹、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我來告訴你。

松樹是在冬季的時候不會枯萎,長得非常挺拔。竹子在冬季的時候會長出冬筍,而除了鬆、梅以外別的植物都已經只剩下了枯乾,可它還在成長。而梅花卻在冬季盛開,儘管其他的植物因為寒冷,花兒都已經凋謝了,等到了春天別的花開的時候,梅樹卻早已經結滿了很多很多的小梅子了。

在其他的植物都凋零的時候,鬆、竹、梅都在最寒冷的季節成長。它們體現的是一種堅忍不拔的性格。這也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散文的作文 篇2

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疼。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母愛就是那一枝蒲公英,它灑在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母愛隨處可見,母愛如影隨行,任你走到天涯又有誰又有誰能走出母親那小小的心呢?

一次,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偉大的母愛。我心想:母愛、母愛是什麼呢?母親的愛又給誰呢?我跑回家,打開電腦。開始查母愛,作文,可是怎麼也查不到。是有關於母愛的作文,可是都是寫自己的媽媽。

後來,媽媽説:“張婷,還沒吃吧,快下來吃飯啦。我沒應媽媽。媽媽就又喊了許多下,我急了,説:“不吃。媽媽又説:“怎麼能不吃飯呢,不吃會餓的,快下來。我還是説不吃。媽媽就把飯碗端到樓上了。説:“快吃吧!看看我給你做了什麼。我聽見了,又覺的是有點餓的。轉身一看,啊!原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喜歡吃的拉麪,還是辣的呢。可是,我沒查到資料,還是沒吃,就説:“先放在那裏,我等會會去吃的。媽媽又説:“等會再吃是會冷掉的,還是現在吃吧!”我説:“如果,我沒查到的話是不會吃的,你再不下去,我就永遠不吃了。説完,媽媽就説:“好吧我走了。

然後,我找到與我今天媽媽給我送面給我吃的作文,我開心極了,我又看了看題目,啊,是母愛誒。我心想:“我不用去查母愛的作文的資料了,母愛就在我們生活中,母親,對我們做的每一件是都是為了我們、都是母愛。我由此想到,我為什麼不可以寫今天媽媽給我送面的作文呢?於是,我把電腦關了,把作文簿拿與圓珠筆拿了出來,開始寫《偉大的母愛》了。第二天,老師看了我的作文,説:“你的作文寫的不錯,來讀給大家聽聽。當時我太高興了,充滿自信、響亮的讀出來給同學聽。

母愛是純潔的,它是一顆心靈的種子;

母愛是美好的,它在萬罐蜂蜜裏最甜的;

母愛是温暖的,它是萬道金光裏最亮的;

母愛是千方白態的,它有一切力量是時刻鼓舞你;

問世間母愛為何物,只教為人父母才知曉。

母愛是蒲公英,這蒲公英的種子灑向了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母親我永遠愛你,你的身體撐起了我人生的整個藍天;謝謝你我的母親!”

散文的作文 篇3

童年,

是我所擁有的

一個無比快樂的時光。在那裏藴藏着,

數不盡的歡樂和美好……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是流逝的歲月,

帶走了童年的歡聲笑語。現在,讓我們開啟,記憶的心扉,

去尋找我們那美好的童年。還記得,

在母親懷裏的,

可愛的我是那樣的無憂無慮。不要忘了,

是母親那寬大的雙臂,成為我快樂的搖籃!還記得,

當我勇敢的邁出,

第一步的時候。

不要忘了,

是他們的鼓勵,

才讓我有了前進的動力!……

童年啊——童年,

你為何,

來的匆匆,去的匆匆。

讓年幼的我,只留下回憶的時光和自豪的訴説……

童年啊——我那永久走遠的童年!

散文的作文 篇4

都説母愛如水。的確如此,像長江、黃河發源地的小溪一般。若隱若現、源源不斷的流淌。

小時候,媽媽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每天放學歸來,總是看到媽媽淡淡的一笑與風吹起她發的樣子。

早晨,媽媽哄我起牀,親暱的叫我,然後用飯勺輕輕的餵我吃飯。午後,陽光明媚。媽媽在窗台上為我洗頭。我頂滿頭的泡泡,與媽媽嬉戲。晚上,黃昏的燈下媽媽為我縫補書包。希望書包能承載更多的重量,所以她縫進了母愛。

但是,隨時光的流逝。黑髮變成了白髮,短髮變成了長髮。我也越來越不懂媽媽。

那天,夕陽的餘暉籠罩大地,葱蘢的`樹木斜映在崎嶇不平的小路上。到家了,沒有看到母親在等我放學。推開屋門,看見桌上放一束蘭花。我猛地想起那天媽媽在房間裏偷偷的給班主任打電話,她一定知道了我學習退步。但她為什麼……不解沖走了我的理智,我隨手將花瓶打翻在地上。素白色的花瓶,一片片、一塊塊地尖尖利利的撒了一地。還沒等從廚房走出來的媽媽解釋半句,我就用力的關上了門,偌大的客廳,只留下了媽媽一人。

隨手翻開了手中的日曆,天哪!今天竟然是我的生日。我終於明白了,那一束蘭花是最真城的鼓勵與忠摯的祝願。打開房門,看到了媽媽埋頭清掃碎片。意思銀白色的光澤在我的眼前閃過,蘭花上的一滴淚從指尖流到了心底……

當小樹成長時老樹已枯萎,當新葉吐芽時老葉已枯萎。即使我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那顆心,那愛之源泉!

散文的作文 篇5

在旅途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其實人生就像一場旅途,一場看似漫長。

其實短暫的旅途。它中途會出現奇蹟,意外。一切酸甜苦辣的事情,只要我們細心留意了,都會是精彩美妙的巧遇。

人生會是我們生命中最美麗,最豐富的旅行。生命的列車帶着我們駛過風風雨雨,只要我們經歷過了,列車的另一頭一定會出現彩虹陽光。從我們誕生到這世間時,這便是旅途的開始。這一場旅途可不會永遠輕鬆自在,我們總會攀爬一座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峯。有時還會遇到“難上加難”,爬行在陡峭的山坡上,有時抬頭一望,山上好幾塊巨石翻滾而下。而這時,我們最不能驚恐,必須冷靜地想出辦法避過那些會壓得人透不過氣的巨石。這場旅途總是不能不勞而獲,想要勝利,我們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當我們爬上頂峯時,即使身體精疲力盡,我們還是會感到欣慰,因為山上美麗的風景是我們經歷過困難和用汗水得來的。

當我們再往山下望時,那些因為放棄風景而被巨石壓倒在地的人時,我們是否感到自己也是幸運兒呢?

當然,旅途也會有輕鬆的時刻。當我們親身經歷過風雨後,陽光是會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時我們便可以享受它帶來的精彩。人生的某種機會就像旅途中一瞬間的美妙,我們應該不要再三顧慮,而是伸手把它牢牢握緊。即使結果不如人意,我們畢竟還是嘗試過,擁有過,這樣也無怨無悔了。人生的一些緣分就像旅途中巧遇的景物一樣,應該去追求這緣分。緣分是不會等我們的,不要等它離去時,我們才來後悔當時的愚蠢。

散文的作文 篇6

生命,它如同一朵花,它只能開放一次,我們應該小心地捧起它,珍愛它,讓它在繁雜的世界裏,開得更美麗,更有意義。

——-——題記

執著於生命

靈敏的小貓以飛快的速度去追趕那隻驚恐萬分的老鼠:勤勞的螞蟻正在不停地積攢食物:大樹也在不斷地向四周蔓延自己的根鬚……這就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我們不能一味地同情老鼠而貶低小貓,也不能因為螞蟻體力單薄而不屑一顧,更不能因為大樹費勁徒勞而嘲諷他,因為他們都在以不同的式執著於生命。

浪費生命

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有些人痛哭流淚,有些人一蹶不振,甚至有些人會跳樓自殺……

其實我們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不應該把想法和打算都放棄了,因為在你極端灰心失望的時候,生命正在一天天地消失,它不售來回車票。一旦動身了,絕不再復返。在茫茫人海之中,富人埋怨財富太少了,窮人哀歎家境不佳,其實在太多的不同中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們都擁有大自然的厚賜,擁有生命的黃金。我們絕不能將其浪費掉。

生活中的悲劇

在報紙中,我曾看到這樣一則令人傷心的報道:北京一所小學裏,一個小朋友從樓梯上掉下來摔死了。原因是這個小朋友,下課時沒有按學校的規定靠右走下樓,而是爬上樓梯的扶手往樓下滑,在滑了一層後摔了下去,就這樣,這個還不到10歲的小男孩,永遠地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令父母、老師、同學悲痛萬分。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如同劃破天空的流星一樣轉眼即逝,是那麼短暫,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備加地珍愛它,否則,一不小心各種危險就會威及我們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生命的思索

靜心思考:人的幸福是什麼?答案很清楚:平平安安就是幸福!

同學們,想想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想想培養、教育我們的老師,想想我們可愛的祖國和如此多彩多姿的世界,我們能不愛自己的生命嗎?

同學們,我相信你們都有自己的理想,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希望。可是如果沒有生命的平安,這一切還能實現嗎?

請記住:生命如同一朵花,它只能開放一次,我們應該小心地捧起它、珍愛它,讓它在繁雜的世界裏,開得更美麗,更有意義。

散文的作文 篇7

春天的顏色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人們愛歌唱春天。

因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總彙。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與的。它輕輕地呼喚大地、悄悄地滋潤大地。它們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流入了江河湖海。

春天的風與雨總是結伴而行的。早春,帶點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説得多好啊!但又何止一個“綠”字呢?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遍野的野花睜開了眼,一朵、兩朵;一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紅的、黃的、藍的……五彩繽紛的海洋,煩心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與信心。

要想飽覽春天最濃的顏色,莫過於去看湖水了。朱自清先生曾寫過梅花潭的綠,深得甚至有些微微發藍。那是集葉片、草尖與天空為一體的顏色。在明澈、純淨、綠色的湖水中,無數條小魚在暢遊。

春天的綠是十分清新誘人的,但春天絕不僅僅限於綠色。可以説,任何一個季節都沒有春天的色彩繽紛,任何一種顏料都不可能把春天的所有顏色繪出。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麼天空也是五顏六色的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飛昇,多麼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春天,增添春天的色彩嗎?

如果你俯下身子仔細審查,你會發現在悦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你也許會歎息:“真是美中不足啊!”可是,剝去衰草枯黃的冬衣,你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裏面竟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孕育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麼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是稚嫩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是如絲的細雨密密地編織;是輕輕的微風輕撫。盡情地享受春的色彩的愉悦的人們啊,你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麼呢?

散文的作文 篇8

在上三年級前,每天總會坐在大榕樹樹陰下,讀楊紅櫻寫的校園小説.可是,三年級之後,作業和學習的時間多了,所以看書的時間也少了.但是,讀楊紅櫻阿姨的小説仍是我無法割捨的愛好.

一次體育課上,我偶然找回了以前那種悠閒讀書的時光.那節課,我們跑完操場,便做自由活動.我拿起楊紅櫻阿姨的《能味出孩子味的烏龜》,尋找着看書的好地方.

一陣風把我的目光帶向了田園樂的榕樹陰下,我懷念起以前那悠閒的日子.於是,便很快吹去灰塵,坐了下來,打開了書的大門.

楊紅櫻阿姨寫的書,似乎有一條祕密通道,把我帶進了書本中.讀了龜背上那譯出來的甲骨文,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以前我們擁有美好的時光,而現在,只剩下回憶和懷念.因為,大人們以愛的名義,強迫我們看沒有兒童色彩的文字,使我們失去了讀他們所謂的”閒書”的時光.

末了,書中的烏龜在我的心中,似乎有了他的地方,就一定有真正的孩子,一定有每天可以自由讀書的孩子.哎,書看完了,我的心似乎還在是書中.

啊,真懷念悠閒讀書的日子呀!

散文的作文 篇9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這個想法,於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家門,來到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温柔、温暖,周圍的空氣充滿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着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花的,那一朵朵的花,從樹叢間鑽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一點點紫色的小花蕊,彷彿是在説,春天到,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着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裏,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散文的作文 篇10

一月,下大雪。

雪靜靜地下着。果園一片白。聽不到一點聲音。

葡萄睡在鋪着白雪的窖裏。

二月裏刮春風。

立春後,要刮四十八天“擺條風”。風擺動樹的枝條,樹醒,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樹枝軟。樹綠。雪化,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裏,長出茵陳蒿。碧綠。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鍬一鍬挖開。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來,烏黑的。有的梢頭已經綻開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蒼白的小葉。它已經等不及。

把葡萄藤拉出來,放在鬆鬆的濕土上。

不大一會,小葉就變顏色,葉邊發紅——又不大一會,綠。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備料。把立柱、橫樑、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楊木的、樺木的,按照樹棵大小,分別堆放在旁邊。立柱有湯碗口粗的、飯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豎柱。然後搭橫樑,用粗鐵絲緊後搭小棍,用細鐵絲縛住。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裏趴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地伸開,扇面似地伸開。然後,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後面,距主幹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裏面。葡萄上大糞,不用稀釋,就這樣把原汁大糞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夠。四月,澆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築成壟,就成一個池子。池裏放滿水。葡萄園裏水氣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口哀!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裏面是一根一根細小的導管。這一點,中國的古人早就發現。《圖經》雲:“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對的。葡萄成熟,就不能再澆水。,再澆,果粒就會漲破。“中空相通”卻是很準確的。澆水,不大一會,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地拼命往上嘬。澆過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

是一種什麼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肥,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幾根根枯藤,幾天功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裏澆幾擔水就得,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的。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功夫,就抽出好長的一節的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不結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葡萄打條,也用不着什麼技巧,一個人就能幹,拿起樹剪,劈劈啦啦,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就得。一鉸,一地的長着新葉的條。

葡萄的卷鬚,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麼樹木上。現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就一點用也沒有。卷鬚這東西最耗養分,——凡是作物,都是優先把養分輸送到頂端,因此,長出來就給它掐,長出來就給它掐。

葡萄的卷鬚有一點淡淡的甜味。這東西如果醃成鹹菜,大概不難吃。

五月中下旬,果樹開花。果園,美極。梨樹開花,蘋果樹開花,葡萄也開花。

都説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麼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説葡萄不開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顏色淡黃微綠,不鑽進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開花期很短。很快,就結出綠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澆水、噴藥、打條、掐須。

葡萄粒長一點,一顆一顆,像綠玻璃料做的紐子。硬的。

葡萄不招蟲。葡萄會生病,所以要經常噴波爾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蟲;梨,梨有梨食心蟲。葡萄不用疏蟲果。——果園每年疏蟲果是要費很多工的。蟲果沒有用,黑黑的一個半乾的球,可是它耗養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七月,葡萄“膨大”。

掐須、打條、噴藥,大大地澆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銨。在原來施糞肥的溝裏撒上硫銨。然後,就把溝填平,把硫銨封在裏面。

漢朝是不會追這次肥的,漢朝沒有硫銨。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裏是把畫家的術語借用來。不是的。這是果農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説文解字》裏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豔全都沒有,它們蒙上一層藍兮兮、白糊糊的東西,成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幹。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它。過不兩天,就下葡萄。

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裏。果筐滿,蓋上蓋,要一個棒小夥子跳上去蹦兩下,用麻筋縫的筐蓋。——新下的果子,不怕壓,它很結實.壓不壞。倒怕是裝不緊,逛裏逛當的。那,

來回一晃悠,全得爛!葡萄裝上車,走。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九月的果園像一個生過孩子的少婦,寧靜、幸福,而慵懶。我們還給葡萄噴一次波爾多液。哦,下果子,就不管?人,總不能這樣無情無義吧。

十月,我們有別的農活。我們要去割稻子。葡萄,你願意怎麼長,就怎麼長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來。檢查一下,還能再用的,擱在一邊。糟朽的,只好燒火。立柱、橫樑、小棍,分別堆垛起來。

剪葡萄條。乾脆得很,除老條,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一個大禿子。

剪下的葡萄條,挑有三個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長的一截,捆起來,放在屋裏,準備明春插條。

其餘的,連枝帶葉,都用竹笤帚掃成一堆,裝走。葡萄園光禿禿。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人窖。

這是個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來。要埋得很厚實。外面要用鐵鍬拍平。這個活不能馬虎。都要經過驗收,才給記工。

葡萄窖,一個一個長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風一吹,土色發白。

這真是一年的冬景。熱熱鬧鬧的果園,現在什麼顏色都沒有。眼界空闊,一覽無餘,只剩下發白的黃土。

下雪。我們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檢查葡萄窖,扛着鐵鍬。

一到冬天,要檢查幾次。不是怕別的,怕老鼠打洞。葡萄窖裏很暖和,老鼠愛往這裏面鑽。它倒是暖和,咱們的葡萄可就受冷啦!

標籤: 散文 錦集 精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o0jl4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