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四篇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散文的作文四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在林語堂的閒談散文中,我們讀到了自我,從他的漫不經心,語而不論和厚實平易的閒談中,我們看到很高的知識文化含量、超越的觀念、過人的智慧以及較為恬淡的心境、閒情逸致的濃濃的生活趣味,融成了林語堂閒談散文的整體風貌。

林語堂為文一生,獨尊“閒談體”,一個“閒”字標榜了它的情調,一個“談”字表明瞭它與讀者的關係,與20世紀中國文學中另外兩類文體即啟蒙式與自語式鼎足而立。林語堂也許算不上特別偉大,但他在百年文學史上獨具一格,而獨特本身就是一種貢獻,不可重複本身就有一種永久的生命力。

林語堂的閒談散文內容豐富,識見卓著、極見靈氣,才氣橫流、心態平正、語言優美,如一桌滿漢全席可令人盡情欣賞和品味。越是到了人生的中年和晚年,這種文體越是受到歡迎,因為它包含了人生成熟的智慧,那是看透一切表面的浮華,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之後,產生的一種自信、雍容、平淡和寧靜的心情。在這方面,林語堂圓熟的閒談散文會給人教益良多,也會令人終生受益的。

最後,筆者引用美國波士頓西門斯學院圖書館學專家安德森對林語堂有一段這樣的讚詞作結:“他一身融匯了東西的智慧。只要將他的著作讀上數頁,誰也會覺得與高人雅士相接,智者之言,親切有味。其思想合理中節,謙虛而寬容,開朗而友善,熱情而明智。其風度,其氣質,古之仁人,不能過也。其寫作著述,機智而優美,巧慧而閒適,不論涉及人生哪方面,莫不如此。於人生則因林見樹,由大識小,辨別重輕,洞悉本末。若尋一詞足以形容林氏,只有‘學養”一詞。若謂文化人中之龍鳳,林氏當之無愧也。”

筆者很清楚、很明白,用自己侷限去讀林語堂閒談散文的豐富,很難“論”出他的千姿百態。僅僅想從“我”的冰山一角,道出一點寒,讀出千萬個林語堂中的“我”那獨有的一個。

讀是體驗,感是收穫,思是觸動,悟才是智慧的果子。用感性去讀,用理性去感,用智慧去悟,想必這樣讀林語堂才會通達,也應該是最閒適不過的。

散文的作文 篇2

風,呼呼地颳着。

枝頭的枯葉,沙沙地響着。

雪,悄無聲息地來了。

雪像一些小天使降臨人間,它們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在天空中轉圈,飛舞;在天空中玩笑嬉戲;在天空中施展魔法;在天空中播種潔白的雪的種子……

樹葉上結冰了,它的響聲不只有“沙、沙、沙”了,還有“叮鈴鈴,叮鈴鈴”,看上去真像一串串風鈴。

我們學校有幾株高大、粗壯的松樹。大雪過後,樹上掛滿了冰凌,再鋪上一層鵝毛般潔白、柔軟的雪,如果再加些裝飾品之類的東西,可能看起來真有點像聖誕樹了。

遠看校園,校園內外一片潔白,真像一個白色的、潔白的童話城堡。

近看校園,校內一片生機,同學們有的在看雪景,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雪地穿梭,留下一串串跳動的音符……

陽光透過葉子。葉子上那還未融化的冰塊,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五彩的光,是那樣耀眼,那樣美麗,那樣五光十色,那樣光芒四射。

下大雪雖然給出行帶來不便,但是,下大雪,下出的景色很美,它也帶給我們無窮的快樂。

散文的作文 篇3

這是我20xx年的第一篇日誌,安逸的假期在我的慵懶中溜走。咋暖還寒好個冷,風還是那麼硬朗。帶着一顆熱切的心出行,有個地方讓我歸心似箭,那是親情的誘惑。往北走給我浪漫,那是燈的魅力。有愛陪伴在身邊融化啦冬的冷漠,列車疾駛平原,穿過山洞隧道,在氣笛的回聲中我心飛翔。飛翔在燈的十里長街,閲讀那花好月圓的章章節節,等待一場元宵的盛宴,在柔軟的記憶中植下幸福的思緒。

又一個月圓之日向我們走來,正月十五,一個家家開懷歡樂的日子。親情元宵節,它永遠是那麼温馨,那麼青葱,那麼鮮活,那麼盛情。元宵節一個燈的炫彩,一個紅的光帶,一個幸福的團圓。它把人間的美好傳遞,它把友情、親情、愛情凝聚。我感歎着這個有兩千年曆史的燈的節日,人們在虔誠的繼承光大,在年輪的光圈裏,把它延續的紅紅火火、精彩分層。在它的繽紛妖嬈裏,體現着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不得不讓中華民族的子孫為偉大的國度而驕傲。淵源的歷史,璀璨的文化,徜徉在元宵節的神采世界裏,再翻出那古老的傳奇,傾聽來自千年的詩歌,那悠悠之音來自於腳下的大地,來自於茫茫的滄海橫流,來自於殘葉落盡的枝頭來自於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旅。當抹去歲月的浮塵,走進20xx的日曆依然是那麼燦然,耀眼得醉心醉魂,只因為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百姓的快樂之日,團圓之夜。

一個節日就是一場繁華的記憶,今宵的記憶依然留在啦北方的北方,那兒真的很冷,一張張燈的照片還在發散着襲人的寒氣,我欣賞着。拽回思緒走在元宵節的古道上,捧讀着那一盞盞燈的詩章,穿越時空,編輯有關這個節日的故事,在現實與傳説中,在思想和虛構中,咀嚼着元宵節的原汁原味,鍾情於從古自今元宵節帶來的那份美好與祝福。“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隋煬帝的一首詩一展隋代燈樹的風貌,我仰視啦一棵聳入雲天形同大樹的巨型彩燈,在它旁逸斜出的枝幹上垂下千條流光,就像天上的流星雨,那搖曳的燈火與星星輝映,在燈火的霓光中,雀躍着春的激情,美好的心願隨着燈樹飛入碧霄,叩響月宮的拱門,求得嫦娥千里共嬋娟的的美好祝福,在隋代的燈樹上,掛上我會心的微笑。我提着隋帝賞賜的一枝燈丫,走進啦盛唐的踏歌。城門外已是紅霞映天,長安城內已是燈火華燦。這裏的元宵節,皇城已是歌舞昇平,樂聲醉人,萬盞彩燈已把長安城裝扮得明如白晝。天壤相接,燈星互耀,百姓歡騰,笑顏綻放。我穿梭於這萬頭傳動的人山人海,觀一盞盞奇燈異彩,賞一處處夜遊的美景,迴應着黃髮熱情地問好,牽挈着垂髫活潑的嬉戲。換一身唐裝舞霓裳,提一盞唐燈來踏歌,此時我早已忘記荀荀是千年後20xx年的一女子,再也走不出那“誰家見月不來坐,何處聞燈不來看。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隘通衢。”的盛唐仙境。四十里燈光璀璨,躋身於摩肩接踵的人羣,憑着我的聰明睿智,去揭曉一個個燈謎。迎來啦宋人的羨慕的眼光,在耀眼的燈輝裏,我綻放着現代人的驕傲,讓一個個秀才舉人拜倒在現代文明的腳下。我為宋代元宵節猜燈謎的創舉而助威。最終我還是情不自禁的痴迷在辛棄疾的千古佳詩“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繞過元代高聳入雲的燈塔,“拔地燒空空炬長,炫龍桂影照穹蒼,七層火樹雲生暖,九曲神珠夜吐光。”它的偉岸之軀光芒萬丈,讓我留戀。穿過那明朝萬家燈火的華燈萬點,在通明的街道上,欣賞着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傑作——元宵節裏的冰燈。可謂是炫彩奪目,晶瑩剔透。再也收不住腳步,駐足於明代大畫家唐寅的府前,“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美詩盛景,讓我把一個深情的讚許留在啦這條遠古的街道。我激動在清代的萬民之樂的元宵燈展裏,好一個清代的乾隆盛世,萬蒼歡騰。來自民間五彩繽紛的各式彩燈,都是人們的秀手佳作。“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得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裏看。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我精贊這民族的智慧,我驕傲着勞動者的雙手。我沉浸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感慨之中。那一盞盞燈火永遠是古老民族人民心中的希望,正是這燃起的希望,才讓我們的祖先在千辛萬苦的跋涉中,在艱難的世世中,從遙遠的古道上一步步走來。這一路之上,他們憑着頑強的民族精神,開創着一個個偉大的紀元,做出啦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創舉。又在血脈的繁衍中,延續啦一個個家族,前仆後繼,風雨無阻,終於讓一個偉大的民族,頂天立地的屹立於地球之上,世界之巔。

夜深,詩詞煙花伴我激情無眠。這多情的元宵節,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聖燈,把我們美麗的生活裝扮得絢爛多彩,婆娑旖旎。把每年的新春盛典推向情更濃,愛最深,景尤美的最高境界。讓人在佳節的親情裏,享受着最美好的真情盛意。縱然有生活中的煩惱,也被這紅色的海洋淹沒。縱然有無盡的相思,也被這燈的色彩迷戀。縱然有太多的坎坷,也被這希望之光牽引。縱然有無奈的聚散離合,也被這燈豔的妖嬈愉悦。把太多太多的情感珍藏在這一刻,在忙碌的一年裏一點點的品嚐,帶給人們別樣的風情萬種。撩開窗紗,遙望那屬於十五的一輪明月,在這紫色的夜裏,我的心情在靜謐裏悄然悸動。那來自心靈裏的一份激動,不知道偏愛啦哪一個方向,也許還沒有從闌珊裏走出,在斑駁陸離的夜幕下那綴滿五光十色的空間,那星河璀璨的天空,讓我迷失啦思的歸路。在這個多情的元宵節裏,迷失啦自己,都因佳節太濃情,痴顛啦多情的有情人。都因元宵太魅力醉倒啦鍾情這火樹銀花的墨香之筆。今夜,我為這盛典的元宵節讚美,我為這有情有義的佳日動情,帶着我思緒的豐翼讓心飛翔。在這個承上啟下的元宵節裏,在一個“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的告別中,翻過昨日的日曆,續寫又一個新春的未來。在新春落地娃娃的臉上,捕捉新的靈感,在新春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的衣裙上寫滿新的篇章。在新春健壯青年的臂膀上,挽起一個新的自我。於是我感動在此刻,當最後一束煙花和春節做着最後告別的時後,我落筆20xx情繫元宵節。

散文的作文 篇4

晨風中醒來,遇見陽光,有融融的暖意拂過心上,旖旎過臉龐,如一片花瓣的`馨香,輕輕吻落昨夜的彷徨。寫過的字,早已晾曬好了在青草茵茵的河牀,無需清點,那些鮮活的詞章,正攀爬上蝴蝶的翅膀,成羣結隊的飛往你的方向。

情意,是水邊的一朵鈴蘭香,從不需要隱藏,只隨着風訊在流年裏生長,那些漫過心湖的渴望,不為要你迎合,你只需懂得,每一次虔誠的敍述,都將載入生命的樂章。

心裏,有一處温暖,即便是陽光照不到的角落,也可獨自繁生着萬千的明媚。正如你説,這世界是寂靜的,可是就會有初曉的風從遠山拂過,盪漾在心裏,婉若一滴晨露落入眼眸,暈開的情愫,足以成自然清透的美麗。佛説,八千里荷塘喧譁不及與有情人的一次擦肩而過,不喜形於色,不魅惑於心,淺喜深愛,便是最深的懂得。

於是,我對着歲月研墨,落筆,用莞爾的笑意勾勒出無聲無息的靜寂,只為隔着紅塵念你。待青葱如許,芳華如昔,翻閲泛黃的畫卷,回憶起素年錦時,讀你寫給我的詩,與你的情意,又可在心裏,再一次,做温暖的重聚。

總會有一個契機,讓混沌的心豁然開朗,就如枯木裏也能長出的時光。會發現,原來流年不過是一程又一程的奔忙,讓你早就沒有機會去感傷。所以,有些話題,請放在九霄雲外飛翔。心,留給自己,只用來負責頑強。

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看做是雪泥鴻爪,最美的印記,淺淺的旖旎在心裏,縱使段落叢疊,也是情真意切,別輕易撕裂。紅塵紫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朝夕,或悲或喜,都不需要在別人的世界裏沉溺。做安靜的女子,讓風景在眼裏起落,即便有一天韶華謝盡,那悄然書寫的心情,也是風輕雲淡的美麗。

若是真的讓自己進入到無所怨尤的狀態裏,你就會懂得,其實,這世界遠不是傳言的那麼複雜。安靜的寫字,安靜的想念,就是自己和一個所愛的人相互守候,如此的簡單。眼裏有風,風裏有夢,縱然光陰默不作聲,我也能隔着靜寂將你讀懂。

很多時候,你要學會聽一聽心怎麼説,別怕別人指責你的過錯。別人,只不過是一個看客,無法替代你去生活。或許,山一程水一程的寂寞是不能更改的選擇。那就選一處山清水靜的空曠裏安坐,心會告訴你,在微笑中試着懂得。如果那是必然的結果,若是你懂得清寧淡泊,那也必然會成為屬於自己的快樂。

當一場雨,洗淨了整個世界的彷徨,陽光還在雲上,碧藍的色彩就迫不及待的在天空畫出一筆晴朗。雨後,殘破的蛛網在夜裏獨自寒涼,然而它並不哀傷,只等着天色放亮,就開始尋着舊的痕跡無怨無悔的編織時光。晨風中佇立,捻起一縷雨後的清新,安然倚在光陰的門楣,與自己交談,與風月對望,將每一分的執念在熱忱裏安放。若世事,能都殷切以待,這世界的温暖就會一直在心上,明媚,亦是不可阻擋的方向。

一切是非不過是煙雲過眼,總有一天會散去。心,還是會時刻懷揣着晴朗,在自己的歲月中獨自靜好。不吵不鬧,兩個人,靠一起可以慢慢變老。外面的風景再好,也不及一個人入眼入心的那份嫵媚。如最美的瓔珞,在時光深處妖嬈。

文字/花謝無語

標籤: 散文 四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v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