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山鄉支教隨記的散文

山鄉支教隨記的散文

柏油鋪的山道在一座山樑前嘎然而止,前面是較窄但還算平坦的砂石小路,中巴車放慢車速,魚貫前行。

山鄉支教隨記的散文

三輛中巴車上裝的是二十台嶄新的電腦,教具,被褥,還有我們以個人名義捐贈給學校食堂的副食品。

此次支教的任務是幫助學校完成機房佈設,制定教學計劃,完成在校老師的普及培訓。

車隊在一道山樑前停下來,前方十幾位鄉親或駕着機動三輪,或拿着繩索扁擔,已在此等候多時。這裏離學校還有一段距離,全部是曲折山道,物資運輸只能靠三輪車和人工了。

我們下車,和鄉親們一塊忙活,村主任和小學校長很快趕到,我們七手八腳,肩扛人抬把車上的物資運回村。

轉過一道青石山樑,折進小路,遠遠的就看到柏樹和小山丘掩映下的村落了,再走一段路,一塊平坦開闊的山坡上幾排看起來整齊有序的平房映入眼簾,遠遠的還能看到旗杆和紅旗,想必這就是學校了。再走幾步,果然看到長長石階上不大的校門和院外的一塊小操場。

校園裏很安靜,孩子們正在上課。教室一面牆上一行地道的紅色宋體大標語:“自力更生,勤奮治學”。村主任介紹説,這是校長的手筆,是用毛刷和油漆一筆一筆劃出來的。

在簡陋的辦公室,我們喝着山泉水沏的'炒桑茶,桌上幾盤乾果和時令水果,看來是專門準備的。有趣的是村主任掏出一包自制雪茄,笑津津地説道:“咱山上種的葉子,味道不錯唻,嚐嚐,嚐嚐……”

忽聽得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飛奔出教室,校園頓時熱鬧起來。“吃羊肉嘍,吃羊肉嘍……”,孩子們快樂地喧囂着,向教室後面的食堂蜂擁而去。一個小男孩還學着大師傅的腔調高聲喊着:“羊肉燉豆腐,一人一碗,羊湯管夠唻……”。原來,學校為我們的到來,特意殺了兩隻羊,磨了一板豆腐。

午飯兼歡迎儀式在食堂進行,我們和學校員工一塊圍座在唯一的一張大圓桌前。教委及鎮領導,村主任及校長分別講話。旁邊的孩子們則忙着乒乓乓乓地吃喝,快樂地喧譁,根本不理睬我們。直到校長介紹説,“這是教我們電腦的張老師,大家歡迎。”孩子們這才稍作安靜,桌旁一個小男孩拉拉我的衣襟:“你有QQ糖(堂?)嗎?”,小傢伙瞅了一眼我們飯桌,“老師,咱家有酒,你喝麼?”,旁邊一個小女孩接口説:“咱家有羊雜碎”,“咱家有醃辣椒”,“咱家有‘將軍’煙”……,孩子們喧譁一片,食堂內熱氣升騰,人聲鼎沸。

午後,隨行人員撤離,我一人留在學校。

機房裏電工師傅正在佈線。二十台電腦整齊的擺放起來,黑色顯示器閃着油亮的時尚的光芒,與窗外的山林,青褐色巖石形成奇妙對比。

調試了下電源,打開一台機器,悄悄點上一支雪茄煙,輕擊鍵盤,寫下這篇《進山》,權作電腦班的開機儀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ypv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