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關於鄉情的優美散文

關於鄉情的優美散文

鄉情是一支清遠的笛,悠揚而深遠,鄉情是一個古老的童話,美麗而動人;鄉情是一罈陳年老酒,清香而醇厚。

關於鄉情的優美散文

鄉情

美麗的故鄉喲,常在我夢中。

故鄉地處皖西丘陵地帶,有清澈碧綠的小河,有一溜黛青色起伏着的山嶺,有青翠茂盛的樹林,有一條舒展自如伸向遠方的柏油馬路,還有濃厚純樸的鄉音鄉情,安謐温馨的氛圍,總讓我流連忘返,魂牽夢繞,情有獨鍾。每回去一次,都能感受到一次變化,獲得一點收穫,擁有一份好心情。我也不知是什麼情由催我不知疲倦地一次又一次地返回故里。

日日月月似水流年,轉眼間勤苦能幹的父母臉上皺紋深了,頭上白髮多了,一年老似一年,行動大不同往年,作為兒子怎不牽腸掛肚。每每回到老家,看見年邁的父母臉上堆滿笑意,心裏就有一種説不出的慰藉和歡喜。短暫的相聚,説説笑笑,讓父母享受到了天倫之樂,算是兒子盡的一點孝心。一段時間不見,他們的身影總是晃動在我的眼前,出現在我的夢中,讓我思念難抑;月之故鄉親人是否安康,是遠在一隅兒子最大的牽掛。

每當我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或失意時,只要回到故鄉,那熟悉的面容,親切的問候,美麗的景緻便蕩去我心頭的苦悶和憂傷,變得清新亮麗起來。踏着酥軟的青草,聞着陣陣飄來的幽香,真是輕鬆清爽極了!徜徉其間,心靈上的塵埃輕輕滌去,浮躁的心緒得到調理,擁有一份幽靜一份淡泊一份解脱。雖然我在外奔波多年,書劍未成,錦衣未就,但故鄉並不嫌棄我,而是熱情地擁我入懷,給我温暖與安慰。

夜晚,趁着皎潔的月光,徒步走上一段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尋我兒時記憶的散珠碎玉,那感受恰如慈母的輕撫,柔柔的,又如戀人的親吻,蜜蜜的。四周靜悄悄,沒有喧囂紛擾,任思緒任想象任各種各樣的情感自由馳騁,漫無邊際。累了,聽聽唧唧的蟲叫和潺潺的流水;寂寞時,邀來同村的夥伴舉杯共飲,敍兒時的往事,笑人世間的紛爭。人生的煩惱和悲苦拋之九霄雲外,身心得到極大的放鬆和淨化。

或許是世態的炎涼,仕途的遭遇,磨去了我的稜角,心變得冷漠、乾枯,是一次又一次故鄉親人們的話語,田野裏綠色的景物使我得到溶化和妙語,一股綠的力量在我的胸中滋長、蔓延,覺得自己暫時的窘境和羞愧只是人生的一個側面,不值得計較,猶如故鄉大槐樹上青了又黃的葉兒似的。一年四季親人們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的身影,不正是我汲取的精神營養嗎?像加了油的汽車,充了電的剃鬚刀,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邁開穩健有力的雙腿,坦然地面對眼前這個世界,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一份突破的契機。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親是故鄉人。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詩人寫下對故鄉思念的詩句:“願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峯頭望故鄉”……無一不洋溢着深深的懷念和嚮往之情。難怪《常回家看看》這首歌一出來就唱遍大街小巷;一曲《望鄉》道盡遊子滿腹的心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故鄉情結如詩如歌,如痴如醉。

窗外秋雨綿綿,愁絲不斷,又一次勾起我思鄉之情,天晴了,一定回故鄉!

濃濃的鄉情

春節來臨,很多人家不再釀酒做煎堆而是從商店裏直接購買的時候,當很多人遷居在外忘了老家方向的時候,當舞龍舞獅成了難得一見的節目的時候,當很多孩子懷揣各式玩具而對散落在地上的爆竹置之不理的時候,當搓麻將打撲克代替了鄰里之間噓寒問暖的時候,我心中珍藏的兒時過年年,是多麼歡樂呀!可惜,時光不會倒流,唯有穿越時空,讓我回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兒時過年濃濃的鄉情味道……

臘月一到,年的味道就悠悠飄來。這時候,陸陸續續便有人家開始了火炙釀酒。老遠,便能看到村前的空地上,燃起了一個個以稻草、穀殼和木屑為主要燃料的火堆,火堆裏,一罈罈客家娘酒被煮的翻滾沸騰,濃濃的酒香開始在村裏的每一個角落蔓延。那時候,村裏人情好,誰家要是炙好了酒,都會送一兩碗給左鄰右舍品嚐。鄰舍欣喜接過老酒,喝下,嘴裏泛起娘酒獨有的醇香,心頭湧上濃濃的鄉情。

客家娘酒的香氣還沒有散去,煎堆的香味又從每家每户的廚房飄出來。時刻也來到了大年二十五,年的腳步更近了,家家户户開始做煎堆,我家也不例外,全家分工協作:和粉、搓團、煎炸,會忙整整一個下午。看着金黃的煎堆從油鍋裏撈起,年幼的我垂涎三尺,但奶奶卻不讓吃,怕我上火。母親看着心疼,就衝好了一碗糖水,對我説:“孩子,吃幾個吧,就着糖水,不礙事的。”於是,我品嚐到了“新鮮出爐”的香脆可口的煎堆,那時候覺得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了。

令人期盼的大年三十最之後臨了。將近兩百年歷史的“蓮香圍”祖屋,早已貼上春聯,張燈結綵,以温暖的懷抱迎接宗親們前來祭祀。通常在下午三四點,全家人穿戴一新。父母會帶上香燭鞭炮,領着我和妹妹,往祖屋的方向進發。在祖屋古樸乾淨的院落裏和雕龍畫鳳的廳堂上,祭祖的宗親們人流如織。動情的話

大夥兒見面,臉上洋溢着新年的喜悦之情,互道一聲“新年好”。在祖屋的上廳,立着祖宗的牌位,莊嚴肅穆,香爐裏已經插了十幾柱香。母親拿出香燭,點燃,持在手上,對着祖宗的牌位,拜了三拜,口中唸唸有詞,祈求祖宗保佑全家。然後母親還會給我和妹妹分發一根,要我們也學着她的樣貌行禮。每家每户祭拜完了,還要進行羣眾祭拜。成年男子按照輩分,站成幾排,每人手持一根香,對着祖宗牌位,恭恭敬敬行禮,場面甚為壯觀。

祭祀完了,照例是放幾串鞭炮。突然聽到外面鑼鼓喧天,原來是鄰村一支舞龍隊前來拜年了。按照規矩,舞龍隊先是參拜了祖屋的古井和上廳,然之後到院子,擺開了舞龍的陣型,看,龍頭碩大而威嚴,龍鬚飄動,目光如炬。精彩的舞龍便在鞭炮聲中開始了,引得宗親們紛紛駐足觀看。

身穿黃色對襟衣、燈籠褲,腰扎紅色綢帶的舞龍隊員高舉舞龍杆,興高采烈地舞動着,看哪,一顆龍珠上下舞動,龍頭跟着龍珠,時上時下,時左時右,時前時後,有時撲,有時跳,有時衝高,有時卧倒,第一個舞龍人跟着龍珠跑,後面舞龍人舉着龍身纏繞舞動,龍尾隨着龍身擺動。舞到精彩初,引來宗親們陣陣喝彩,聲聲叫好,然後放一串鞭炮以示讚賞。搞笑的qq簽名

舞龍表演結束,時針指向了下午五點三十分,這是祖屋約定俗成的統一燃放鞭炮的時刻。看鞭炮的燃放,是我們這些孩子最為期盼的'一個節目。一串串鞭炮早已掛在院子的圍牆上。鞭炮點燃,聲音此起彼伏,霎時,導火線變成了一條條前進的火龍,濃煙開始散發直衝天空。爆竹的紙屑或高或低在院子上空飛舞,像無數朵紅梅在競相綻放。

儘管濃煙嗆鼻,儘管響聲震耳,可站在屋檐下方觀看的人們,誰也不肯離開,誰都在感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喜悦氣氛呢,誰的臉上都掛着陽光般的笑容呢。鞭炮燃放完了,整個院子鋪上了厚厚的紅粧。這時候,我和其他孩子卻再也按耐不住,從台階上一躍,跳進院子裏,從口袋裏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塑料袋,開始在密密細細的爆竹紙屑中,尋找散落在地上的沒有被點燃的小爆竹。在那裏,孩子們邊撿爆竹邊揮舞着紙屑,整個院子成了歡樂的海洋。

黃昏很快來臨,我和小夥伴們都帶着滿滿一袋塑料袋的“戰利品”回家了。鞭炮聲中,年夜飯開始了。但我的心思並不在飯上,而牽掛着那些“戰利品”。

晚飯後,外面的夜空早已是流光溢彩,四面八方的爆竹聲震耳欲聾,東南西北的煙花光焰萬丈。我便急不可待把“戰利品”拿出來,掏出幾個放在院子裏,找來一根香,點燃,然後手持香的一端,藉着燈籠照在院子裏的光,俯下身子,用香燃燒的那一端,對準小爆竹的導火線,留意翼翼地點燃,然後快速走開,“啪”,爆竹在身後炸開了。

一聲聲清脆的響聲,便是一份份新年的祝福和屬於我們孩童特有的快樂呀。這時候,妹妹也跑過來,手裏拿着一捆煙花,我們俗稱它們為“魔術彈”。這是前幾天爸爸買的,好不容易等到年三十。我和妹妹每人手持一根,點燃,對準天空,那一朵朵豔麗的焰火射向天空,引起我們陣陣歡呼。

在放煙花的當兒,我和妹妹也會被家人叫回屋子,奶奶、父親和母親每人都會從口袋裏拿出兩個紅包,分別遞給我們兄妹。紅包不大,只有兩三塊錢,而且是用小塊紅紙包的,那個年代印刷的利是袋還很少見。他們還會説一些諸如“新歲平安,大一歲了要更加懂事”之類的話,這些話語飽含着長輩對晚輩的循循教導和親切祝福,就應是我一輩子也難於忘懷的。

我懷念兒時過年濃濃鄉情。

標籤: 散文 鄉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vxmx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