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描寫雨敲打着窗的散文

描寫雨敲打着窗的散文

雨敲打在玻璃窗上,也應該有一個美好的心情。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描寫雨敲打窗的散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描寫雨敲打着窗的散文

描寫雨敲打窗的散文篇一

秋天的雨,倏忽來,倏忽去。雨點挺大,敲打在廚房的窗上,乒乒乓,乒乒乓,像打擊樂,更像心跳。

一邊聽手機音樂,一邊做我喜歡的茄餅。金黃的茄餅出鍋的時候,下雨了。“秋雨不過溝,哪裏下了哪裏收。”這一陣秋雨下在了父母的田野裏,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年成。敲打在我的玻璃窗上,也應該有一個美好的心情。

喜歡聽刀郎的歌,滄桑中包含深情,“今夜又下着小雨,小雨它一點一點滴滴”,這分明就不是下雨,而是在流淚。我們聽到了一個男人對“去年那場相遇”的深深懷念。

人生有很多相遇,但不是每一次相遇都刻骨銘心,而刻骨銘心的相遇又不是都能重複。“雨中的你是那樣美麗,我問你是否喜歡和我一起,你笑着無語。”這種殘缺的美麗,總會出現,這也許就是人生的常態。

時間,是一把無形的掃帚,滿地落紅它能打掃得乾乾淨淨。終於,“今夜裏我又站在雨裏,任感情在小雨裏飄來飄去,我問我自己是否還在愛着你,就這樣輕易地放棄。”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雨還在下着,將操場清刷得一片清新。綠色的草坪,紅色的跑道,賞心悦目。響成一片的樹葉,沙沙沙,嘩嘩譁,啪啪啪,別一樣的天籟。

茄子還是父親給的,胖胖的,最適合烙茄餅。昨天,鉸茄子的時候,老母親不斷提示:“找最大的。”是啊,爹媽總是把最好的給了兒女,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嚥下。

手機裏又響起《天之大》,能把《天之大》演繹得感人肺腑的恐怕要數毛阿敏了。曾經聽一個小男孩演唱《天之大》,的確是天籟之音,可是,明顯沒有時間的沉澱,缺少生活的厚重。恩情,是要經過發酵的.,正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

“媽媽,月光之下,靜靜地我想你了,靜靜淌在血裏的牽掛。”是的,只有在離開媽媽的他鄉,只有在寧靜的月光之下,想媽的情感才是最純正的。“兒行千里母擔憂”,當我們牽掛千里之外的兒女時,才會真正把咱的爹媽攬在夢中,“幸福生於會痛的心田”,不是這樣嗎?

老婆在看《父母愛情》,不時笑幾聲。郭濤和梅婷演繹的愛情,可以説有其特殊年代特殊性格的因素,我還是覺得,他們將幾百年幾千年乃至上萬年的夫妻之情、親子之情演繹到了極致。

“不曾遠去的那些愛的風雨,可在我的夢裏,愛已慢慢的老去,那些歲月在心底,已漸漸凝聚。”能夠沉澱的,能夠凝聚的,都是值得珍惜的。就像這瀟瀟秋雨,滋潤了田野,滋潤了農人的心田。

最後一鍋茄餅飄香的時候,雨也停了,陽光穿過烏雲,將操場映照得明媚可愛。

手機裏響起了《再度重相逢》:“你説人生如夢,我説人生如秀,那有什麼不同,不都一樣朦朧,朦朧中有你,有你跟我就已經足夠,你就在我的世界,升起了彩虹。”

這個世界上,至親的人不多,至愛的人太少,至好的人少之又少,足夠了,珍惜擁有的,是句老話,卻是最有用的。

描寫雨敲打窗的散文篇二

這是一個五月的週末。天涼落雨,雨滴敲打在窗上,發出稀疏的微響。夜色逐漸加深,及至斗室不見諸物。我默默的在窗前小桌旁坐了那麼久,腦海心際,空無一物,是一段凝滯的時間裏的沉默。只有耳畔縈繞着細雨走過窗間的微弱足音。週末於我的最大好處就是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的肆意揮攉這個夜晚及至天明。也是將一顆被塵世喧囂困。

這是一個五月的週末。天涼落雨,雨滴敲打在窗上,發出稀疏的微響。夜色逐漸加深,及至斗室不見諸物。我默默的在窗前小桌旁坐了那麼久,腦海心際,空無一物,是一段凝滯的時間裏的沉默。只有耳畔縈繞着細雨走過窗間的微弱足音。

週末於我的最大好處就是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的肆意揮攉這個夜晚及至天明。也是將一顆被塵世喧囂困繞疲憊的心安頓在宋人的情懷裏,努力讓古人的喜怒哀樂的細膩情思撫慰疲憊的身心。那一首首宋詞是通向宋人心間的幽避曲徑。一首大江東去,牽引起心中緬懷歷史,緬懷英雄的多少悲情;也有多少蘇子的千古喟歎迴盪在心頭。十年生死的深沉哀思,透過遙遠的時空,像這窗外冰涼的雨滴敲打在熱血湧動的心面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裏的孤獨與思念是如此的厚重和深沉,它像一陣強勁的秋風掠過我的心野,搖落片片黃葉。莫聽穿林打葉聲裏的蘇軾竹杖芒鞋,這老頭在如此窘境裏,心中還是一蓑煙雨任平生。身處窘境而不哀,卻胸懷曠達。真正的生活強者應像蘇軾這樣百折不撓。宦海沉浮,沒有讓他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人民失去熱愛,對文學失去熱情。相反,在謫居黃州時,卻留下了他在文學創做的巔峯之作前後赤壁賦。生活賦於了他創作的靈性,生活成就他強大的內心。

雨一直下,忽緊忽慢。夜風攜雨,肆意而行。夜雨冷風和着沉沉夜色將天地包圍。一盞燈,一卷書,一個人聽雨夜讀也是一段少有的美妙時光。在這個人心浮燥,城市燈紅酒綠的現實裏,有多少人為名利而徹夜不眠,有多少人為房子,票子,權力而奔波不止,有多少人花無酒地,及時行樂。人生就在這光怪陸麗的時光裏悄然而逝。

就讓我的時光繼續散落在宋詞的路上,流失在才女易安居士的悲歡離合的情感世界裏。雨夜裏切嚼“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詞句,就會更為深切的領悟出李清照晚年幸酸苦楚的心境,遭逢離亂的孤寂。“三杯兩盞淡酒”也敵不過“晚來風急”。不是敵不過南國的晚風,既使是烈酒也敵不過吹拂在她心間的那陣陣悽慘命運的悲風。酒入她的愁腸,想化作相思淚卻不能,欲哭無淚,欲思無人。“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隻飛雁像一把利刃,温柔的劃過她充滿濃愁的心上,滴着傷心之血。這隻飛雁與她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飛雁截然不同。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飛雁是相思輕愁中充滿少婦的甜蜜和幸福。“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這是一種微苦的相思中夾帶着充滿希望的美好。這是一種怎樣的愁呢?是一種思念的淡淡閒愁。也許三杯兩盞淡酒可以緩解。李清照這個大家閨秀,在未出閣時,好像已經習慣於飲酒,而且是酩酊大醉。切看“沉醉不知歸路。”醉得連路怎麼走也不知道,“誤入藕花深處。”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還有“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颳風下雨的夜晚有怎樣的閣中之怨,讓她大醉一場呢?沉沉睡了一夜,翌日還有殘酒未消。“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來她擔心昨夜的風雨吹打了花草而傷心痛飲。古人是多麼有情啊,她與花草親如兄妹,情牽着她細膩的感情世界。當下的我們還有誰能為花草落淚呢?我們的情感世界被誰佔居着?

此時黎明的曙光悄悄的爬上窗間,細雨如絲,冷風吹拂。這一夜,我像一葉孤舟,在夜雨冷風裏飄搖在蘇軾和李清照的情感之河上。

標籤: 散文 描寫 敲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ejy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