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謬託知己情感散文

謬託知己情感散文

喜歡謬託知己,是國人陋習之一。“謬託知己”,指本與某人不熟或不認識,卻對人謊稱是知心朋友。當然,被謬託的對象都是名流大家。魯迅就在《憶韋素園君》一文中很辛辣地諷刺道:“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託知己。”

謬託知己情感散文

一般來説,名氣越大,影響越廣,被謬託知己的概率也就越大。民國時期,胡適紅得發紫,那些沒機會與胡適結交又虛榮心強的人,就每每把“我的朋友胡適之”掛在嘴邊,以至於這句話成了當時流行語。好在胡適脾氣不錯,即便聽到有人謬託知己,也只是寬厚一笑,用今天的話來説,胡適成了老少咸宜的“國民朋友”。

名揚海內外的潮劇表演藝術家洪妙,在回憶錄裏記了一則趣事,他因在戲台上男扮女裝,許多人都以為他是女性。一次洪妙參加朋友聚會,有位厚臉皮的客人,就謬託知己,大吹他與洪妙如何熟悉,誇洪妙如何温柔漂亮,是自己的“女朋友”云云。洪妙哭笑不得,只好悄悄離席,生怕有朋友説破讓那人尷尬。

現如今還是如此,但凡名氣很大的人物去世,定會有大批紀念文章面世,其中固有真情的懷念,栩栩如生的回憶,也有不少謬託知己的偽紀念文章。有的只與逝者見過一面,就説是相識多年的老友;有的從沒與逝者有過交集,也能把紀念文章寫得文采飛揚。

謬託知己之風,在官場上也很流行。常見一些官員在公開或私下場合,很親切地稱呼比自己高得多的.官員名字,還都把姓去掉,似乎熱絡得要命。其實,他可能只是在某個會上遠遠見過坐在主席台上的高官而已,人家根本不知道他是哪個坑裏的蘿蔔。

謬託知己者,大都因自己分量太輕,名望太低,虛榮心又太強,就想借助炫耀與名人的關係來抬高自己。而那些真正有底藴、有實力、有格調的人,即便有資格來談與名流的友誼,也不願沾謬託知己的嫌疑,反而會刻意淡化或乾脆避而不談。

陳寅恪與魯迅是很早就認識的朋友,當初二人同去日本,同在一所學校補習日語,住同一宿舍,朝夕相處,感情甚篤。可是當魯迅聲名鵲起後,陳寅恪再也沒有主動與魯迅聯繫過,也從不提及與魯迅交往的舊事,倒是魯迅在日記裏不斷提到陳寅恪。直到晚年,陳寅恪才言及此事。他怕講出與魯迅當年同窗之誼,會被人誤認為也是“謬託知己”的無聊之徒。然後“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賣錢……”

還有錢鍾書,他幾乎與所有同時代文化名人都有交往,知己也不少,但矜持清高的他,卻幾乎從來不談論這些人事來往,因為他覺得無聊和掉價。錢君所為,可資鑑戒,人自重者,他人重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07nv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