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山丘散文

山丘散文

想説卻還沒説的,還很多,攢着是因為想寫成歌。

山丘散文

其實,我一直是個樂盲,沒有樂感,雖然大學時期選修過音樂基礎和歌劇,也只不過為了掃盲,並且效果還不理想。和多數中文系學生一樣,我對歌詞倒是極有興致。所以,只這開頭的三兩句,便足以讓我沉醉在李宗盛十年迴歸的這首《山丘》中流連忘返。

之前我也很少聽歌,一般只是在散步的時候,亦或是心情不好的失眠夜裏,才會掛起耳機,聽聽別人的過往和故事,可往往是越聽就越是走不出來,所以後來索性聽到就更少了。直至畢業後,同學對我説,音樂對情緒,尤其是起牀後的情緒,有很好的調解作用,於是我才嘗試了起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關注李宗盛,是從《愛的代價》開始的,似乎那時才上大一,其中“走吧,走吧,人總要學着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陪我渡過了整個大學期間關於對堅強的詮釋。

我喜歡他的細膩温婉,作為一個製作人,他能以女歌手的'角度去詮釋女人心事。如同他在給林憶蓮的《傷痕》裏寫的:“夜已深,還有什麼人,讓你這樣醒着數傷痕,為何臨睡前會想要留一盞燈,你若不肯説,我就不問”。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他在音樂中透露出的情懷——專注而純粹的情懷。2003年開始,做了20年音樂的他,認真地想回到音樂的起點,去尋找另一個身份——吉他匠人。而他的每把琴都是手工製作,每把琴都經過他親自調音。他懷着現世的心,做着傳統的事情,以匠人的純粹、專注、極致靜化了塵世的嘈雜,洗盡鉛華,淡去現世的繁華與浮躁。正如他在《致匠心》裏所説,一輩子總是要被一些善意執念去推着往前,我們因此願意聽從內心的聲音。

這個聲音似乎就如同他在《山丘》中的娓娓道來一般。如今年逾知天命的他,細數過往光陰裏的青春故事,執着、無奈、遺憾……五味雜陳,還有歷經滄桑後的淡定與從容,彷彿契合了蘇東坡“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然,伴着對青春的告別和青年的勸誡,這一切都和着旋律,留給聽者細細品味。

山丘,或許是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一塊麥地裏摘的麥穗,不知哪一個才是最大,所以走到麥地的盡頭,卻終究還是兩手空空。

山丘,或許是青春的不羈,總以為閲盡千山萬水,才能安放豪情和壯志,無知地索求,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從此,留下一串比回憶更長的跋涉。

山丘,亦或是對行與止的反思,思多遠並不總與行多久同頻,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卻仍不忘前行;還沒能曉得,就已經老了,竟不知止於何處。行止之間,鬢角染霜,華髮已生,流浪在崇山峻嶺裏,迷失了曾經的方向。遺憾我們從未成熟。

還未如願見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標籤: 山丘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2r2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