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江三鮮優美散文

江三鮮優美散文

儀徵是一個緊靠着在長江北岸的小縣城,因為緊靠長江,所以江鮮是這裏飲食上的最大特色。

江三鮮優美散文

説到江鮮,人們總認為是水產一類,諸如魚、蝦、鰻、鼈、蟹等等,其實不然,愚以為產於江邊的,帶有地方特色的野菜,也可以算在江鮮裏面,但多數人都不這麼認為,這裏不作討論。

魚蝦鰻鼈之類的物產,即使不在長江邊,比如説我的家鄉,這些水產品也是極常見的,只不過我們那邊的水產們沒有被長江裏的水泡上一泡,所以在身價自然要低一個檔次。

就我所品嚐過的長江水鮮,真正有特色的大概有三樣,當地俗稱“江三鮮”,只是包含在這江三鮮中的三種魚類有一點分歧,按照舊時的説法,應該是鰣魚、刀魚、河豚魚,但現今市面上所流行的江三鮮,不知什麼緣故,鰣魚卻不在三鮮當中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鮰魚。

鰣魚之所以被鮰魚所替代,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個魚種已經成為瀕危動物,幾乎要絕跡了,食客們只能作為一種懷想在心裏默默地回憶回憶了。然而,將要絕跡的又何止鰣魚,其實,另外的三種,在真正的長江水體裏也幾乎是絕無僅有了,市面上所出售的,一律都是養殖場裏所養殖的品種。據當地“有點檔次的食客們”説,倘若哪位漁民有幸在長江裏捉到野生的江三鮮,僅鮮魚的價格往往就在數千元以上,特別是刀魚和河豚,最貴的時候要賣六千多元一斤。我的乖乖,這是人吃的魚麼?我有點不太相信!

幾千元一斤的江三鮮,對我來説自然是無緣口福的,連想也不敢想,但那些養殖的卻也吃過幾回了。單單説這養殖的吧,檔次也分好幾種。就拿刀魚來説,分河刀和湖刀,河刀是用江水養的,身份當然比用湖水養的要高貴一點,剛上市的季節裏,象筷子那麼長的河刀在飯店裏也要賣二三百塊錢一條呢。所以刀魚與河豚有些不一樣,一般在飯店裏吃河豚,多數情況上都是每人一條,用一隻腰形的小盤子裝了,由服務員一一分送到每位食客的面前,各自單獨享用。而刀魚卻很少有這樣的品嚐方式,常常是籠統地一盤,或三條,或五條,擺在桌子中間,眾人分享。

刀魚多為清蒸。在儀徵這個地方,想在飯店裏吃清蒸的魚並不容易,除出刀魚和鱖魚以外,其餘的魚幾乎都是紅燒,當然也有煨湯的,比如昂刺、鮰魚。

清蒸刀魚的味道與帶魚有點相象,但比帶魚更嫩,更細膩,滋味自然也更鮮美。只是這裏飯店裏所蒸的魚大多偏淡,這與紅燒魚普遍偏鹹幾乎成了兩個極端。

刀魚因為貴,所以食客們往往連魚骨頭也捨不得浪費,每當刀魚上桌時,首席上的主賓總要對服務員説:“麻煩把魚骨頭拆一下。”

把魚骨頭拆一下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當然是把骨頭整條從魚身上抽出來;而第二層意思則是把拆下來的魚骨送回廚房裏,在油鍋中炸酥後,再作為一盤新菜重新上桌。據説炸魚骨吃了能補鈣,我對此卻很有些不以為然,所謂的補鈣的功效根本無法體驗,並且吃在嘴裏的'感覺也如同嚼臘,淡而無味。

有一回,我曾經買了幾斤刀魚帶回家去請家裏人品嚐,我母親吃了一點後,説:“味道鮮是鮮的,就是細刺太多了。”刀魚的細刺確實很多,甚至比翹嘴白條還要多,所以吃的時候要很小心,不然極有被卡喉的危險。

鮰魚的“鮰”字是個很生僻的字,用五筆是打不出來的,所以我每打到這個字的時候,總要複製才行。不過這彷彿也從另一方面説明這種魚並不多見,至少我們家鄉那邊是沒有的,我來儀徵以前也沒有見過這種魚。刀魚和河豚,在我們家鄉的江河裏也是有的,即使是被稱為“淡水魚之王”的鰣魚,在錢塘江裏也有,特別是富春江裏的鰣魚,名氣彷彿並不比長江鰣魚來得低。

而等到見到鮰魚後,覺得這魚似乎是鮎鬍子和昂刺的組合,尖頭,無鱗,有鬍子,背上沒有刺,尾巴分叉,身體呈白色,但帶着一點很淡的粉紅。光憑着它的相貌和身上的顏色,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種普通的魚。不過,我每次所吃到的鮰魚,差不多都是同一種吃法,那就是鮰魚湯。

相比於刀魚與河豚魚,鮰魚體形相對較大,一般總在一斤以上,一條普通的鮰魚所煨成的湯,就要用一品鍋才裝得下了。魚切成段塊,半隱在雪白的湯汁中,上桌後,由服務員連湯帶肉分到各人的小碗裏,慢慢品嚐。鮰魚的味道也與鮎鬍子和昂刺相接近,口感滑膩,湯汁很濃,據説有很好的美容的功效。所以每每筵席吃到接近尾聲,服務員來問上點什麼主食時,賓客們看到一品鍋裏尚剩的魚湯,便會説:“把這魚湯端去,煮一鍋魚湯麪吧。”

魚湯麪也是這裏的一大特色,但普通麪館裏用的是雜魚熬的湯,用鮰魚的幾乎沒有。正宗的鮰魚湯下的魚湯麪,味道確實也很不錯。

河豚的名氣比刀魚和鮰魚都要大一點,原因是因為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民諺,所以它被譽為“揚子江中第一鮮”。拼死吃河豚的説法很古,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蘇東坡就有“也值得一死”的典故。想來那時的河豚應該都是真正的野生河豚,所以味道極其鮮美,乃至於值得拼死一吃。

野生的河豚除出肉身以外,幾乎全是有毒的,特別是肝臟、子、血,毒性尤其大,並且一旦中毒,簡直無藥可治。所以,食用河豚除出要清洗得極其乾淨,而且烹飪的廚師還必須要有經專門培訓後而得的操作證。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馬虎不得。

我也吃過幾次河豚,無疑都是人工養殖的,當地人把這種養殖的河豚叫作“巴魚”,據説是沒有毒性的,可以放心食用。

我本是一個喜歡吃魚的人,凡是魚類,就沒有不喜歡的。記得在温州的時候,可以説沒有一天不吃魚,都是海里的魚。我現在患了痛風的毛病,醫生説,這毛病跟那段時間海鮮吃得過多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就我這樣喜歡吃魚的人的口味來説,我對於河豚的味道,覺得並不十分好,與其他普通的淡水魚相比,也沒有明顯的特色,與刀魚就更不能比了。

這邊飯店裏對於河豚的烹飪方法,普遍都是用高湯煮,佐以筍片、木耳、西蘭花等配料,做成一個煲,名字叫作“白汁河豚”。河豚的肉身很厚實,骨頭很少,刺骨基本沒有,所以吃河豚不必擔心刺骨卡喉。但河豚的肉雖然腴肥,卻並不細膩,口感也不爽滑,尤其是它的皮,簡直比砂皮還要粗糙,咀嚼的時候拉嘴得很,實在難以下嚥,要不是有高湯提味,我懷疑這魚的味道與鮁魚簡直相差無幾,根本沒有必要為它而去拼上一死。

也許,這所謂的巴魚之所以味道不怎麼合我的口味,就因為它是養殖的原因吧,而野生的河豚我沒有品嚐過,老實説,也不敢吃。因為,我覺得即使野生的河豚果真美味絕倫,卻也完全沒有必要因此而去冒生命的危險,因為,生命的份量相對於區區的河豚,畢竟要珍貴得多哩!

標籤: 散文 三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evkz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