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關於立冬的散文(通用12篇)

關於立冬的散文(通用12篇)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立冬的散文,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立冬的散文(通用12篇)

立冬的散文 篇1

今日立冬,天空陰沉着,但並不太冷。站在窗前看院裏的銀杏樹,葉子已變成了金黃色,有風吹過紛紛飄落,一地燦爛。

冬天就要來了。

從陰面的房間搬到陽面辦公,屋子裏温暖了許多,明亮了許多,再過些日子又要搬到新的辦公地點,也許就不再動直到退休。

想想人生很長,又真的很短,轉眼上班已二十年了,好像就是昨天的事,城市有了巨大變化,但舊時的記憶依然清晰,也許我是個愛懷舊的人,那麼再過十年回憶今天又會是什麼心情?

今天心情很平靜,站在窗前看黃葉飄飛,思緒飛到了二十年前,又飛到了收穫後的原野,想念土地的味道和落葉唰唰的聲音,還有那股淡淡的清香;還想起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摟樹葉的情景,和灶膛裏樹葉燃燒的温暖;想起那個有些憂鬱的女孩子摘下一枚紅葉題上小詩,夾在日記本里,為青春留下永久的紀念……

總想着帶兒子去香山看看紅葉,不知道那滿山紅葉又是怎樣的美麗與壯觀……

立冬的散文 篇2

今日立冬,平日喜鵲成羣的科技園區,突然來了一隻體型碩大的烏鴉。一大早便頂着晨風在樓頂上恬噪,聲音低沉而洪亮“哇!哇!啊!啊!”,使人想起“閉上你的烏鴉嘴” 的段子。果然,鴉嘴一張,讓人心慌。告訴你萬物蕭殺的冬天到了,芸芸眾生將失去自由。

其實,今年立冬前的赤峯在經歷了霜降節氣的一場寒流後,便迎來了連續十幾天的“陽春”天氣。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一絲風。至11月5日、6日,也就是立冬的前一兩天,白天氣温升至15度以上。我在英金河大橋橋墩旁觀察:昨晚藏在縫隙中的那隻瓢蟲,享受了一早的温暖陽光,在九點左右便開始慢慢爬行了。還有,在秋末草地上一過就爬滿全身的那種褐色的,形似蚜蟲又比蚜蟲大出一倍,微殼下藏着微翅的蟲兒,如今也雲集在這向陽的墩上。有的聚在一起親熱,有的爬幾步就亮亮纖細的腿兒,曬曬太陽。平日綴網勞殊的蜘蛛,是沒有心思再去結網了,在這一堆美味中孤獨穿行。當然,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蟲在那裏聚集,和平共處,共享這一年裏最後的温暖。

有時,專為那滿樹來不及慢慢變黃,就被一夜寒流凍在枝頭,雖然枯萎卻依然泛着綠色的葉子,送來一陣風。你彷彿正經歷一場驟雨,萬萬千千的樹葉瑟瑟而下,畫着美麗的弧線隨風飄落。但就在這時,風住了,陽光依然温暖,蟲兒依然快樂。

下午,我看見一隻蠶豆大的蜘蛛在地上爬行,便俯身讓它爬上我的手指。它藉着手指的温暖着實歇息了一陣子。我看見它細細的長腿的末端已經發白,幾乎已失去活力。過了一會,它似乎恢復了一點力氣,便果斷翻身落地。我費了好大得勁才在幾片枯葉邊找到它,目送它走向心中的那一點温暖與自由。

只是能走的就都走了啊。夏天雨前貼地而飛的燕子,池塘邊穿梭的“魚郎”,還有樹林中唱遍南北的鳥兒,如今是都不見了蹤影了啊!還有,夏天在連綿無盡的由紫花苜蓿鋪就的草地上蹲伏的那隻肥碩的灰黃色的野兔,我早就認定它就是人類社會中的貪官,一看勢頭不好,憑着腿快,又沒有什麼天敵,一溜煙跑到國外了。

剩下的只在堅持。晚上從紅山下的樹林穿行。園區突然不見的成羣的喜鵲卻在這裏或飛或落,深沉迷戀着腳下這片土地。於是你的心中也激盪起陣陣暖流,喚起那份曾有的真情與熱愛。四季輪迴本是由不得人類刻意擺佈的,你不喜歡冬天,冬天也要來。你期待春天,就想起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立冬的散文 篇3

時過立冬,天氣早已經是冷的令人難耐了,學校也終於在適時的時候開始供暖了,這個時候的天氣,寒風永遠都是主角,也只有在風和日麗而且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天氣才會讓人感覺到幾分温暖。

自從九月份開學後,我只寫過一篇手記,而且從未在任何博客或者空間發表過。從九月份開始,滄州的大部分高中生及在校大學生為了滄州國際武術節萬人武術精品拳種展演練習拳術,一直持續到10月份,當然,這裏面並不包括我。雖然如此,這段時間我需要處理的事依然是很多的,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可是,像這樣忙碌的生活還得繼續下去……

教室裏上課的同學已經不是很多了,沒在的同學多數是去實習了,不過這裏面也包括因為曠課而沒來上課的同學,我本來是打算早點去實習的,但是學校還有好多事沒有處理完,所以,我改變了主意。為了實習的事,我也曾和父母爭吵過,我知道他們很生氣,但是或許他們並不知道,我只是想堅持我的想法……最後為了不再讓父母生氣,我只好做出讓步。當然讓他們生氣的也不止於此。

首先,一個男人,早已成家立業,在父母面前是兒子,在愛人面前是丈夫,在子女面前是父親,應該知道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連家庭裏的事都沒法擺平,還談什麼事業,怎麼實現理想抱負……其次,正所謂人貴有自知之明,知足者常樂。總是不知足,這山望着那山高,總覺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有了不得的能耐,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

至於其他的事,我卻都不想參與太多,除非是與我有關的,畢業設計的事已經讓我感覺到很不爽了,我不想再在其他事上給自己找不要的麻煩了。

我這個人從小都是很犟的,人都説不撞南牆不回頭,我撞了南牆可能都不會回頭。總在讓我徹底死心之後有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也許我會忘記,也學我會想起,也許已沒有也許”記憶,往往像沙漏裏的沙子,隨着時間的推移,去往了另一個空間,有的事也許會忘記,多年以後或許又會想起,也許沒有忘記或者想起。

時間已是11月中旬了,距離我們離校的日子也不長了,不過明年六月份左右還是要回來做畢業答辯的,除此之外還要辦理一些離校手續,包括領取畢業證等等,當然得在我們能順利畢業的前提下。那時可能會想起曾經同宿舍的兄弟們一起買零食吃,曾經和戀人壓操場……不過那將都是記憶了……

好了,寫到這我不想再多説了,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手記我也會一直寫下去……

立冬的散文 篇4

又到一年立冬時。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來臨。

立冬的清晨,我喜歡讓空氣從窗外透進屋子,很新鮮。一打開窗,那冷空氣迎面輕輕地撫過身體,透出一股幽涼的寒氣,不禁讓人打起一陣陣地寒顫。熟悉的朝陽不夠温火,但一縷縷的柔光直射身上,抵消晨風侵襲的寒氣,頓時感覺舒適暢意。

寒風橫掃着枯乾的田野,搖曳着那片發黃的殘枝,滿目淒涼。農民們對立冬的到來,可不敢掉以輕心,他們開始給麥田澆灌冬水,雪一樣的化肥刷刷地撒在小麥苗上,嫩綠的麥苗像渴急了的孩子,用盡氣力大口大口地喝着,又似乎在積攢着足夠的力量,準備明年結出黃燦燦的麥穗。

中醫學認為,立冬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鋭,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我很喜歡這一解説,喜歡在沉靜之後去感受心野的曠闊。人生的幻滅與煩惱已經太多,我不願意再把自己放進那些虛無的歲月中蹉跎。我渴望追尋一種沉寂、一種新生、一種反思之後的超然與安閒。我渴望嚴寒,因為,只有在經歷了寒冷的考驗與磨礪之後,生命才能從一片蒼茫蕭瑟中復甦,才能夠獲得厚重勃發的力量,那是一種深沉激動的美麗。

冬天來了,每個心靈都想要尋找一處温暖的所在。這個時候,我在靜靜地聆聽大地的耳語,沉醉地回味生命的歷程。有時我想,若是人生可以像草木一樣,脱去一季的繁榮,是為了再度茂盛,那我們就可以毫無顧及地把生命冬藏,讓歲月的年輪刻在我們的心上。然而,人生雖長,生命卻只有一季,一旦縮如落葉,便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光彩。

讓我們在立冬時節收藏心情,攢足幹勁,因為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立冬的散文 篇5

在北方,立冬是個坎兒,是個令世間萬物遮蔽起鋒芒隱藏起輝煌的坎兒。因此,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隨着冷風鋒芒的一天天鋭利,北方或金色或綠色的童話們便再不敢光天化日下盡情招搖。所有的童話都化作夜晚孩子們牀頭上的焦急--渴望着“哧溜”一聲鑽進被窩,渴望着整個身子從頭到腳的暖和。立冬的到來,令很多故事爭搶着從門外鑽進門裏。於是,很多故事有了温度沒了風度。

立冬後城市的夜也開始變得有點臃腫,怕冷的人兒早已穿上了冬裝,帶着小刀子的冷風逼迫着夜行的人兒急匆匆奔赴温馨的誘惑……燈火搖曳的窗外,歇着一隻沒有睡意的夜鳥。鳥兒從遙遠的鄉下飛來,鳥兒帶來土生土長的急切--天冷了,有多少人會想起鄉下田間的稻草人爺爺,有多少人想着明早去給他披上一件外衣。哪怕是一件蒙塵的寒暄,哪怕是一件襤褸的問候……

太陽緩緩地升起來了,田間光頭禿腦的麥苗們倔強着難得的新綠。纖纖的麥苗呀,你到底能堅守住多少攝氏度的温情?到底能抵禦住多少級的來自西伯利亞的執着。沒有根基的雲兒不知道,餓着肚皮的羊兒才是知音--麥葉兒凍焉的日子,也是羊兒們一年中最難熬的歲月。牧羊老人用鞭子輕輕地抽打着覓食的羊羣,一下下盡是些冷嗖嗖的焦急。

枝頭那枚勇士般的枯葉,再也經不起寒意的一次次進攻--跌跌撞撞,一頭從枝頭栽下來那份沒有了激情的光榮。勇士一下子就老了,且患了老年痴呆症……

相對來説,立冬對南方世間萬物的影響遠沒北方明顯。不過,也並非個個無動於衷,諺語云:“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

立冬的散文 篇6

又一年立冬到了。去年五月到博樂89團定居,至今有一年多了,我在次見證了屬於這裏的一年四季,連冬天都是那麼美。

天氣越來越冷。團場街道的綠化帶樹葉脱落的沒幾片,周圍草地被落葉披上了厚重的外衣。在連隊,立冬的氣息更加濃重。道路兩邊的樹林帶,一眼望去,整齊的像兩列士兵站在那兒,一陣冷風吹過,樹幹上零星的樹葉吱吱作響,彷彿在訴説,我將要離開,明年的春天又是一片新綠。

冬天來了,這裏沒有那麼躁動。一切都那麼順其自然的淡定下來。棉田裏土地已經翻犁。偶爾小鳥在鳴叫,天空劃過,彷彿是駐紮在這裏的守衞,檢查着每一個角落,告誡大家,冬天來了,時刻準備着迎接吧。在未來幾個月,冬天會用潔白的雪花素裹美麗的團場,潔白的雪花會飄落在每個角落,更加聖潔。

喜歡這裏的冬天。冷,就冷的猛烈點;冷,就冷的熱情點;冷,就冷的真實點。

一年四季輪迴,看春夏秋冬,你是否也曾在忙碌的時候想過,每一個季節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是否在忙的頭暈目眩的時候沉思過。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暫且不要對寒冷的冬日抱怨,也許我們穿着厚重的棉衣減緩了出行的速度,減慢了追逐時尚的腳步,你可曾想過,冬日潔白的雪花覆蓋的團場,不僅是外表的包裹,也是內心的洗滌。煩勞了一年,或許你該在接下來寒冷的冬日,呼吸冷空氣,看着飄落的白雪,疏通一下自己的思路,為明年做好準備呢。

來吧,冬天。

立冬的散文 篇7

立冬了,放眼望去,原野鋪了一層霜,像下了一場小雪,踏着經霜的枯草,腳下便發出了“咯吱咯吱——”的輕微聲響,一棵棵狗尾巴草在寒風中搖擺,天地間是一派的空曠寂寥。

宋·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立冬了,其實,秋天的影子還沒有遠去,菊花依然燦爛;草叢間的蟲鳴剛剛銷聲匿跡;滿樹的金黃、滿地的落葉、柿子樹上還掛着紅彤彤的柿子,一切還是晚秋的景色。可是,立冬了,它似一位老人,初入老,還有餘力。

在古人眼裏,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古時,立冬就是一個節日。這一天,皇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古人有“賀冬”和“拜冬”的習俗。漢時,人們會備好佳釀酒餚,拜謁君師耆老;宋朝,人們則更換新衣,慶賀往來。禮節之盛,一如新年。

不過,古時的窮人最怕過冬,因為衣食都是愁事。紫金霜的《立冬》就是明證,“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話説回來,老百姓過冬,自有老百姓的雅興,辛苦一年的人們會在立冬這天好好歇息一下,包頓餃子犒勞自己。鄉村有“立冬包餃子”的習俗。在老百姓粗糙、質樸的生活裏,有着熱氣騰騰的歲月,有着塵世煙火味的温情。

天空中飄起一場雨,這雨似乎是平緩的過渡。立冬了,秋天也就走到了盡頭。“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得梅花便不同。”冬天,雖然是風刀霜劍、是寒冷,然而,能温暖心靈的事情卻如繽紛落葉一般多——冬夜裏,抱一本書讀,安靜美好;一位老友不約而至,一隻紅泥小火爐,燙一壺美酒,無拘無束地閒談,漫長的冬夜温潤、美好、安靜、從容。

立冬的散文 篇8

宂雜的人羣,整齊的燈光。夜的校園,總是亂得像一出鬧劇。我戴上耳機,仰望天空。沒有月,沒有星辰。乾淨而勻稱的墨色。我妄想掀開四角的樓房,一直看到地平線的盡頭——可是我如此矮小,似卑微的螻蟻一般,滄海一粟。

起風了。梧桐葉呻吟着停在我的腳下,焦黃的葉乾澀地蜷作一團。我細細撫摸它的紋理,觸摸着年歲留下的滄桑,一葉知秋。每個人也都免不了這頹敗的時節,瑟瑟秋風裏,一個寒噤,就要落下一身風霜。

“我亦飄零久”,最近讀到不少清冷而哀傷的詞句,倒是應了這清涼的天氣。我在季節的邊緣上行走着,耳機裏響起吉它的和絃,我慢慢哼起四拍子的歌。風擺弄着我的髮梢,我聞到詩和孤獨的味道。

梭羅説:“大多數人生活在平靜的絕望裏”。我想,我還不至於苟且到麻木,至少我仍然在寫詩,仍然在行走,仍然在季節裏流浪。我安慰着自己,雖然還有一段漂泊等着我,但至少,我要抵達的地方,和“大多數人”不一樣。

我收起思緒,牽起笑,走進燈火闌珊。

我想着,在某一個驚蟄時節,一個女子驕傲地立在冬夜的盡頭,睫斂秋水,眉含孤清。

立冬的散文 篇9

冬雪,如畫,勾勒線條雪中路,潑墨飛白茫茫雪。黑白素顏無暇、純淨。

冬雪,如詩,字中飽潤山水情,行間温柔陣陣親。韻韻仄仄藍天、白雲。

冬雪太美。竟捨不得它離去。

冬雪純潔,陶冶了自然中的一切,淨化了萬物的心靈。生命過往中,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分分秒秒,都有心底的微笑,都有胸懷的寬厚。拾幾篇記憶的散文詩,細細閲讀,暖暖冬雪,聽聽喃語。在冬雪的淚花裏送一程深情一程期盼,情的詩,愛的話。刻在冬雪的心裏,留戀,靜好。

慢慢遠去的冬雪,模糊了視線。

它把雪花融化成純厚的泉水,温潤着大地的脈搏和生靈。雪花變成了一片片花的海、一浪浪綠的歌。冬雪的詩裏有春天,春天的花裏有雪白。字裏的綠葉盎然藍天,行間的百花情愫眼前。雪花把生命託付給了春天。有淚水,有思念,有淡淡的清香。

春會醉雪。在花中起舞。

把雪花和春蜜釀成濃濃的`老酒,盞盞飄香,濃香中和雪花對飲,一首新詩幾筆橫豎在酒香裏溢出。雪的詩?花的詞?春的綠?把素雲牽來鋪紙,揮毫潑墨,兩筆送雪;三幅寫春。推窗遠眺已是萬紫千紅。

春的旖旎,綠滿山水。

靜等春天,讓冬雪輕輕入睡。別驚醒它的夢……

立冬的散文 篇10

冬,終也,萬物收藏,人體需順天地之勢潛藏陽氣。養神: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陽潛陰蓄。養氣:避免劇烈活動,防止陽氣隨汗而泄。養精:節制房事,閉藏腎關。心養:心靜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躁動與激昂。食養:多吃種子類食物,以五穀豆類為主。

立冬之後,天氣寒冷,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規律,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調養要遵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攝入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如牛肉、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蔔、大白菜、桂圓等。

每年的立冬後,你總是會對我説,天冷了,要多加衣服,不許賴牀,要按時吃飯,要照顧好自己。

時至今天,秋天終於不復存在。天開始逐漸的變冷,一年也接近於尾聲,而那句熟悉的話我卻再也沒有等來。

天氣似乎也變的很詭異,總是灰朦朦的,讓人很難猜測它究竟在想些什麼。在鋼筋混凝土澆築的黑森林裏,人們劃地為牢,把自己緊緊地鎖在那一個個像火柴盒一樣的小方格里。現在的我猶如一隻疲倦的蝴蝶,在這個飢寒交迫的冬天卻無法找到一個可以讓我棲息的枝頭。

這個冬天,註定無人問津。冷暖自知。歲月的流逝加上分隔兩地的寂寞,曾經的記憶,如今只是空中樓閣,在反覆無常的變化之中又能留住多少本真?遠去的問候開始讓曾經彼此熟悉的臉旁變的陌生,丟掉的戒指也依舊無法留住曾經的海誓山盟。

;現在的你已再不是初見時的你,而我也不再是最初的那個我,一如這個冬天和往常任何一個冬天都不相同一樣。衣櫃的衣服再也沒有人會為我整整齊齊地放好,而那條躺在櫃角的米色圍巾我亦尷尬的不知該為誰圍起。我再也無法看到你那像咖啡一樣暖暖的微笑,這個冬天的主色調似乎也被凡高調成憂鬱的灰色。也許,歸納起來,這只是一個錯誤,像席慕容描繪的一樣,錯誤的開始,錯誤的結束。

如果註定一切終將無法挽留,那麼,請允許我再一次想你,想那些以前我沒有珍惜過往變成的記憶,然後就像我以前笑你一樣,現在你也可以盡情的笑我,放肆的流淚。

立冬後,過去的總將過去。而我,只期待在這個冬天還能有一個陪我看雪的人。

立冬的散文 篇11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又是一年立冬時節。這幾日的天氣倒也應了“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的景。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是廿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立冬,在潛藏中初始,夜始長,水始冰,地始凍。立冬之後,冬天就真的來了。

經過了春的孕育,經過了夏的炎熱,經過了秋的蕭瑟,萬物和生命在一起踏入了冬天的門檻。很多人不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有北風呼嘯,有大雪冰封,萬物沉寂,蕭瑟難熬。

冬夜,雖料峭卻寂靜安詳,可以讓心沉靜下來,靜靜地品味一下生活,靜靜地思索一些事情。

冬天,也是最適合閲讀的季節。朱熹説,“讀書之樂樂陶陶,數點梅花天地心”。當此寒冬時節,窗外北風吹雪,室內梅花吐香,安坐温暖的小小書房中,與書為伴,將一本久置書櫃中未能開卷的書拿出來,一字一字地讀,可以是充滿智慧的古典經籍,可以是充滿情感動人心絃的散文詩歌,體味那些字字珠璣的智慧,含英咀華,讀過,舌綻春蕾,口吻留香。立冬,適宜西窗剪燭,圍爐閒話。或者,花大把的時間拿來獨坐,或塗鴉,寫字。

冬天時,也總會覺得世界特別善良。天地冷的格外的乾淨,徹底的乾淨。用圍巾帽子手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張口就是一團霧氣。有人愛着,有愛的人,小日子舒舒坦坦的,心裏暖暖的,多好。當對強大的命運無能為力時,多少人選擇了淡化生活的大起大落,尋找凡世之樂,把吵吵嚷嚷的生活熟的像童年往事一樣,如捧着一杯白開水,親切而淡然。

季節可以輪迴,人卻只此一生。在人生的旅程中,每個人都像一個演員,只是或悲或喜角色不同罷了。冬來了,每個心靈都想要尋找一處温暖的所在。這個時候,也只有靜觀其變,沉靜地回味生命的歷程。人生的苦難,多少悲愁悶,是躲不掉避不掉的,唯有直面,唯有接受。立冬之後,就是冬天,此時,我站在冬天的門口,向着遠方,向着漆黑薄涼的夜色,輕輕念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相信,冬天了,回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立冬的散文 篇12

十月立冬節,天陰沉着,涼風如冬喚來的愛的使者,直往身上貼。

教學樓後的那片法梧林,金黃了葉子,像季節給冬潑墨了一幅油畫,欲染美一個冬季了;走進去,就成了裏面的一抹,瞬間遺失了自己。

窗台上的盆菊,我給它施了水,綠便託着許多骨朵,只等明媚的日子,就開得忘乎所以。想想它盛開的樣子:襲了最美的花裙,長及腳踝,像個富態的美人。前日裏,好友在微信裏給我傳了多幅菊花的圖片,一一欣賞過來,心裏愉悦,但又覺着還不如自己眼前的親切,雖未開,美得卻樸實。

從秦老師的花盆裏,薅了一把銅錢草,養在了扁肚的玻璃容器裏,陽光地裏,葉子圓圓的,又綠綠的,似乎聽到陽光在説:“我養的。”一窩銅錢草,一窩喜悦。

午飯時,妻子熬了一鍋羊湯,連肉帶湯直吃了三大碗。晚上,有好友邀至羊湯館,又美美地饕餮了一桌,迴轉時,飽嗝橫生,空氣裏都有了膳膳的味道。怕一冬裏,寒不侵身了!

冬節進補,自以為不可再補,日子安穩,早已不像從前食不果腹的生活了;平素裏,早已經注意了營養的搭配。妻子血糖高,我從超市給她買了圓滾滾的柚子。晚飯後,她卻在電視機前,看着《娘道》,慢慢地把柚子吃掉了三個小時,等我叮囑不可多吃的時候,一個柚子所剩無幾。聽説小鎮上有了健步團,與她商議,晚上一起去嗨,她同意了。

我前日去了老院子,老院裏開墾了巴掌大的土,依稀的生菜裸露在初冬裏,摘些可食用的,清水沖洗乾淨,家裏餐桌上還有“老乾媽”,生菜蘸着“老乾媽”吃,辣趣也橫生了。兒媳開了蛋糕店,麪包切片最是好吃,早上把生菜置入,放些辣醬,一杯豆漿,也便是人間美餐了。

“立冬拔蘿蔔”,季節雖到,蘿蔔立在壟上,長勢猶旺。先拔幾個大點的紅心蘿蔔,洗洗刀切成瓣,入口,便咯崩乾脆,爽口甜心。再選幾個分給辦公室的同事嚐嚐,只圖個悦心而已。

絲瓜秧枯萎在老院的西牆上,隨風披拂,像秋留下的草書,讀到的是秋末冬初的蒼勁、厚重以及雄渾。來不及摘取的絲瓜,老成了鍋刷的樣子,也便作了來年的種子。

立在十月端口,等雪飄,等春來。

標籤: 立冬 通用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dxy2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