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我的寫作情緣情感散文

我的寫作情緣情感散文

一個人活着,總得有信仰,才能在黑夜找到方向。

我的寫作情緣情感散文

一個人死後,總得留下點痕跡,才能讓世界記住你曾來過。

寫作於我,便是寄託信仰與定格軌跡的聖物。

都説緣分天定,人與人如此,人與夢想亦是如此。抓週時,我毫不猶豫地握住了一支筆。學生時代曾是校園才女的母親很是開心,母親相信我會繼承她骨子裏的文學基因,實現她未完成的夢想。

然而,剛學寫作文那會兒,我偏偏不開竅,苦思冥想了老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甚至為此哭過鼻子。

是何時真正愛上了寫作呢?我已説不上來,大抵還是因外公家中一座高高的白色書櫃結下的緣。

透明的玻璃那頭是一排排整齊堆放的書刊,厚厚的武俠小説、封面泛黃的文史傳記、彩色的畫報雜誌……最吸引人的,還是四大名著的連環畫小人書。喜愛繪畫的我開始被畫中的人物造型深深吸引,信筆臨摹之餘,竟捧起原著似懂非懂地翻閲起來。

想來,每個寫作者的起點都是從閲讀開啟的,當文字交織的奇幻點燃心中火苗,方才義無反顧地踏上創作征途。千頭萬緒都可暢談,千言萬語都是傾訴,撫慰心傷,洗滌靈魂,儼然一場莊嚴的朝聖。

對性格內向的孩子而言,寫作的意義越加非同一般。

猶記得年幼時光,靦腆安靜的我常常因為動作緩慢被老師批評,還被貼上反應遲鈍的標籤,而同齡人投來的目光,更令我陷入一種自責的悲傷,我總是不知所措地蜷縮在課桌邊,獨自消化無人理解的孤獨。

那些本該天真無邪的日子,留給我的記憶卻是難以忽略的壓抑。於是,我將憋了一肚子的話統統寫進日記本,好的、壞的、説不出滋味的瑣碎情緒都在此刻找到了停泊的港灣。

不需要擲地有聲的迴應,文字已然就是我知心的夥伴,也是我最珍貴的人生導師,是自問自答,是吐苦水發牢騷,或是真實的歡喜,我們早已心靈相通,默契非凡。

待回過神時,我才恍然發現,寫作不但成了治癒我的精神靈藥,也變成了我身上最突出的特長。

12歲那年,我第一次領略到文章變成千字文的喜悦,小小的一本優秀小學生作文選集被我翻了又翻,至今仍被我當作珍寶安放在書架的最顯眼處。

再後來,寫作帶給我的獎狀證書越來越多,刊登我作品的雜質報紙也不斷增加,我才完完全全地相信,寫作早已融入我的骨髓,滲透在身體的每個細胞,今生註定是無法分割的。

世界是一座巨大的花園,而從前的我卻怯弱地將自己鎖在一座陳舊的老屋,文字便是那扇給與我希望的窗,連接我與窗外的繽紛。因為寫作,我漸漸擁有走出禁錮的覺悟,也漸漸找回自信,找回真正的自己。

很多時候,我總會反問自己,寫作於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盛放思想的最佳容器,是見證實力的基石?走得快了,疑惑也不斷襲來。

我似乎已習慣了在寫作中不斷索取,索取讚賞,索取掌聲,索取追逐夢想的快樂,卻鮮少想過,寫作的根本從來不是表面的浮華,恰是予以人靈魂的慰藉。

2017年冬至的前一天,對我疼愛有加的外公走完了他的九十五載人生。外公是在凌晨2點離開的。母親將為外公寫悼文的使命交託於我。

4點鐘,打開電腦,天還未亮,外面的世界如此安靜,眼淚一次次奪眶而出,幾分鐘的悼文寫了2個小時,哭了2個小時。毫不誇張地説,那一刻,我忽然無比感激上蒼賦予我編織文字的能力,這是我才能為外公做的.,也是我對外公最後的祭奠!

拋開功與名,濾去喜與悲,寫作是一扇窗,也是一束光,照亮我們忽明忽暗的心房。

寫作的初衷,從不是文字堆砌的華麗,也絕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是令每一個走進其中的人們打開心扉,鐫刻下真摯的感動。當你需要以文字守護重要的人時,能夠勇敢接過這神聖的職責,的確是一種幸福啊!

近年來,自媒體熱持續爆表,嚴謹走心的文學風骨似乎也越加稀有,流量與質量的激烈角逐愈演愈烈。

寫作二字的內涵,曾被扭曲,也曾被矯正。選擇了寫作這條路,又豈會是一條康莊大道?寫手選擇流量,作家選擇質量;寫手缺的是信仰,作家少的是煙火氣。在二者之間做平衡,的確是難上加難。

很慶幸,今時今刻,我對文字的熱愛從未減少分毫,也越加堅定不移地明瞭,我想要留下的是怎樣的文字。

每個以文字為生的人,誰不曾歷經滄桑,誰不曾迷惘無助,誰不曾痛苦地想要放棄,誰不曾固執地想要守護這純真的夢想?

寫作為我們築造了連接美好憧憬的窗,選擇打開窗户的卻是我們自己;寫作也為我們投射進一縷温暖的日光,選擇伸手迎接日光只有我們自己。

歸根究底,寫作不能改變你所不願接納的現狀,卻可以引導我們勇敢地改變;寫作也不能挽留住不願失去的人與事,卻可以促使我們在辭別中堅強地成長。

璀璨星空,滄海一粟,心是暖的,文字也是暖的;心是美好的,文字也是美好的。若你問我在這世間結下最美好的一段緣是什麼,還有什麼比寫作更驚天動地、感人至深?

我不知道,我的一生究竟要走過多少路,也不知道,我的一生到底會寫下多少文字,但路一直在走,而手中的筆不曾放下,不就足夠了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dxwen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