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皇城相府》遊記散文

《皇城相府》遊記散文

玉龍送舊歲,金蛇迎新年。春節後,元霄前;攜粟婭,隨鄉客;乘餘興,慕盛名;遊“皇城”,覽“相府”;親身感受到:歷史文化丰韻雅,皇威相尊氣恢宏。於是揮筆擬草遊記抒感——

《皇城相府》遊記散文

——“紫禁城”外《皇城相府》系清朝文淵密司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閲官;康熙皇帝35年經庭講師冢宰陳廷敬故居。“皇城”陳廷敬孝母仿紫禁城形而造,康熙念師孝母御賜恩准而啟用,並以陳廷敬晚年“午亭”之號為相府御題《午亭山村》。該聖地位於山西晉城陽城縣皇城村,城府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古樸莊嚴;層間暗道相通,庭院奇銜互連;城廓氣勢宏偉,府院部局有致;既具官邸豪氣,又具民居鄉風;結構鯪次櫛比,氣勢雄奇險峻;建築特色為典型的明、清古代風格。康熙為府第題匾《午亭山村》並賦有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

——陳氏家族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共出現了41位貢士,19位舉人,9位進士,6位翰林;38人走入仕途足踏大半中國,於14省市為官。乾隆曾御筆題聯:“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顯見陳氏家族世代多麼榮耀,難怪如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皇城相府”的內城為“鬥築居”,系陳庭敬伯父於明崇禎六年所建。入城舉目“冢宰總憲”居中,“一門衍澤”、“五世承恩”左右對襯的功德牌坊,記載着陳氏家族輝煌歷史,牌坊一樓三門,枋額雕龍鐫鳳,基座瑞獸環擁,遊客“摸摸獅子頭越過越富有,摸摸獅子背越過越尊貴,摸摸獅子尾能活一百歲。”把瑞獸石獅摸得光溜發亮;城東北與東南“春秋閣”和“文昌閣”制高呼應;“河山樓”共七層、高十丈,巍然挺撥,城中獨秀;乃皇城相府之標誌性建築。城牆的藏兵洞計五層、125間;內城祠廟、民宅和官邸庭穿院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石階木梯,貼牆繞房;可穿庭堂,進院遊園;信步踏城頭,府貌眼底收;明清風韻悠,文史積澱厚。

——外城“中道莊”系陳庭敬所建。陳府第、冢宰第、大學士、配套書房、花園、小姐院、管家院齊全,南書院、花園、狀元橋,止園書堂為三進院;《樹德院》採用明三暗五形式,兩層小樓,四合院,建築形式尤為獨特;《世德院》系陳庭敬之出生地,院落形制“樹德院”,明代建築,簡潔古樸;石牌樓、御書樓、庭堂祖祠、雕樑畫棟,風典氣雅。

——飽賞“皇城相府”,頗對楹聯感興。如清康熙對老師陳庭敬御評:“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以及相府大門後人之評聯:“秤直鈎彎知輕識重,磨大眼小粗進細去。”橫披“水濁心清”。特別是陳廷敬富有哲理的“庭餘草色饒文思,座有蘭言洽素心”以及相府樓迎面牆上陳廷敬揮毫的浮雕圖上那行“中華第一字典,皇家惟一版本”左側“典雅字彙”的讚譽;還有“心事傳經留奏冊,功名報國在文章”、“字融九域無雙侶,典佔三千第一春”、“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事無奇但率真”、“忠厚培心和平養性,詩書啟後勤儉傳家”、“益智有珠比德於玉,學古為鏡平理若衡”、“六經讀盡方拈筆,五兵歸來不看山”、“獨知無愧名斯顯,正學能循德有基”等詩聯,耐人尋味,令人生敬。

盡興遊罷“皇城相府”,乘觀光車繞道上山來到“相府莊園”,莊園內——“千年古槐”訴蒼桑,綠地草甸萌春意;《珍奇花卉園》百花鬥豔,五彩繽紛;佈局雅緻,幽香宜人;遊客如同暢遊在花海卉湖之中,彷彿信步在詩堂畫廊之內;不禁讚歎園裏花好卉香,沁心潤脾,珍花奇卉、稀有罕見,爛漫似錦、撩人心扉;名花珍卉惹人醉,奼紅嫣紫令神飛;花廊美景睱不接,怡情戀綿意難歸。《熱帶風情園》充滿濃郁的迷人風情,植物花草北方遊客從未見過,棕櫚樹的葉子像豐滿的羽翼,茂密的枝丫,墨綠鵝黃的樹葉草色,清澈的細流,雅緻的小橋,自然舒緩的風格,經典的.南國情調,為北方遊客打造了一道靚麗的熱帶風景,提供了一次感受南國風光之旅。《奇特果蔬園》各類果、蔬幼苗稚嫩,架上的果、蔬花香果碩,園內充滿温馨的春意,使遊客親身體會到了生態農業的昂然活力與希望生命。《芳香養生園》農家小院生息味濃,花溪山瀑怡心愜意,長生樹草、益壽花果令人賞心悦目,養生花巷、宜康叢徑,江(姜)山氣勢、靈芝仙息觸君心靈,動君康情。

此遊《皇城相府》不僅領略了浩蕩皇恩,冢相功德;明清古建,文史傳説;而且感受到了現代生態農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未來小康生活的美滿幸福。此遊之印象是:《皇城相府》勢壯嚴,帝文御筆遺蹟多;世代相士功德赫,府邸構制形奇特。《相府莊園》春色鮮,珍奇花卉羣芳豔;生態農業活力現,五星景區醉遊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dxev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