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端午思念的散文

端午思念的散文

就到端午,又到端午。年年歲歲有端午,端午年歲各不同。今年端午與兒童節親密接觸,給人們帶來的不單是初夏的鳥語花香,還有少年兒童的可愛活潑純潔成長。對,蓬勃成長是最動人的。由《少年中國説》裏講的,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是否可以引伸為少年活潑則國活潑,少年發展則國發展,少年健康則國健康?這是當然的事情,沒有少年的希望,哪有國家的希望!

端午思念的散文

還是回到端午,回到敬仰的端午、歡樂的端午、留下無限留戀的端午。敬仰當然是知道端午為屈原得來、知道屈原為什麼投汨羅、讀過他的《離騷》《九歌》等之後形成的。説實話,每個端午想到屈原失去生命的念頭站在江邊決心自盡的心態形象,就不忍過節,不忍快樂,不忍饕餮。但節是為屈原的紀念,寓意投食味魚好保屈原大夫全屍而去,又覺得沒必要沉浸到哀傷裏。兩千多年過去了,屈原有靈,一定為今天國家發展高興,也為國人共同的祭念慰藉(一些資料裏講,端午又叫端陽,在屈原之前就有了。各地傳説中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的)。

很長時間是不知道端午怎麼來的,估計,家鄉好多人至今也不知道端午是為紀念與我們相距幾千裏的地方、發生於幾千年之前的一件事而設立的。屈原是誰?他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只知端午,不知屈原本來也是極正常的。家鄉的端午給我留下最早最好印象的,是香包,油餅,米糕,而不是粽子。粽子於我的家鄉,完全是舶來品。

香包好香,是孃孃做的,還是姑姑做的,實在沒有記憶。只記結果,不記過程,是兒童少年時記憶的一個特點。總之,那個香草的香,那個繡花香包的可愛,深刻地印製成我童年端午的名片。而在我小的時候,吃雖然重要,但因為沒有條件吃到特別的食品,譬如一年也見不到一斤米,根本不可能吃米糕。如果那時候有人講端午吃粽子,估計所有人的眼珠子都會掉出來:沒有一個人見過粽子是啥!我説端午家鄉人吃米糕油餅,是現在的情況;起碼是農村聯產承包逐漸有吃有喝時候的事情。過去端午到底吃什麼,以及能吃到什麼,實在沒有一點印象了。

大概到1990年代左右,端午在故鄉算是正式的有名有實的能吃東西的節日了。雖然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屈原汨羅,但因地制宜弄吃的,是有條件之後各家都要效仿的。米糕是糯米做成米飯那樣,然後把煮好的棗壓進去。吃的時候弄到碗裏或者盤裏,喜歡甜食的可以蘸白糖吃。油餅是年節不可少的食品。現在我都能做些。但是,怎麼做也做不出母親的味道。

母親的味道就是她不同於其他人家做出來的種種食品。雖然母親不可能把每種食品做得最好最精緻,但母親的味道最讓我懷念無法捨得。母親的油餅是用她和父親種的春麥磨的面,用她和父親種的胡麻榨的油炸制而成,麻油清香,淺黃透綠,香而不膩,軟綿可口。我試過好些次,都做不出她的味道。而吃過無數人家的'油餅,從來吃不出她的味道。後來我想,沒有家裏的面,沒了家裏的油,沒了母親父親的愛,怎麼可能有同樣的東西呢!過去節日要麼母親做好父親搭車到縣城給我帶些來,要麼我想法回去吃她親手做的米糕油餅。現在只留下一堆奢望。非常可惜,如果父親母親還在,知道端午放假了不用找其他藉口就有時間回去看望他們、吃他們勞累的成果,該是多麼高興的事情啊!

奢望只能是奢望,假設只能是假設。逝去的永遠不可能重現,美好的永遠那麼短暫。

去年端午我們一家在成都,跟兒子在一起。成都是吃粽子的,我到超市買了幾隻,但兒子並不太喜歡。最後大都是我們倆吃光了。成都的端午街上到處賣菖蒲和艾草,一支好幾元,我覺得挺貴,又想沒地方插,就沒買。但我第一次認識了菖蒲,過去見過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何形何物。前年端午的時候,跑到一處樹林裏找了半天,發現幾株艾草,撥了來吊到門上。這是學別人弄的,大體知道是避邪防惡。我知道艾草可以做成艾絨灸治疾病。父親在世的時候,年年弄艾絨,深秋初春時節,腿疼坐骨疼都用它灸。父親膝眼、腰上有許多被艾灸出的印痕,都是灸的時候燒出來的。由此可見父親曾經經受過多少苦痛。而那些苦痛,無一不是他年少時歷經苦難的寫照。

端午時候,西北的夏天基本成型,再沒什麼大的寒流侵襲。花也間次開過來,槐花落下去,枝間喧鬧一時的沙棗花的暗香、玫瑰花的馨香也暗淡下去,觀賞型的花卉到了蓬勃期,把城市裝扮得格外好看。前天是入夏以來最高温度37度,昨天一場風吹成32度,明天預報漲3度,過節的氣温總算温和下來。關注天氣,其實是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沒有霧霾的可怕,日子總要好過些。端午一過,估計氣温會穩定升騰,炎熱將成為戈壁小城的主角。雖然害怕,也能理解。像四哥説的,沒有高温,水果糧食等農作物咋長成?舒適不能以犧牲收成為代價,啥時候都必須把主次分清楚的。

我們這裏不產菖蒲,明天還是找老地方撥幾株艾草掛到門上。家人外出,隻身一人的節日是可以簡便的,已做了些油餅,就不包粽子,買幾隻蒸着獻祭在父母遺像前並嚐嚐,有個節日意思就可以了。其實端午不端午、節日不節日的生活都一樣的。只是每逢節日對親人故鄉和曾經的思念,總是不知不覺地往頭腦裏闖來。

標籤: 思念 端午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ggk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