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句子 >

改寫句子的方法

改寫句子的方法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詞或詞組部分和語調所表示的語氣部分組成。那麼什麼樣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改寫句子的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改寫句子的方法

一、陳述句改感歎句的方法

1、把句中有“很”字改成“真”或“多麼”,沒有就直接加“真”或“多麼”。

2、把句尾的句號改成感歎號。

二、感歎句改陳述句的方法

1、把句中的“真”或“多麼”改成“很”或直接去掉。

2、把句尾的感歎號改為句號。

三、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方法

1、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將否定詞改為肯定詞。(有不去不,沒不加不。)

2、將反問句中的反問語氣詞(怎、怎麼、難道等)去掉。

3、將句末的疑問助詞(呢、嗎等)去掉,問號改為句號。

四、陳述句改為反問句的方法:

1、將肯定句中的肯定詞(是、能、會等)改為否定詞(不是、不能、不會等)。

2、將否定句中的否定詞(不是、不能、不會等)改為肯定詞(是、能、會等)。

3、在肯定詞或否定詞前面加上“怎、怎麼、難道、豈”等反問語氣詞。

4、句尾加上疑問助詞“呢、嗎”等,句末的句號改為問號。

五、把字句和被字句改寫的方法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特殊的句式。把字句中,介詞“把”能把手動詞支配的賓語改稱動詞的狀語。被字句中,充當介詞“被”賓語的這個成分是主動者,主語則是被動者。一般來説,需要將把字句和被字句變為不用“把”字和“被”字的一般句子,再做縮句或比較,來幫助理解句子。 1:先在陳述句中分析出什麼1、什麼2和怎麼樣,再按下面格式改寫:

(1)改為把字句:什麼1+把+什麼2+怎麼樣

(2)改為被字句:什麼2+被+什麼1+怎麼樣

方法2:理解句子意思,自問自答。如“誰做了什麼”該為“誰把什麼做了”,“誰怎麼樣”改為“誰把什麼怎麼樣”; “誰做了什麼”和“誰怎麼樣”改為“什麼被誰怎麼樣”。 (把字句改為被字句,被字句改為把字句,什麼1和什麼2互調位置。)

六、縮寫句子的方法

縮句的要領和一般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把縮句的要領歸納為八字口訣:“舍枝留主,縮到最簡”;把縮句的一般方法歸結為四個步驟:“讀、劃、縮、讀。”縮寫句子就是把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中的修飾、限制和補充説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變句子的主要意思。

怎樣區分句子的主幹和枝葉?知道哪部分是主幹?哪些是枝葉?這是運用縮句來更好地分析句子和理解句子的首要問題。可以用“誰幹什麼”、“誰怎麼樣”、“什麼幹什麼”、“什麼怎麼樣”、“誰是什麼”、“什麼是什麼”等來區分。

縮句的方法有五種:

一、刪去“的”前修飾成分。例如:“美麗的蝴蝶飛走了。”句中,“美麗的”是用來修飾“蝴蝶”的,因此,應該刪去。

二、刪去“地”前的修飾、限制成分。例如:“人們都驚訝地呼喊起來。”句中,“都驚訝”是用來修飾“呼喊起來”的,要刪去。

三、刪去“得”後補充説明成分。例如:“他高興得跳起來。”句中,“跳起來”是對“高興”的程度進行補充説明的,要刪去。

四、刪去數量短語。例如:“羅丹塑了一座女像。”句中,“一座”這個數量短語可刪去。

五、抓住主幹來縮簡。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幹“誰做什麼”或“什麼怎麼樣”(這是每個完整句子都具備的),就可迅速地縮句。例如:“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這句話:説“什麼?”——“鐵球”,“怎麼樣?”——“落下來”。因此,這句話可縮為:“鐵球落下來。”

縮句有時需要各種方法綜合運用。例如:“幾隻小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這句話可縮為:小鳥飛翔。

補語與“着”“了”“過”如何處理不迷惑。

縮句是為了幫助理解句子,那就不一定要所到最簡。只要理解了句子,就行了。補語保留可以,刪去也行,不過要看具體情況。“着、了、過”是時態助詞,助詞在句子中幾乎沒有獨立性,是不能刪的。

縮句時,要注意三條:一是不改變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句的結構,三是縮寫後仍然是句子。

縮句的要求:

1.縮句後主要成分必須是詞或詞組

例如:“大熊貓貪婪地吃着鮮嫩的竹葉。”不能縮成“熊貓吃葉”,而應縮成“大熊貓吃着竹葉”。因為“大熊貓”和“竹葉”是完整的概念,“熊貓”和“大熊貓”的外延並不一致。“葉”在這裏是語素而不是詞,“竹葉”才是詞。

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進學生經常主動熱情地幫助後進學生”。如果縮成:“學生幫助學生”則意思模糊,只能縮成“先進學生幫助後進學生”。保留了“先進”和“後進”兩個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確了。

3.“着”、“了”、“過”要保留

“着”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同學們上着課”,如果縮成“同學們上課”,就沒説清楚是現在上課還是以前上課。“了”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如:“趙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科學課。”應當縮成“趙老師上了科學課。”若縮成“趙老師上課。”是正在上,還是上完了?不知道。“過”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過去。如:“我曾經遊覽過美麗的桂林。”如果縮成“我遊覽桂林。”是正在遊覽,還是曾經遊覽?沒有説清楚。由此可見,謂語後面的“着”、“了”、“過”不能去掉的。

4.復指成分應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們應當遵守自己過去許下的諾言。”應當縮成“我們遵守自己的諾言”。若縮成“我們遵守諾言。”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詞組應該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們在清澈的河水裏游泳。”應當縮成“我們游泳。”不能縮成“我們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裏”“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詞組作狀語時,都不能保留“在”字,應該同後面的狀語一起完整地去掉。

6.補語的處理

首先,動詞謂語後面的補語一般應保留中心詞;其次,形容詞後面的補語一般刪去。如“發表作文後的張小南高興得跳起來”,可縮成“張小南高興”。

7.不改變句子的語氣

句子的語氣不能改變,如“莫非他想在這裏安安穩穩地睡上半天嗎?”應縮成“他想睡嗎?”

縮句方法:

第一組: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語

原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

縮句A:燈照耀着建築。

B:廣場上千萬盞燈照耀着宏偉建築。

C:廣場上燈照耀着建築。

分析:縮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特別是不能改變原句陳述的`對象,即主語。另外,還要讓壓縮後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話,不能縮得過分簡略。

原句説的是“廣場上”怎麼樣,而不是“燈”怎麼樣,A句改變了主語,當然也就改變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確,但縮得過分簡略;B句是正確的。

如果原句是“廣場上的千萬盞燈”如何如何,“廣場上”後面加了一個“的”字,情況就不一樣了,主語肯定是“燈”了。

第二組: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謂語

原句:夏天,老人們都愛到河邊的樹陰下釣魚。

縮句A:老人們釣魚。

B:夏天,老人們愛釣魚。

C:夏天,老人們愛到樹陰下釣魚。

分析:縮句既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語,也不能改變陳述主語的謂語,縮句只能壓縮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屬於主要成分的詞語,也不能壓縮掉。

原句是説“老人們”愛好乾什麼,“愛好釣魚”不等於“釣魚”,A句把謂語“愛”改成了“釣魚”,明顯改變了句子的原意;這個句子是説老人們愛好什麼,並不是説他們幹什麼。B句把“到樹陰下”誤認為“釣魚”的狀語壓縮掉了,其實“愛到樹陰下釣魚”表示兩個連續的動作,都不能壓縮掉。C句是正確的。

第三組: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構

原句:灰黑色的鸕鶿整齊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縮句A:鸕鶿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鸕鶿站在船舷上。

C:鸕鶿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縮句不能改變原句的結構,如果原句是複句,壓縮後應當還是複句。

原句是一個複句,前面的分句説鸕鶿站立的動作,後面的分句説它像什麼。A句前半部分正確,後半部分把後面分句的主要動詞“像”壓縮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體“士兵”換成了鸕鶿,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當然更不行;C句沒有把後面分句的意思表達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壓縮掉。

正確的縮句應當是:鸕鶿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第四組:縮句不能把表示處所的詞語改為表示事物的名詞

原句:三棵大海棠樹上開滿了紅紅的花。

縮句A:海棠樹上開滿了花。

B:海棠樹開花。

C:海棠樹開滿了花。

分析:句子陳述的對象(主語),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個處所,有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卻不一樣,如“學校”和“學校裏”。縮句時不能因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處所的詞語改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補語和動詞結合得很緊密,特別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個字的補語,縮句時不宜縮掉。

原句主語的中心詞是“海棠樹上”,而不是“海棠樹”;謂語動詞“開”後面有一個簡短的補語“滿”。A句合乎這類句子縮句的要求;B句改換了主語,縮去了簡短補語,壓縮後的句子意思很不確定,表達不出“海棠樹上開滿了花”的意思;C句改換了主語。

第五組:縮句不應當縮掉必要的簡短補語

原句:岸邊的柳樹上掛滿了亮晶晶的冰條兒。

縮句A:柳樹上掛滿了冰條兒。

B:柳樹掛滿了冰條兒。

C:柳樹上掛冰條兒。

D:柳樹掛冰條兒。

E:樹掛冰條。

分析:這組句子同第四組相仿,簡評如下:

A句,正確;B句,改換了主語;C句,縮去了不應當縮掉的簡短補語“滿”;D句,改換了主語,縮去了簡短補語,縮後句子意思很不確定;E句,過分簡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語。

標籤: 改寫 句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juzi/8x8g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