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對聯 >

2017雞年四字春聯

2017雞年四字春聯

春聯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2017雞年四字春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雞年四字春聯

  天開長樂、人到恆春

  天開化宇、人在春台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冬迎梅至、春伴燕歸

  天涯月色、芳草春暉

  開門納福、舉步迎春

  日薰春杏、風送臘梅

  風光勝舊、歲月更新

  風調雨順、國盛人和

  術有專攻、業精於勤

  龍吟國瑞、虎嘯年豐

  人增壽紀、天轉陽和

  龍吟虎嘯、臘盡春歸

  陽春召我、淑氣宜人

  東風解凍、春日載陽

  四時吉慶、八節安康

  天開文運、人喜春陽

  四時為柄、萬象皆春

  白雪融臘、紅梅賦詩

  紅樓旭日、綠柳芳春

  蘭芳春日、桂馥秋風

  民生有幸、國運無疆

  江山不老、神州永春

  慶雲兆日、芳草迎春

  陽春煙景、錦繡文章

  人登壽域、世躋春台

  花開富貴、竹報平安

  紅梅點點、春意融融

  花明柳暗、山覆水重

  風迎新歲、雪兆豐年

  花香四季、月滿一輪

  春風得意、和氣致祥

  抬頭見喜、舉步生風

  梅開五福、竹報三多

  一年肇始、百業興隆

  爆竹報喜、楹聯迎春

  春風吹綠、江山映紅

  年逢大有、日過小康

  春光滿室、瑞氣盈門

  花迎喜氣、鳥唱春光

  梅開佳景、雪兆豐年

  乾坤正氣、日月光華

  爆竹辭舊、桃符迎新

  春臨宅第、喜上梅梢

  紅插山花、綠眠芳草

  臘梅報喜、飛雪迎春

  春盈四海、花漫九州

  八路進寶、四方來財

  春和景麗、國泰民安

  年年如意、處處春風

  九州國泰、六合春新

  三江生色、四海呈祥

  高歌猛進、勇往直前

  慶雲兆日、芳草迎春

  梅映紅日、雪兆豐年

  歲通盛世、人肇華年

  年豐人壽、景泰春和

  梅開春色、國展宏圖

  香飄四季、春滿九州

  龍騰虎躍、水嘯山吟

  春風送福、喜氣臨門

  春臨大地、福滿人間

  鬥星指路、旭日輝春

  春風送福、喜氣臨門

  百花齊放、萬馬奔騰

  春風梳柳、時雨潤苗

  鵲傳喜訊、風送佳音

  三春放彩、五福生根

  春光九十、氣象萬千

  龍興華夏、燕舞陽春

  春風及第、政策歸心

  百花齊放、萬木爭春

  開門納福、舉步迎春

  五星高照、四海歡騰

  一聲爆響、萬里春回

  江山壯偉、桃李芬芳

  春有新意、景無舊觀

  春風得意、麗日抒懷

  紅梅吐蕊、綠竹催春

  福隨春至、富伴勤來

  人臻五福、花滿三春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

  人遊化日、天與長春

  九州國泰、六合春新

  山河似錦、歲月更新

  千峯月色、五湖春光

  門迎百福、户納千祥

拓展閲讀:春聯的歷史起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後漢書?禮儀志》説,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説:“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説: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

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户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發展介紹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説: 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户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户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

據史書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 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户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户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標籤: 春聯 四字 雞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duilian/7797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