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實用】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10篇

【實用】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10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1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寒假也隨着開始啦。我們打算回老家過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點回老家。經過媽媽的一番準備,我們出發了。

【實用】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10篇

經過長途跋涉,母親辛辛苦苦開了8小時的車,終於回到老家了。回到家裏,祖母已經買好家鄉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們了。祖母看到我們到了,馬上端出一盤金黃色的大螃蟹,聞着香噴噴的大螃蟹,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抓來吃,這可説我和哥哥的最愛,我和哥哥搶吃起來。很快,這盆大螃蟹就被我們消滅了。

吃完螃蟹祖母就開始做年餅,這是我們家鄉的一種習俗,每到過年家家户户都要做這種餅,既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又可以用來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濕之後磨成粉,然後用糖水攪拌,就變成一大坨迷糊團。接着抓一把糊團揉扁,拌入餡才,包起來放進鍋裏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熱鬧,覺得好玩極了。

我們家鄉過年還有許多習俗,比如唱大戲、舞龍神、獅子拜年……,家鄉的習俗可好玩了,我愛我的家鄉——雷州。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2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 ——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這些“福”字,我笑着和媽媽説:“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3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三春節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就開始了,這一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衞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從這天起,人們開始買年貨,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z。。h。a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户户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一起吃團圓飯。

從初一到十五都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大人拿出好吃的糖果招待客人,小孩也很開心,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

過了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4

今年春節剛剛過去,過年期間我看到許多户人家的門上都貼了倒過來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這是為什麼呢?我問母親,可母親也説不清楚,後來,我在書上看到,關於倒貼福字還有由來呢。

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侄了。皇帝聽取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説:“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5

春節,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們過春節的習俗也略有不同。

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小年,其實是大年的彩排,人們都慌神似的搶購過年必備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鮮肉等。

到了除夕,春節的高潮便到了。街上忽然湧現了許多“小賣部”,專門賺小孩子的錢,他們有的賣玩具槍,賣棉花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再我們這兒,這些都是新年的“特產”。

大年初一,小孩和老人都會起得很早,小孩是起牀磕頭掙壓歲錢,老人呢,負責發放壓歲錢,可忙壞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了,蠻熱鬧的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6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中國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還有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習慣相傳至今。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倒貼“福”字、畫年畫和守歲等等。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古書《呂氏春秋》中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習俗習慣了,此外,掃塵還有“除陳布新”的含義。

春聯也叫對聯、桃符,它以對偶、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的願望,是咱們中國獨特的文學形式。春節貼春聯這一習俗起源於宋代,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

“福”字,指的是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為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一種祝福。可是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福,人們乾脆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倒’了”。

現在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已很是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户户帶去了興旺和歡樂的喜慶場面。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對聯:“焰火耀長空,色彩斑斕歡度除夕度,金龍騰大地,人聲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7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着歡歡笑笑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着春節的到來。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8

每年都等着、盼着過春節。因為這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早晨,早早的起牀,穿上媽媽早給準備好的新衣服、新鞋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到了晚上,大人們都開始忙着包餃子。這時我們小孩子便拿着好多的煙花出去。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各式各樣的。我最喜歡的是搖花,拿上幾根,點上火。那花便飛灑起來,我前後的搖,轉圈的搖,那火花隨着我的搖擺閃閃亮亮。像一串串小星星圍在我的身旁,我彷彿是飛到了天上與他們一起玩耍。接着就是要點燃花了。我躲在爸爸的身後看着,砰、砰,每一聲響都開出一朵美麗的花,有紅的、綠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吃完了餃子,就要睡覺了,我真的希望時間快點過,我期盼着過年的春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9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最有趣的就是春節。

按照家鄉的習俗,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衞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還要殺羊殺豬用來祭灶。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了:買對聯、買糖果......有些人家還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熱鬧了,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

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團員。到了晚上,鞭炮聲徹夜不絕,人們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吃年夜飯。

從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們走親訪友的好日子。人們都要相互拜年,祝福親朋好友來年快樂平安。

家裏來了客人,大人們都要拿出好吃的東西來接待客人,小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收到壓歲錢。

到了元宵節的時候,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魚燈、有福娃燈、有火箭燈......。人們都從四面八方來湧來,圍到廣場上看煙花

各種各樣的煙花將夜空裝扮的更加絢麗多彩。

過了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節習俗的作文200字 篇10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對我們孩子來説,就更是這樣了。為什麼呢?因為可以由着性子放花炮。

離過年還有好些日子,賣花炮的攤子剛一出來,我就拉着老爸迫不及待地去買花炮。琳琅滿目的花炮讓我挑花了眼,我總要滿載而歸才能盡興。好容易盼到晚上,我和院子裏的小朋友一起,找個空曠安全的地方開始展示自己的花炮。你瞧,那個在地上滴溜溜轉的是“小老鼠”炮,那個升上天空變成一把降落傘裊裊婷婷落下的是“降落傘”炮,而我最愛玩的是摔炮和刺花。每當我用摔炮故意襲擊別人的時候,我總是笑得不亦樂乎。當然,我最愛看的還是大人們放的焰火,太漂亮了,太壯觀了!五彩的焰火升騰在天空,變幻出各種形狀和顏色,像一柄柄巨大的花傘,想一簇簇耀眼的燈盞,像一叢叢盛開的花朵,流光溢彩,把夜空裝點得燦爛奪目,彷彿我們置身於童話世界裏。

春節高興的事很多,逛廟會,吃餃子,守歲,有壓歲錢,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放花炮,因為它代表了我們每個中國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標籤: 習俗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vgn2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