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實用】介紹春節習俗作文三篇

【實用】介紹春節習俗作文三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春節習俗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介紹春節習俗作文三篇

介紹春節習俗作文 篇1

豬年的春節來了,我屬豬,我的本命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決定一起去了秦淮河旁的夫子廟迎接春的到來,感受春的氣息。

迎着新年的第一輪朝陽我們來到了夫子廟,牌匾下顯赫的“春”字躍然在目,“春”字兩旁的祥雲圖中羊兒歡騰跳躍,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十年了,田田都12歲了,我們一家還在這兒拍張合影吧!”媽媽牽着我挽着爸爸,“咔嚓”,一張全家福,見證了我成長,定格了20xx豬年的春……

還是十年前的夫子廟,還是我們一家人,那橋、那燈、那亭台樓閣看似沒變,但沐浴着春的陽光,它們滄桑變化,分明更生機勃發,熠熠生輝。這是春的活力,這是時代的發展!

時近正午,夫子廟已經是人山人海,老的、小的、中國人、外國人,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春風般的笑臉,我猜他們的心裏都裝着滿滿的喜事吧!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邊走邊看。有時停下來買點特色小吃嚐嚐,如狀元豆;有時停下來欣賞路邊琳琅滿目的小商品,最後媽媽為了新年討個好彩頭,給我買了一頂狀元帽。

夜幕初垂,夫子廟的花燈就全點亮了,花燈掩映着古色古香的建築,好看極了!正是坐船的大好時機。我們買了畫舫船的票,畫舫船是一種裝飾精緻的小船,用它來夜遊秦淮河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船在航行中要經過很多橋,每座橋都有它的一段歷史和傳説。

其中最神奇的要數文德橋,因為它處在正日子午線上,所以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的午夜前後,在文德橋東西兩側的秦淮河上各有半邊月亮,又稱“文德分月”,這種其妙的景觀令人驚歎,也讓我對古時的能工巧匠們充滿了敬佩!文德橋對應的是武定橋,夫子廟是為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明太祖朱元璋為表示對孔子的尊敬,命令文官在過文德橋的時候必須下轎,武官經過武定橋時必須下馬,以表示對孔子的尊敬。

之後我們又看到了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家的後花園—白鷺洲公園,還有明末“秦淮八豔”之一李香君的故居。還有江南一帶舉行鄉試、會試的考場—江南貢院,這座考場有30萬平方米那麼大,有2萬多間的.考間,每個考間不足15平方米,真小啊!

坐着畫舫船,看着秦淮河兩邊美麗的夜景,耳邊聽着娓娓道來的歷史傳説,已經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畫舫船已經靠岸了,但我的腦海還一直在秦淮河的歷史中暢遊!

河兩岸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映紅了人們的臉龐,畫壁上兩條金碧輝煌的巨龍述説着家鄉的鉅變,半空中綻放的禮花奏起了春的序曲……

介紹春節習俗作文 篇2

這個春節我在外婆家過年。一天早上,我們剛吃過早飯,遠遠地就聽見“咚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我好奇地問外婆:“這是什麼聲音?”外婆告訴我是在鬧船燈,“鬧船燈是怎麼樣的?”我刨根問底地問外婆,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外婆決定請他們過來表演。

“咚咚鏘咚咚鏘”的聲音時遠時近,我坐不住了,跑進跑出地去看,希望船燈快點來。外婆忙着打開堂前門,並在堂前中央放了一張八仙桌,在桌上擺放好一些糖果和茶水,説是讓這些表演的人品嚐。

終於,“咚咚鏘咚咚鏘”的聲音近了,近了……我飛奔着跑到門口,看到鬧船燈的人浩浩蕩蕩地走來。這是一個長長的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大頭和尚”,説是“大頭”是因為他的頭是用一個只露眼睛和嘴的大鐵桶面具罩着,外面畫着的面具雖然是微笑着,我也知道這是一些老人扮演的,可我看着還是覺得有些詭異,遠遠地躲開了。“大頭和尚”捧着個金元寶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的後面是一羣敲鑼打鼓的人,緊接着是兩艘漂亮的綵船。

船身是用布圍起來的,上面畫着龍和鳳,還有各種彩色的花兒裝飾在船舷上,有兩個人分別頂着一隻綵船,慢慢走來,這個船一定比較重吧。綵船後面跟着兩個揹着包的人,揹包裏鼓鼓囊囊的有不少東西,大概是一路的人家贈送的果品。緊隨其後的是一大羣圍觀的人,有老人,有小孩,後面還有一個“大頭和尚”拿着一把扇子,突然的一個動作,嚇得小孩害怕地跑,逗得老人開心地笑。

隊伍到了院子裏,敲鑼打鼓的人在院子一角坐下了,船燈站在院子中間,那些圍觀的人都在院子的角落或大門口找了個地。接着二胡的聲音響起來,一個女人大聲唱起來,綵船隨着歌聲舞動起來,先是原地小步子地擺動,好似船在風浪中顛簸搖擺,過了一會,兩艘船轉向跑起來,他們跟着鑼鼓聲踏着有節奏的步伐,快速移動,好似船在與風浪抗爭努力前行。

隨着音樂的變化船又原地搖擺,好似船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休息,積蓄能量……“大頭和尚”一會兒如船長般指揮綵船舞動,一會兒又如調皮的小孩般和圍觀的人打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開心的笑臉,我正看得投入,一個“大頭和尚”突然走近我,我嚇得想躲開,外婆抓住我,説是這個“大頭和尚”是讓我們捧一下金元寶,寓意新年財源滾滾,我捧了金元寶,“大頭和尚”給我豎了大拇指,還親切友好地默默我的頭,我對他的害怕減少了幾分。

很快,音樂停了,鬧船燈結束了,我還沒看夠,當船燈走向另一家的時候,我也加入了圍觀的隊伍……

介紹春節習俗作文 篇3

壽縣春節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閒,家家户户都要醃製鹹雞鵝,一面備節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悦和對來年的祝福醃進濃濃的臘味。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羣眾詼諧地説“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於醃製手法有異,家家户户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吃完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羣眾更多起來。過後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裏裏外外打掃一新,規整利落,人們心裏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麪、麥芽糖製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迴天庭向玉帝多説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春節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裏過節,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麼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於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後,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户户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到正月裏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農村都在初三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後,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正月裏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裏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並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説“過年好、恭喜發財”。

標籤: 三篇 春節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4rr82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