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貴州習俗作文

貴州習俗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貴州習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貴州習俗作文

貴州習俗作文 篇1

此次貴州之行,收穫滿滿,更重要的是讓我瞭解到了貴州那邊的許多習俗。

那邊有一種叫粉的主食,我非常喜歡吃。這東西是用米粉做的,形狀與麪條相似,但比麪條更厚,也更寬一些。這種粉水分還是很多的,非常滑。用筷子夾,不夾緊一點就會滑下去,可是又不能夾太緊,不然就會斷了。爸爸剛把車開到老家下面,我就迫不及待要下去。因為我清晰地記得這裏有一家粉店,而且味道非常好。我叫了一碗粉,坐在旁邊等候。但是我坐下沒一會,粉就好了,還真有點意外呢!我看了一下,配料不是很多,表面浮着點葱花和肉沫。不過辣油才是對整碗粉起決定作用的關鍵,面上全是紅紅的辣油,白色的粉在湯裏若隱若現。夾起粉,粉沾了一點紅色。在嘴裏,粉的口感非常絲滑,彷彿入口即化了,再加上辣油使嘴裏有了些麻辣,非常美味。我大口大口地吃,不一會就吃完了。

説到吃的還有一種美食,那是一種豆腐。它非常的薄,是一片一片的,兩面都是金黃。這種豆腐是用油煎的,所以是金黃的。它本來就是熟的了,不過和火鍋一起吃更好。記得有一次去大伯家吃飯,我看見一籃豆腐在旁邊,那籃子直徑大約20釐米,我故意少吃一點菜,留肚子吃豆腐呢!每次大伯燙豆腐,我動手最快。豆腐下去沒一會,就被我無情地撈上來了。一大籃豆腐都吃完了,有一大部分都是我吃的。唉,豆腐太美味了,抗拒不住啊!

這裏吃飯方式也和安徽不一樣,要在專門一間房子裏生一堆火,放上架了,最後把鍋放上就可以炒菜了。冬天白天火幾乎都在燒的,冷了就可以坐在旁邊烤火。過年時在火上還會掛一些肉讓煙燻,薰到差不多時間肉就黑了,像碳一樣烏漆嘛黑的。那肉吃起來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鹹鹹的,香香的,一點也不油膩。燻肉是這裏過年的重要內容。房間長期被煙燻牆自然也會變黑,於是人們在烤火的上面開了一個通風口,出來的煙就從那排出去了,很大程度減少了房子的黑色,不過這就要煙的自覺了,有許多調皮的煙不願進通風口,留在在附近的牆上了,這樣還是避免不了牆會燻黑。

這兒的人每到吃飯就必喝酒,喝起酒來一頓飯就吃的非常慢了。大年三十晚上,一大家子人從下午三四點鐘就開始吃年夜飯。吃到快好時,隔壁大伯又叫我們去吃,到大伯家爸爸又開始喝起酒來。我坐在旁邊聽他們説着我似懂非懂的方言,聽了一會我也就先回去看春晚了,等我看完春晚去找爸爸,他們幾兄弟還在喝酒説話。心想,天哪!這是多久沒在一起説話啦!都十二點了,怎麼還在聊天啊!不過菜是一點也沒動,光喝酒説話了,講了四五個小時好像也沒什麼講的.了,於是東扯一句,西扯一句。最後竟談起了房子。

爸爸説:“這邊縣城房子很便宜吧?”

“對!我那縣城的房子才買三千一個平方呢,不過現在可能也得四五千了。”大伯説。

“那確實便宜,像安徽那邊差不多都要七千左右啦。”説着,爸爸又抿了一口酒。

“這貴州呀,別的都比其它城市貴,就唯獨房子便宜。”大伯説。

爸爸説:“呵呵,不都説這窮嗎?房子太貴了,誰買啊。”大家都被逗笑了。

敬土地公也是這很有趣的一個習俗,土地廟就是用三塊石磚圍起來的一個小洞,很抽像。廟裏只有一個爐子個三個碗,分別是插香和放東西的。廟裏連個土地公像都沒有,但土地公在這邊還是普遍受到尊重的,每家都會自建一個土地廟來貢着土地公,奶奶經常帶我來拜上兩拜呢,説是會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幸福,保佑我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

貴州的習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貴州習俗作文 篇2

貴州苗族春節習俗

苗族在我國分佈地區很廣,他們的年節,稱“冷釀廖”。沒有統一的日期,一般在秋叫後。按當地的傳統習俗,選擇在農曆九月、十月或十一月份。

貴州省的苗族,在節日期間有舞獅子的活動。在鑼鼓聲中,一個手拿繡球的武士引出了一頭紋彩斑斕的“雄獅”,後過跟着一個笑咪咪的“大頭佛”。“大頭佛”一步一搖,滑稽可笑。苗族舞獅子最精彩的又要數爬桌子表演:聲地中央直疊起十二張高飯桌,總高度在十米以上。獅子在武士的逗引下,從下面的一張桌子鑽過去,再翻上一張張桌子……一直爬到最高點,武士一個斤頭翻落到地,獅子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踩着翻黑心放在最上面那張桌子的四條腳,表演轉身,繞圈、前伸、後顧、站立、朝拜等動作,最後還要從最高處輕盈地跳下來。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在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天龍屯堡古鎮,村民正在貼春聯、製作臘肉、血豆腐、歡歡喜喜過春節。據悉,當地至今仍然保留600年前明朝時期的風俗習慣。

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龍裏縣谷腳鎮王官村品嚐“刨湯飯”。所謂“刨湯飯”也稱“殺豬飯”,是貴州省農村的一種風俗(不知道其他省份是否也有這樣的風俗):每年冬至後,天氣漸冷,貴州農村中就開始殺豬,用於醃製臘肉、香腸,製作血豆腐等,一些人家也趁此時機“打餈粑”,為過春節作物質準備。由於殺豬、打餈粑等都是力氣活,少不了村民之間的相互幫忙,殺豬或打餈粑的人家免不了要請幫忙村民吃飯,一來二往就形成了吃“刨湯飯”(或殺豬飯)的風俗。由於許多村民都有親戚在城裏,這些村民也希望城裏的親戚到農村來品嚐“刨湯飯”,城裏人一方面想到農村去呼吸新鮮空氣,另一方面也想吃點原生態的食品(順利還可以帶點“戰利品”回家),於是就形成了每年冬至後,城市人到農村吃“刨湯飯”的潮流,以至於有的休閒渡假山莊也把吃“刨湯飯”作為一個品牌。

貴州春節風俗習慣:銅鼓聲中過新年

貴州省水族地區的春節是在銅鼓聲中過的。節日清晨,幾個小夥子在長老指揮下敲擊銅鼓,村中父老兄弟聽見後就聚集在銅鼓周圍。互祝節日愉快,人壽年豐,之後便跟在銅鼓的後面,挨家挨户去賀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夥便按照輩份高低、年歲大小,依序入座,高舉酒杯,互挽手臂,在“秀!秀!”(水語:好!好!)的歡呼聲中,依次乾杯,吃擺在桌上的魚和其他菜餚。吃年酒,不論貧富,家家必去。倘有一家未去,那是對這户人的最大侮辱。有趣的是,村裏的孩子們也尾隨這支吃年酒的隊伍,去分享過年的饌品。他們每到一家,女主人就拿魚乾、糖果等食物分發給孩子們。兒童們則把過年獲得饌品多少來衡量是否能幹,今年是否能交好運。因此,他們一進家門,便圍着主人踮腳伸手,不住地叫喊着:“海育啊!”(水語:給我啊!給我啊!)這種歡呼雀躍的場面,也給村寨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要是誰家冷落了他們,孩子們明年便不再登門—一據説,聽不到孩子們歡笑聲的人家,就會有厄運降臨。

標籤: 習俗 貴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3rrg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