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通用6篇)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通用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通用6篇)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1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族數年來積累的經歷所提煉出來的風尚和教訓。家風家訓就像雨點一樣,在潛移默化的薰陶着家中的每一個人,只有樹立好的家風,才能使社會的正能量更好的傳遞下去。

“善良、誠實。”是我們家的家訓。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個字,其中卻包含了中華民族四五千年來最重要的優良品質和一個人不得丟失的本能。

小時候,在我老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就經常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做人啊,要以誠實為行,善良為本。善良和誠實是最重要的。”光説還不夠,老爺爺還時常將一直珍藏在櫃子裏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小心翼翼的拿出來,把紙鋪好,蘸好筆墨,用他那飽經風霜的雙手握住我的手,在紙上寫下善良、誠實兩個字。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好奇的問:“老爺爺,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善良、誠實呢?”老爺爺總會回答我説:“説起來,善良、誠實是很簡單的,其實這是一件挺難堅持下來的事兒,首先呢是善良,其實每個人開始的時候,都是善良的,這是人的本性,可是有些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沒有保持那顆本真,善良的心,所以,你要記得,不管發生什麼,經歷什麼,都不要忘記,最開始,最簡單的善良。其次是誠實,指的是你的言行要忠於善良的心,不要撒謊。”那時候,我總是半懵半懂地點點頭,雖然現在老爺爺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同我説過的話,教我寫過的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其實家風不只是口頭上喊得口號,更要付諸於行動。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買東西看到路邊有一個年近60歲的爺爺,抱着一個兩三歲的小孩,那個孩子雖然臉上髒兮兮得,但是那兩顆不諳世事的大眼睛卻朝四周望來望去。記得當時已經是秋天了,可是那個爺爺只穿了一件破破爛爛的短袖,把僅有的一件外套披在了小孩的身上,而自己,則凍得瑟瑟發抖,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注意到,這個爺爺好像只有一條腿!在他和小孩面前,有一個塑料的小盒子,裏面零星散落着幾枚一角的硬幣,我正在心中暗自感歎着他的不容易,卻沒想到一旁的媽媽突然走過去,輕輕地在那個盒子裏放了20元錢,然後默默地拉着我離開了哪裏。臨走前,我看到那個爺爺眼中充滿感激的目光。還有聽到他極小的,沙啞的一聲:“謝謝!”

回家後我問媽媽:“為什麼要給那個爺爺20元錢呢?”媽媽微笑着説:“還記得你老爺爺和你説過的話嗎?要善良、誠實,要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我相信那個爺爺是誠實的,你也看到了,他只有一條腿,他生活的很不容易,所以,我才給他那20元錢,雖然錢數不多,但也是心意。”聽完媽媽的話,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原來善良是一件很小的事,是在看到困難的人時的一次幫助。而不是漠不關心。

“善良、誠實,”短短的四個字,卻讓我感到了濃濃的暖意,這是我的家風,充滿愛的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2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説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隨着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新春走基層之家風是什麼”,我就對“家風”這個熱門話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促使我每天都要看央視新聞的有關報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為重要。

古代人把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現代人的家風是什麼,眾説紛紜。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低調做人、為事清廉,孝順和氣、厚道誠實……在新聞頻道,記者們採訪了四川成都火鍋店一位顧客説:“我們家有一個傳統,這一碗飯,吃着只要剩一粒米,不行。”還採訪了麪攤老闆説:“樸實一點,厚道一點,做人要實在一些,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説得很好很實在。

看到這裏,我忍不住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爸爸説:“我們家的家風是不要貪小便宜,要懂得謙讓。借別人東西一定要還給別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風,你會飄進千家萬户的!

大家都來曬曬自己的家風吧!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3

俗話説得好。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也是人們常掛在嘴邊説的一句話。那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下面就來聊一聊,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媽媽經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有孝心,做個勤儉節約的`人。她自己一向都以身作則。我們家是個大家庭,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同住,十幾年來我們一直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爸爸是個大老粗,雖然脾氣有點暴躁。但人還是很善良的。對奶奶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奶奶做了湯圓放了好多糖,爸爸小聲説:白糖不要錢呀,放那麼多。但爸爸沒有當着奶奶面多説,還是咬着牙吃完了,從不頂撞奶奶。

在我十歲那年,吃飯時,不小心有幾個小米粒掉到桌子上,奶奶看見後,立馬就説把飯桌上的小米粒撿起來吃了。孩子,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聽奶奶這麼一説,我突然想起書中學到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下子明白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艱辛。從那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家裏有事,總要開家庭會議。各自發表意見,如果實在不能統一,最後肯定是聽奶奶的,用媽媽的話説,百善孝為先,對長輩,首先要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太大的問題,就由他們來決定。媽媽還常説:“對大人盡孝道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這些家風家訓,其實每個人都懂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我會用行動來規範家風家訓,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帶動其他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地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業才有玩的時間,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拖拉拉,每天堅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家的温暖,社會的進步。讓我長大後,為國家做貢獻。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4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家中有慈祥的爺爺奶奶,可親可敬的爸爸媽媽。他們總是特別地疼愛我,關心我。小時候的我很調皮,經常惹事,家人總是不厭其煩地教育我,但我每次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當一回事。唯獨那一次,我記憶猶新——

那天放學我一回到家就直衝廚房,拿起碗就開吃,絲毫也不記得爺爺平時的教育:要等長輩先動筷,後輩才能動筷。爺爺冷不防的來了句:“你忘記我平時跟你説的話了嗎?碗給我放下!”我的身體一僵,連忙把碗筷放下,怯怯地站了起來,低着頭,小聲地説:“爺爺,對不起我沒等你和奶奶先吃……”到最後我的聲音幾乎沒了。“道歉是你這樣的態度嗎?聲音大點!”爺爺大聲地説。我被爺爺這一聲嚇到了,身體一顫,嗓音提高了:“爺爺對不起!我不應該沒等你和奶奶動碗筷之前就吃了。”“只錯了這一點嗎?”奶奶從陽台過來對我説。我心虛的點了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那你説你錯了哪兒?”奶奶似乎看穿了我,又問。爺爺對我的反應很不滿意,説:“看樣子你是不知道了!出去給我站着想通了再回來!”我低着頭走了出去,瞄了一眼地下,呀,竟猜到了自己剛剛掉下的飯粒,頓時恍然大悟。爺爺和奶奶都是農村人,從小吃的本來就不好,有時連三天都吃不到飯,所以非常珍惜糧食,也經常教育我要珍惜糧食,吃飯時要吃乾淨,不允許有剩下的,而我卻吃了一地,想着,想着我非常羞愧,我竟然犯了這一大忌!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剩菜剩飯了,能吃多少盛多少,吃的時候也非常仔細,一粒糧食也不浪費。同時,我也把爺爺的教訓當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把它們謹記心裏,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5

每個人的家都有家風和家訓,所謂的家風家訓就是自己家的風氣,家裏的風氣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子孫,所以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勤勞節儉,誠實守信。並把它們作為家訓,讓我謹記。

記得那是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同學們約好一起出去玩,因為他們總是一起出去玩,所以對他們來説沒什麼,但對我來説確很是難得,因為爸爸媽媽經常不讓我和同學出去玩,説小孩出去太危險,又講了一些故事想讓我打消出去玩的念頭,説什麼大學生出去都被壞人騙了,何況我還是個孩子,哎好不容易和媽媽爭取到了一次出去的機會,當然要好好珍惜呀,我估計一下給媽媽説的時間太長她肯定不會同意的,兩個小時應該差不多還可以,我就給媽媽説6點就回來。可是我一玩就忘記了時間,一下玩到6點半,媽媽給我打電話可是我手機沒電了關機了,我一看6點半了就趕緊給同學説了一聲,跑回了家我氣喘吁吁地敲門媽媽很快給我開了門,沒等我換完鞋媽媽就對我説:“走的時候咱們都説好了,6點回來你看看錶現在幾點了!”我靜靜地聽着也不説話,因為本來就是我不對,沒話可説,媽媽説了我一會兒,漸漸地消了氣,語重心長的説:“我也不想説你,但是你説了幾點就要幾點回來,做人要誠實守信,要不沒有人會再相信你了”我羞愧地低下頭對媽媽説:”對不起,媽媽,我下次一定遵守承諾。”媽媽點了點頭説:“這次就原諒你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這雖然是小事但是誠信對一人來説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為事小我們就不重視,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良好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習氣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良好的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風家訓的作文6

家風是什麼?我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説家風是一個家的氣息,雖然看不見,摸不着,但總是在每時每刻都影響着我們家的每一個人。

從我出生起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我就已經成為了這個家的一份子,而家風也時刻伴隨着我的成長。從我還沒懂事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要做一個善良而又懂禮貌的好孩子,不僅在家裏要這樣,在學校裏對待老師和同學們也都要做到這樣。在我上學了以後,媽媽告訴我要勤奮學習,相信自己。首先要好好學習,奮發向上;其次要相信只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就一定能夠成功。

以前在家裏,我吃飯很挑食,經常剩下來飯吃不完,而且我洗手的時候也經常忘記關好水龍頭,這樣就浪費掉了很多水。媽媽教育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不僅是珍惜水資源,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優良美德的實際行動。聽完後,我覺得媽媽説的非常有道理,並深深地記在了心裏,也一直這樣好好的用實際行動來堅持着這項傳統美德。

平時,我非常喜歡吃餃子,媽媽也都會教我,我學習的很快,也掌握了煮餃子的方法。剛開始/煮餃子的時候,我經常控制不好水量,會盛得太多或是太少,但是媽媽沒有嫌我學的慢,反而耐心的每一次都來教我。後來,我不僅能控制好水量,還知道了煮餃子什麼時候變大火,什麼時候變成小火,煮成什麼樣子是熟了。這件事情讓我感受到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用心肯學習,熟能生巧,一定能成功。

暑假時,姐姐放假在家裏,她很餓但是不會煮餃子,媽媽就讓我來煮餃子。剛開始我很怕煮不好,把餃子煮不熟,媽媽就在旁邊也看着幫我煮餃子,在媽媽的指引下,一盤餃子成功出鍋了,看着姐姐吃的時候,我非常滿足自己能夠幫姐姐煮好餃子,也更加感謝媽媽不厭其煩的教我煮餃子。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就像這盤餃子,要牢牢的抱在一起。

每個人的家風都不同。我的家風就是:知禮、懂禮、勤奮、上進、互幫互助、互相愛護。

我感覺到我的家風能夠讓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好孩子,只有有了家風,才能共同為了這個共同的小家而共同努力。而我們的小家好了,整個社會,整個國家,也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標籤: 家風 通用 家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w3yr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