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家風家訓的作文(彙編15篇)

家風家訓的作文(彙編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訓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風家訓的作文(彙編15篇)

家風家訓的作文1

快過年的時候,家裏來了一次大掃除,我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全家都沉浸在過年歡慶的氣氛中。我用抹布把書桌書櫃抹乾淨,用完就往洗手池一扔,恰巧爸爸看見了這一幕,大吼一聲,嚇得我魂飛魄散,我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戰戰巍巍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説:“你仍抹布幹什麼!用完後就扔了是嗎?你洗乾淨了沒?”爸爸便不再多説,叫我重新把抹布洗淨,規矩的疊成四方塊,擺在那兒。我恭恭敬敬地把抹布疊好,放好,真像遵從聖旨!以後,我就不再毛手毛腳了,做事就認真的去做。

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就受到束縛的我,也覺得一個人的修養是培養出來的。雖然有許多條條框框,但按照它去做,人會有很大的改變,給人的印象,那種氣質就與眾不同。我們家的家訓、家風就是做人本分,待人忠誠和藹。學習工作努力認真、切實徹底。生活起居方面不可貪涼,注意潔淨衞生,注意小節,一絲不苟,細節決定成敗。

莫言説過:“家風最主要的就是學習,重視學習,重視文化,重視對兒女的教育和培養,再一個就是重視與人友善和平地相處。”的確是這樣,不論多少年,家風家訓都得傳承下去,這就是一面鏡子,反射出社會風氣。家訓、家規、家教、家風都是公民道德的源頭。

家風家訓的作文2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統至今,深深銘記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我家的家訓是:“人善自有天知。”家規是:“手持正義,肩挑道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與人為善,與鄰為友,嚴己寬人,既往不咎。”而我家的家風是一點一滴形成的。

有一次,我答應了同學去公園玩,可我失信了。後來那位同學不理我了,我向他承認錯誤。小時候我很膽小,經常被人欺負,所以媽媽教我做人膽子要大,但不能膽大包天。因此家風中有一條:“誠實守信,大膽大方。”

今天,我去同學家玩,沒有和爸爸媽媽打招呼,因為玩得太高興,忘了時間。直到一點多才想起沒有吃午飯,於是立刻跑回家,爸爸很嚴厲地批評我説:“你怎麼現在才回來,我們到處在找你,以後出去玩要和父母打招呼。”我被説的慚愧地低下了頭。家風中又成立了一條:“按時回家,去哪兒都要與家人打招呼。”

我長大以後,一定要把對社會有益的良好品質發揚光大,為後人做個好榜樣。

家風家訓的作文3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説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説,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古時候,許多豪門或官人出生的家庭有一些家風家訓。現在許多名人也有家風家訓。我家雖然不是名人出身,但一起構建温馨家庭的意識還是有的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着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做人要做老實、誠實、善良人,多做好事,終有好事”。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家風家訓的作文4

人們都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風、家規到底是什麼呢?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用她的言行舉止感染着我。媽媽出門坐公交車總是站着把座位讓給老年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我也經常很不理解的跟她鬧,説為什麼我們好不容易坐到的位置要讓給別人,媽媽就會微笑着悄悄對我耳邊説:“我們年輕站站能長高,爺爺奶奶們年齡大了,站着可能就會摔倒,會很疼!”這樣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印在了我腦海裏,一直伴着我成長,我現在坐公交車遇到這種情況總會主動讓座,從那以後也學會了怎樣幫助別人,關心別人。

我還記得媽媽常常會帶我回家看望我的外公外婆,主動幫他們做家務,給他們帶上好吃的點心。媽媽平時是個生活很節儉的人,但對他們卻從來不小氣,我時常也會因這吃點小醋。媽媽總會對我説:“沒有外公外婆就沒有我,更不會有你!”現在慢慢我也懂得,有好吃好喝先留給爸爸媽媽,在家也能幫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仔細想想,我媽媽這日常引導的點點滴滴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吧!我應該牢牢記住,好好把它發揚下去。

家風家訓的作文5

説起家風,我的姥姥應該是第一好的。因為我的姥姥非常勤快,每一次我的姥姥打掃房間的時候都不會有一個污點,擦地的時候如果有東西擦不掉,姥姥就會擦了一遍又一遍,一定會把這個東西擦掉。每一次姥姥起得都非常早,大約在5點左右起牀給我們做飯,當我一醒來,飯都做好了。有一次我不知怎麼起牀起早了,我看到了姥姥怎樣做飯。我發現姥姥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輕,好像生怕把我們給吵醒額。姥姥本來身體就不好,每一次姥姥都是從早忙到晚,身體就有點累了。為了不耽誤我的學習和姐姐的工作,讓我們早期吃上一頓熱乎的飯,就這樣從早到晚的忙碌着。

媽媽在姥姥的影響下也勤快了。每天白天在商店裏忙裏忙外一整天,晚上到家裏還要幹活、洗衣服,到星期六、星期日的時候要到家裏洗衣服。

每一次媽媽洗衣服的時候,先把深色的衣服放一起,把淺色的衣服放一起,到洗的時候,先洗淺衣服,哪髒多放一點洗衣粉,等把淺衣服洗完再洗深色的衣服。如果哪裏特別髒,就用力搓搓髒的地方,直到乾淨了為止。

媽媽和姥姥真不愧是我們勤勞的榜樣,在她們的帶動下,我也變成了一個勤快的人。希望這種勤勞的精神飄進每家每户。

家風家訓的作文6

位於東陽中國木雕博物館內的木雕家訓館於今年6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國內首家木雕家訓館。

漫步在木雕家訓館中,感受着家訓的演變過程,感知着先輩們凝聚自己一生智慧總結出的一條條處世名言,我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自問世以來,成為有清朝家喻户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顏氏家訓》也是千古名篇之一。顏之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思想學識,寫成此書來訓誡子孫。《顏氏家訓》讓我知道常讀書,愛讀書,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淪為末流。

每個人總會有自己的感悟,這種感悟如果能傳遞給子孫後代,一代代地積累下去,能形成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脈絡。於是人們將木雕和家訓相結合,讓木雕和家訓一起經過時光的洗禮,一代代傳承下去。

"遺千金不如傳一訓。"木雕中的家訓,內容包括修身養性、親鄰相處、持家治業等各個方面,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三字經裏面有一句話:"人遺子,金滿籯,我遺子,唯一經".這本經,我認為也可以是一本咱們自己家裏的《家訓》。這是多麼可貴的禮物!

家風家訓的作文7

中國是個有傳統方化五千年的美麗國家,從古代孔孟之説到現今社會咱們國家經歷了一代人一代人的蜕變,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也影響着我們這一家人。

我家有七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姨、妹妹和我。爺爺和奶奶別看是我們家年齡最大的,但是他們肩負着我們家採購和做飯的大事情,爺爺負責採購每天所需的菜品,奶奶負責做飯,每天把我們家收拾的井井有條,並且還負責每天妹妹和我上學放學的接送,爺爺和奶奶在家裏屬於最辛苦的了,爺爺和奶奶用實際行動擔當了我們家重任,爺爺奶奶每天的堅持讓我非常感動,我覺得爺爺奶奶就代表了咱們中華民族勤勞善良,辛勤持家的良好家風。

爸爸、媽媽和小姨的主要工作是在外面給我們掙錢,他們也是非常辛苦的,為了我和妹妹為了讓我們家過的更舒服些,爸爸、媽媽和小姨每天回來的都非常晚,爸爸、媽媽、小姨你們辛苦了,爸爸、媽媽、小姨的付出也代表了咱們中華美德的家風

我還有個可愛的小妹妹,她今年六歲了,非常淘氣,但是還是和我非常親的,以前總是和我搶東西,不懂事,現在可不一樣了,知道尊重我,知道我是姐姐,爸爸媽媽教給我們,要尊老愛幼,這些也是我們的家風。

家風家訓的作文8

我相信每個人家都有家風家訓吧,然而我也不例外。我的家風家訓就是勤勞,做事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有一次,吃好午飯,媽媽説今天要大掃除,話音剛落。我就幹起活來,先掃地。 我拿起掃把在房間,客廳,衞生間,都掃了一遍,把家掃得乾乾淨淨。 然後再拖地,我把客廳裏認認真真地拖了三四遍,終於拖乾淨了,這時我已經滿頭大汗,汗流浹背。但我看見地面彷彿是一快鏡子時,我覺得自己付出的汗水是值得的。

休息片刻,我來到衞生間洗衣服,剛走進衞生間,我就看到了由衣服堆成的一座小山。頓時我驚訝極了,心想:天哪!媽媽一天要洗這麼多衣服!但我毫不氣餒,蹲在衞生間裏洗衣服。我先把衣服弄濕,然後再塗上肥皂用手搓一搓、捏一捏,用刷子刷一刷。哇!好多泡泡啊!我彷彿到了一個泡泡的`海洋裏。最後再用水把泡泡們都清洗掉…… 洗完衣服後我在來到陽台給小花、小草、小樹澆水。

媽媽看到我幹了這麼多活,走到我面前摸着我的小腦袋笑眯眯地説:“你可真是一個勤勞的孩子啊” 我的家風家訓還有很多,勤勞就是其中的一點。我會做一個勤勞的人!

家風家訓的作文9

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一定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

家風就是“忠、義、禮、智、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從我家來講就是學技術,學得高深了就可以為國效力,學得淺顯還能為家出力。

有一天,我去表姐家玩,她對我非常好,也很客氣:無論做什麼事,都先要問問我要不要做;無論吃什麼,她都會先給我吃;吃飯時,她總是先給我盛飯;休息的時候,她都會問問我要不要看電視、要不要玩兒什麼等等。

我家的家訓很多,其中有:“做事認真”、“講究孝悌”以及“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和“不能損害別人,不能損害自己,不能損害環境和不能浪費。”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做事認真”和“講究孝悌”這兩條。

這次英語期末考我考的很不理想,可平常期末考的都還好,可唯獨這次期末考我認為:平常考得好期末也能考好,所以我就心不在焉的考,結果沒考好。這次我吸取了教訓,以後都要認真的考,不能犯一點兒馬虎。

從我家的家風家訓中,我體會到了:以後要認真做事。我家的家風家訓一直隨伴我成長!

家風家訓的作文10

在當今這個社會裏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各項法紀法規,因為國有國法;而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在家庭裏嚴格按照做人的原則履行自己的任責與義務,因為家有家規。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我們家也有自己的“家風家規”。

我們家的“家風”:(1)子女要團結;(2)子女要孝順;(3)家庭要和睦。“家規”:(1)人人做到遵紀守法;(2)人人做到嚴於律己;(3)人人做到勤儉節約。

當家庭有了自己的標準之後,那我們每個人就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父母做起,對子女從小教育,讓他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好自己,同時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認真履行其所,那我們的家庭就能和睦、我們的國家就能安定、我們的社會就會發展、就能欣欣向榮。

家風家訓的作文11

我愛我的家,因為這是一個充滿和諧、孝心的家庭。

説到和諧,是因為爸爸媽媽從來不吵架。孝心就更不用説了。前年,姥爺的手被籠子夾到了,指甲脱落,手指肚兒都沒了,露出了指尖的骨頭,鮮血瞬間流了出來。村醫説需要截掉一節手指,媽媽卻認為應該去骨科二院看看,要保住手指。但是,去那裏需要花非常多的錢。姥爺忍着劇痛説:“還是截了吧,哪有那麼多的錢。”爸爸站在旁邊,一邊張羅着送姥爺去二院,一邊説:“錢不是問題,您放心,先送二院。”媽媽看着爸爸,淚水不住的流。

後來才聽媽媽説,當時家裏並沒有多少錢,姥爺上醫院的錢是爸爸借來的。

姥爺住院期間,爸爸每天都陪牀,知道姥爺愛讀書,所以還給姥爺買了許多書,每天給姥爺讀,病牀上的老姥爺有了爸爸的陪伴傷好的非常快。姥爺出院了,氣色也非常好。

媽媽説,爸爸是姥爺的兒子,怎麼會?直到那時我才明白,那是因為爸爸孝敬姥爺。

當然,媽媽也想象女兒那樣照顧爺爺和奶奶。我們是一個充滿和諧、孝心的家庭。我也不在外,你看,我剛端來水,準備給媽媽洗腳呢!

家風家訓的作文12

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它可以使我們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我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情:有歡樂,也有憂愁和爭吵,但更多的是快樂。我家也有許多家規。媽媽經常告訴我和妹妹不要亂扔亂放東西;吃飯要有坐相和吃相;爸爸經常教育我和妹妹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要講信用……生活中我們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我的媽媽非常孝敬老人。平時總是打電話叮囑奶奶説在外要注意身體;姥爺喜歡吃饅頭,媽媽隔三差五就買來送過去,還經常買一些姥姥愛吃的菜和水果。媽媽做菜特別好吃,每當做好吃的,總是不忘讓姥姥他們過來吃飯。爸爸在北京上班,媽媽一個人既要照顧我和妹妹的生活起居,還要抽空去陪姥姥散心聊家常,每天總是顯得那麼忙碌,可是媽媽從來都沒有怨言,臉上始終掛着微笑。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孝順和勤勞的美德,我以後也要向媽媽學習。

媽媽説: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好的家庭,願勤儉持家、孝敬父母的美德從我這裏繼續傳遞下去。

家風家訓的作文13

隨着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新春走基層之家風是什麼”,我就對“家風”這個熱門話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促使我每天都要看央視新聞的有關報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為重要。

古代人把家風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現代人的家風是什麼,眾説紛紜,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低調做人、為事清廉,孝順和氣、厚道誠實……在新聞頻道,記者們採訪了四川成都火鍋店一位顧客説:“我們家有一個傳統,這一碗飯,吃着只要剩一粒米,不行。”還採訪了麪攤老闆説:“樸實一點,厚道一點,做人要實在一些,天上不會掉餡餅砸到我頭上的。”説得很好很實在。

看到這裏,我忍不住問爸爸:“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爸爸説:“我們家的家風是不要貪小便宜,要懂得謙讓,借別人東西一定要還給別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家風,你會飄進千家萬户的!

大家都來曬曬自己的家風吧!

家風家訓的作文14

家風家訓是什麼我不太懂,我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家風就是自己家的風氣。”我們家的家訓就是孝順長輩,勤儉節約。

媽媽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百事孝為先”。有一次,媽媽買回一個蛋糕,是我最喜歡吃的。我就偷偷的吃了一口。這時全家人都出來一起吃蛋糕,媽媽發現了並沒有當面揭穿,我內心感到很後悔,後來媽媽温柔地告訴我在家裏有什麼好吃的,都要先讓給爺爺奶奶嘗,然後我們在一起分享。還告訴我,其實孝順很簡單,你看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要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前我吃飯老是東掉一粒西掉一粒飯,有時碗裏的飯還沒有吃乾淨,媽媽經常教導我:“不能浪費一粒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的勞動與汗水所換回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我會好好遵循,改掉壞習慣,做一個合格的少先隊員。

家風家訓的作文15

有一句話是這麼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規則,做法,否則便無法成功或常常出錯。這裏的規矩便是家風,家訓了。

在我們的祖國,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風,家訓。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説到底,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哦!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訓是指家長教誨子孫持家治學,立身處世的話。尊老愛幼,友好鄉鄰,是我的家風,敬老是尊敬老人,愛幼是愛護比自己幼小的兒童。友好鄉鄰是對待鄰居要友好,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好的家風,培育出國之棟樑,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家風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個滴做起,慢慢培養,會成為習慣,到那時,家風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麼不好的家風,就只會讓我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誠實守信,勤勞節儉,是我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是説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勤勞節儉是熱愛勞動,節約,不浪費。從孔子對兒子的家訓,到諸葛亮的家訓幾乎每個古代家庭都有家訓。準確的説是,沒有好的家風家訓就沒有那些歷史名人,人們會沒有規矩地做事。

標籤: 家訓 家風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jxvy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