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家風作文錦集9篇

家風作文錦集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作文錦集9篇

家風作文 篇1

我們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的人,是我們的準則。我家的傳統美德是尊老愛幼。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掃地、擦桌子等等;我還幫助媽媽收拾碗筷……雖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我覺得奶奶和媽媽還是很高興的,我自己也很開心。

有一次,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到德清去玩,在上山的路上,弟弟妹妹因為小,爬不上去。我在前面回頭看到了,我走下去一手一個地拉着他們一起上山。爺爺奶奶看到了,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尊老愛幼就是在平時從點滴做起,同時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尊老愛幼,使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家風作文 篇2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家有國法,學校有校規,每個家庭也有各自的家規。在好的家規家訓薰陶下,我們從小學習守規矩、盡責任,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文明高尚的人。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弟子規》,第一句就是:“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我問媽媽:“孝是什麼呢?”媽媽笑着對我説:“孝就是孝順。古人説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着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忍不住搶先拿起筷子準備開吃。這時候,媽媽説:“懷悦,外公外婆還沒動筷子呢,你怎麼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齊了,外公説:“吃吧。”才開始享用我的美食。媽媽一邊把好吃的往外公、外婆碗裏夾,一邊讚許地對我説:“這才是孝順的好孩子!”以後每逢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擺碗筷。因為我知道孝順既可以是一句温暖的話語,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爸爸常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記得有一次去吃自助餐,以前我都是買半票,可是那次結賬的時候爸爸為我買了全票,我疑惑地問爸爸:“我才139釐米,還沒140釐米,為什麼要買全票啊?”爸爸伸出大手輕輕地摸着我的頭,在他的胸前比劃着説:“你穿上鞋子不就140釐米啦,我們的若彤是大孩子了,呵呵。”爸爸以身作則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還經常叮囑我要認真做事,他幽默地對我説:“認真的女孩子最美麗。”我把他的話牢牢記在心裏。每當我彈琴彈累時候,每當我學習不夠認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説的這句話。我要做一個做事認真的好孩子才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

這些平凡的家風家訓教會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也教會我要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家風作文 篇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俗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跟生活方式的總跟。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茁壯成長,出類拔萃。家風不好,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與人為善不鬧矛盾、勤勞節儉、勤奮上進……想起這些家風,腦海中不禁湧現出一幅幅暖人景象。

去年九月份姥姥出了車禍,腳面輕微骨裂,不能活動,這可急壞了媽媽,每天媽媽下班後,到姥姥家給姥姥做飯吃,端水喂藥,做腿部按摩。有一次我跟媽媽一起去了姥姥家,媽媽做這,我幫姥姥做那,姥姥樂得合不攏嘴,直説自己有個好閨女好外孫。

從小到大,每次上學之前,媽媽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跟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媽媽教育我遇事一定要寬宏大量,跟老師同學跟睦相處,不要跟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同學們都樂意跟我玩。

媽媽特別勤勞,每天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我在學習之餘也會跟她一起大掃除,一起下廚做飯。媽媽持家節儉總説:“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所以我們一家三口都勤儉節約,以浪費為恥。

每到晚上我們家學習讀書蔚然成風,媽媽看教育方面的書、看烹飪大全。爸爸則看科普書籍,我呢則在寫完作業之後看文學名著。媽媽經常説做人要勤奮上進,要活到老,學到老。

有了良好的家風,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

家風作文 篇4

家風是什麼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我常常靜下心思考這個問題,直到今天,我終於明白了。

我放學回家,媽媽在廚房裏邊忙活邊對我説:“吃飯啦!”我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沒有迴應媽媽,我的心情正十分糟糕呢!媽媽又叫了我一遍,我依舊沒有回答。媽媽見我這樣,也就沒有再搭理我。吃飯時,媽媽對我説:“你知道嗎?不回答別人對你説的話,是很不禮貌的。”媽媽的語氣雖然很温和,臉上也沒有一絲責備我的神情。可這更讓我感到羞愧,心中含着一絲自責。我明白了,原來文明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啊!

傍晚,媽媽坐在沙發上看着手機,她突然叫起來:“呀!我們縣城有人患上了癌症卻治不起。”媽媽不假思索地打開支付寶,捐款兩百元。我對媽媽説:“急着捐那麼多錢幹什麼呀!又不關咱們的事。”媽媽表情立刻嚴肅起來,好似剛才還豔陽高照,突然就陰雨突襲。媽媽教訓我道:“你認為別人的生命就不重要了嗎?生命就像一根蠟燭,要是有風雨降臨,在他們最垂危的時候,你不應該去伸出援手,幫他添點兒火嗎?哪怕只有一點點。”媽媽的一席話,讓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我為我的言行感到羞恥,我不停在心裏反問自己:難道付出一些愛心不好嗎?我明白了,富有愛心也是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很大很大,它大到一個社會是否是文明的,影響到一個國家的風氣。家風也很小很小,小到生活中每一件繁瑣的小事,甚至小到牆角的一粒塵土。

家風作文 篇5

“家風”,我偶然看到了這個詞。可是是什麼意思呢?我連忙打開百度,搜“家風”這個詞。哦,原來是這樣啊!“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為重要。

看完這些,我也想知道自己家的家風是什麼?別人家的家風又是什麼?我聽有的叔叔阿姨説,做事勤奮,守信,待人有禮貌是他們的家風。那我家的家風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我去問了爺爺,爺爺説我們的家風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原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後來在一次品德課上,老師也為我們講了家風是什麼。並讓同學們都説出了自己的家風。老師又對我們説了為什麼要有家風。老師説:“有家風我們才能好好做人!”更讓我明白了家風的重要意義。

做一個有用的人!既然説了,就要做到。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就從學習開始,每到了上課時,我就要做到專心聽講。決不走神兒。在生活上要勤儉節約,珍惜時間,不講粗話等等。不能虛度光陰,碌碌無為,傷害他人。真正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我的家風。你的呢?快來曬曬你的家風吧!

家風作文 篇6

如果説,家是我的避風港,給我温暖的庇護,那家風就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如果説,家是一片綠洲,給予我舒適的環境,那家風就是甘甜的雨水,滋潤着我健康成長。

我很慶幸生活在一個温暖的家庭,幸福就像一顆顆飽滿的種子,撒滿了我們家的每一個角落。相敬如賓的爸爸媽媽,總能將磕磕碰碰的爭吵聲幻化成一片歡聲笑語。爸爸的祕訣是,為人要謙遜,不要斤斤計較,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媽媽的魔法是,要尊老愛幼,孝順長輩!爸爸媽媽總是不經意地將他們的祕密表露在行動中,並且深深地感染着我。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的家裏,孝敬長輩不單單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心靈上的關懷。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會對家裏的老人噓寒問暖,每逢節假日也會帶着老人們外出踏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爸爸常説:奶奶她們老一輩總是把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子女,卻從不考慮自己,現在該是我們為人子女回報他們的時候了!

上個週末,我們一家子就帶着奶奶、外婆來了一場老少同遊——花世界之旅。一到花世界,老人們就被眼前奼紫嫣紅的美景吸引住了,忍不住駐足欣賞,嘖嘖稱讚。而爸爸卻顧不上這些,因為他知道奶奶腿不太好,趕忙去租了一輛四人騎的自行車,當起了今天的車伕。我趕緊攙扶奶奶、外婆上了車,並立刻加入老爸的騎行隊伍,向着花海駛去。我一邊踩着自行車,一邊看着爸爸的後背,今天的爸爸一直弓着背努力地蹬着車,談不上帥氣瀟灑,但我卻覺得這樣的背影真是無比的高大。爸爸的這輛自行車上,承載着一個幸福的家庭,誰説爸爸不偉大呢?我的媽媽也沒有閒着,連走帶小跑地跟着我們,還一邊當着導遊向奶奶、外婆介紹花的品種,一邊忙用相機記錄着這一幕幕幸福的時刻!我回頭看着奶奶、外婆臉上花一般的笑容,也覺得樂在其中,蹬得更有力了……

好的家風,就像家的主旋律,永遠奏響着愉悦的歌曲。“春風風人,夏雨雨人”,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為我做表率,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告訴了我什麼是孝道,在這樣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下,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也懂得孝敬陪伴才是對親人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會將它們作為我的標尺激勵我、鞭策我不斷前行……

家風作文 篇7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都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家規,俗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我要誠實守信、孝順長輩、以禮待人、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在我的家裏就將“孝敬老人,嚴教於孫,善待鄰里,和睦家園”作為家風、家訓,並代代秉承下來。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農民出生,他們有着最淳樸、最善良的優秀品質。從我記事起,我們家總是賓客絡繹不絕。大人們永遠笑臉相迎,從沒一句怨言。他們真誠地對待身邊所有的親人和朋友,孝敬他們的父母。

外公最常和我們説的話就是,做人一定要本分、誠實、孝順。確實他們就是這樣做的。我的老太太在我外婆家生活了20多年,我外婆任勞任怨地照顧她。因為外婆知道,在小時候,是太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拉扯大,現在太太老了,臉上爬滿皺紋,五黑的亮發轉眼變成了雪白的銀絲。生活也不能自理了,連吃飯都要外婆送到她面前,太太前幾年身體還挺健康的.,近些年,三番五次地往醫院跑。為了把太太的病治好,外公外婆不惜一切代價,只為了讓太太能在我們身邊待得久一點,再久一點,。可是歲月無情,90多歲的太太還是離開了我們?

我的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他們是在用他們自己的行動默默感染着我,教育着我。現在的我雖然年幼,不能為家裏付出什麼,但我一定要聽話,努力學習,不讓爸媽操心生氣。讓我用行動告訴他們,我愛他們。

家風作文 篇8

翻開泛黃的老照片,有一位老人一雙用滿是老繭的大手托起一頂軍帽,露出了孩子般的微笑和崇拜之情。照片已經模糊,時光更迭,一切都已不似以往。照片中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

“我小的時候啊,解放戰爭打得正響,那時候的老百姓可真是苦吶。”祖父攬着年幼的我,為我講述着他的童年。“記得那會兒,家裏窮,連飯都吃不飽。可是我又不爭氣的大病了一場,可把我的爹孃急壞了,抱起我直向老醫生家裏跑。老醫生看了看,搖搖頭説:‘這孩子,沒得救。’當時爹孃也沒多想,就跑着把我送到了解放軍區醫院。沒想到,他們給我打了一針,過了幾天竟然也好了起來。後來我們才知道,我用的藥是醫院的奇缺的藥品,爹孃實在過意不去,就把家裏唯一的一頭瘦豬宰了送去,但他們堅決不收。到最後,爹孃一想:不收東西歸不收,好歹也要表達一下謝意,就讓我跑去醫院打打下手。一來二去,醫院的人我也基本認識了。到後來,他們臨走時,還給我留了一個紀念。”

説着,祖父用滿是皺紋和老繭的雙手從櫃子裏拿出一頂軍綠色的帽子,紅色的五角星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奪目的光芒,那是希望的光芒。也只有這個時候,祖父才顯得像個真正的老人,但他的內心卻永遠嚮往那一身軍綠的戎裝,那是屬於他的血色信仰。

常常我會問起祖父,為什麼他不去當兵。也是後來才知道,祖父是家中唯一的兒子。所以他選擇留下來照顧家庭,選擇將自己的夢想埋藏。儘管是自願放棄,但沒有如願穿上軍裝依舊是祖父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

再往後翻翻相片,還會看到一位英姿颯爽的少年。一身軍裝,滿身朝氣。這,毫無疑問是我的父親。他當過五年兵,這樣,也算是圓了半個祖父的夢。

但父親參軍的原因,不僅僅是祖父從小的教導,更是他自己的夢想。

父親小的時候,身體很弱,一開始也有參軍的念頭,但只是為了強身健體,可是當他自己站在國旗下宣誓時,他發現:強烈的自豪感讓他愛上了這份職業。這就是父親的血色信仰,一半繼承了祖父,一半來源於自己。

但是,為什麼祖父和父親都向往成為軍人呢?那是因為:當兵不僅是為了報恩,也不僅是為了忠於自己的信仰,更是為了那每天早上在天安門城樓前迎風飛舞的用革命先烈鮮血染成的五星紅旗。

再往後翻,一個小小的孩子頂着大大的軍帽,穿着長長的軍裝,小臉嚴肅地敬着軍禮。這,就是我。戴的是祖父的帽子,穿的是父親的軍裝。

我,從小就對軍人有着近乎瘋狂的崇拜,對那一抹軍綠有着近乎執念的追求。每當我抬頭,望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就能感受到我的滿腔熱血在衝擊着我的心靈。從內心深處油然升起一股自豪之情,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像父親一樣,身披戎裝,為國效力,可以像他一樣,在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將血色家風延續下去。

合上影集,那份血色的信仰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與我一起成長。

家風作文 篇9

是夜,在空無一人的客廳裏,爸爸總是開着亮晃晃的燈,小喝一杯。這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卻是心靈上教育的一個開始。我對於這個場景,可謂是又愛又恨。

爸爸總説酒話才能給我最真實的教育,我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就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不一樣的教風吧。

總會清晰地浮現出,爸爸用那微醺的紅紅的臉色,用含糊不清卻令人記憶深刻的話語,對我諄諄教誨的場景。那次我的期末考試失利了,在電話裏哭得很兇,爸爸一句話沒説,卻在我回家的那晚與我深談。桌上擺着好幾個喝完的酒瓶,散在桌上好似也喝醉了,我不敢抬頭看爸爸,卻可以感受到那熾熱的眼神,。爸爸沒講什麼批評的話語,只是講了雛鷹學飛的故事,爸爸講得很認真,眼睛流露出那深切的神情似乎可以將我包圍,我明白爸爸的用心,但是卻覺得心裏很着急,想要結束這場談話,因為那種靜謐的氣氛着實讓人很是喘不過氣來,這也是我為什麼又愛又恨的原因吧。

當然,爸爸那獨特的家教不只是在鼓勵我奮發,同時也是在思索自己的一種方式。

每年暑假,我總會去給爸爸打工,雖然很辛苦,但是那不菲的工資給了我巨大的動力。那天,我們忘了帶足工具,導致沒辦法順利完成工作。晚上,爸爸將我叫回他身邊,陪他乾幾杯,或許是心血來潮,爸爸竟給我講起了他兒時的故事,我很是興奮,但我又很傷神,因為我知道爸爸的童年並不是很美好。爸爸説他小時候總是跑到海邊去抓魚,但是總是費了很大的勁才好不容易抓到一條,原因就是不懂得技巧。隨後,爸爸就反思着自己今天的工作,我覺得我很是幸福,有一個這麼好的爸爸,這麼好的教育。我知道很多家長總是不肯向自己的孩子反思錯誤。爸爸説“智”和“勤”才能使工作做好,我也很相信這句話。

冬夜裏有風兒鑽進窗户那特有的聲音陪伴,夏夜裏有清脆的蟬鳴陪伴,當然,在這些平平凡凡的夜晚裏,有爸爸那特有的教誨陪伴才是最好的夜晚。夜談是我那平凡普通的小家庭特有的家教方式。

醉後吐真言,是爸爸教育我最用心的方式;小故事,是爸爸教誨我道理最好的途徑;“勤”,是爸爸教會我生活的基本方式。夜裏,雖然靜謐,卻瀰漫着我家那獨特的家教家風。

標籤: 家風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8yql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