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國學心得優秀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一)

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

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從小沒看過多少國學、史書的我,對孔子、老子等著名人物的認識一竅不通,但我卻可以從爸爸的嘴裏聽到。漸漸長大了,聽多了,“國學”這個詞也熟悉了。我真切的體會到“國學”兩個字存在的魅力!

在我的心目中,國學她像是一位“音樂家”一樣,她的“音樂”能陶冶着我的情操,調節我的心情。國學她像是一位作家,在她的筆下內容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悽美的情節讓我為之而動容。

從《弟子規》中,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俗話説“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細細地品《弟子規》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做人首先要有一顆仁善之心,這樣才能夠真心的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做事時能夠誠實守信,謙虛禮讓。以上做到了,其次才是學習文化知識,增長自己的能力,為百姓國家做貢獻!

雖然我不太理解《詩經》裏的詩是什麼意思,但我卻可以體會詩裏飽含的藴意,例如《葛覃》的一句“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從這裏我感受到了織布女人非常惦記自己的父母,想趕緊洗完自己的衣服去看爹孃,濃濃的生活氣息油然而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愧是出自老子口中,果然是千古佳句。即使有些句子我不太懂,但她像是一位指揮家一樣,牽引着我的好奇心!從而使我沉陷其中。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回溯源頭,傳承命脈,“國學”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

“國學”有利於中華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於五千年來積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於凝聚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於中華民族大團結。雖然國學不是哲學,但是國學的發展史囊括着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發展脈絡,國學無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單一的揀出來,設立學位要找基本依據,全面復興中國的國學文化,實行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復興包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説文化,才是真正的國學復興之日。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二)

國學是一條經典文化的長河,我徜徉在經典文化的聖殿裏,結識了慈祥的孔子,雄辯的孟子,智慧的老子,幽默的莊子。我目睹了一個個帝國的興衰,一幅幅歷史的畫卷。

我認為國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

什麼是國學?雖説百年來不斷在討論,但是並沒有大家都認同的説法,因為這是個新名詞。近百年來,西方文化東漸,產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本土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最初用新學和舊學、中學和西學這樣不同的名字來區別。後來又提出國學的名詞,其實也就是中學,也可以説是一種舊學,因為它是國產的。在一段時間內,把中國的文化都加上“國”字,比如説中國的繪畫稱國畫,中國的武術稱國術,中國的戲劇稱國劇,中醫稱國醫。

國內學者對國學一直存在着兩種態度。一是“國粹論”者,一是“國渣論”者。前者崇古嗜古,認為古代學術文化都是“國粹”,後者則非古反古,認為是“國渣” ,要人們“愛惜精神,莫讀古書” .這兩種態度,都是片面的。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是複雜的,它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繼承和弘揚精華,否定和揚棄糟粕。如果不去接觸,不去探討和研究,又怎麼知道哪是精華,哪是糟粕呢?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歷史文化遺產最為豐富,而且延續到當代的唯一國家。所謂東方文化,就是以中國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對於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外國人一直不斷的'在研究,我們自己如果棄之不顧,嚴加拒絕,那就等於無自知之明。

國學心得優秀範文(三)

歷史,宛如一場絢爛多彩、扣人心絃的舞台劇。但最終戲終人散,留下的是浩如煙海的卷帙,讓我們在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裏,讀出無數的悲歡離合與惆悵。

從小,國學就陪伴在我左右。

一年級,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學會了背誦《三字經》,讀懂了裏面很多的故事,從中也學會了很多。其中不能忘懷的,是黃香齡的孝順。也是她,教會了我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

二年級,我總會捧着一本《唐詩三百首》,和同學們一起搖頭晃腦地讀了又讀,背了又背。於是——李白成了我的偶像,他的詩句總讓我愛不釋手。

三年級,老師給我們講《宋詞》。從歐陽修到辛棄疾,再到李清照,我不得不驚歎中華文字的奧妙,不得不驚歎詞人們的才學,也不得不讓我愛上了中華博大精深的國學。

四年級,教室裏瀰漫起了國學的幽香。到了下午就成了我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每天都會有一個同學來講述自己喜愛的三國裏的故事。情節總是那麼扣人心絃。有時候上課,老師還會給我們講一些水滸、西遊裏的經典故事,讓我們好不樂乎!

五年級,《千字文》的故事讓我們稱奇。它的編寫者周興嗣只用了一夜的時間就將它完成,且精思巧構,知識豐贍,音韻諧美。可一夜之間,他的頭髮也全白了。這讓我傷心了好久。

六年級,我們開始學習了《史記》和《資治通鑑》的一部分。歷史,好像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了畫卷,讓我不斷的去探索,去發現那帝王龐大的功業;賢者絕頂的智慧;將帥領兵戰功的傳奇;英才特有的豪傑。讓我在其中獲得無數的人生哲理。

到現在,國學陪伴了我整整六年,也見證着我的成長。我相信,那國學中的經典與傳奇,將會繼續伴我成長。我也會將它們永恆珍藏。

標籤: 國學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oww0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