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推薦】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推薦】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國學作文集錦九篇

國學作文 篇1

一、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呢?不是唱歌,不是繪畫,也不是建築形式、服裝頭飾、風俗習慣,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語言和哲學。有自己的語言,方可為民族,有自己的哲學核心概念,方可為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是幸福的,因為漢語獨特而富於生命力,中國哲學也獨特而富於生命力,我們擁有對全人類都有影響而又獨特的世界觀和哲學概念,比如“道”,比如“仁”,比如“和”。這是中國對世界、對人類的貢獻,是我們中國人的立身之本。

然而,我們自己的年輕人卻對自己的文化不甚了了,知道的、追求的,都是西方或日韓的流行。如果真能學到西方文化的精髓真諦,也還則罷了,關鍵是學到的大都是西方的皮毛,甚或垃圾,甚或西方莫須有的東西。中不中,西不西,四不像,無厘頭。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年輕人,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目前我們的教育,於中國傳統哲學幾乎談不上,沒有系統的傳授,而系統傳授的,往往是藝術、技術之類,總而言之,是技能,不是思想精神。對待西方文化也是同樣,只教技能,不講思想精神。於是國人之無信仰、無理想、無幸福、無聊可知矣。只有一個漢語,還在代代相傳,是為中國人的凝聚力之根。但是破壞漢語的現象也是比比皆是。漢語語感的喪失,也是頗可擔心之事。古典詩詞文賦,而用西方現代的朗誦法讀之,是為一例。古詩有音韻之美,有平仄、長短、高下、清濁、輕重、疾徐等等相間之妙;有平水一百零六韻各韻情緒之別;有脣、齒、舌、喉、鼻各聲母風格之異;有平上去入各分陰陽八調神態之分,種種美妙神韻,如今有誰還講?只把文學當文字看待,只解釋語詞的內容,分析社會的背景,於形式之意,全然不顧。那還是文學嗎?試想為什麼現代白話文很少有人背得過?如今信息爆炸,每天的白話文如塵埃滿世,但哪個能讓人記住?因為我們對漢語的音韻之美、文學的形式之妙已經不講究了。

二、國學教育需要從耳學回到目學。要讓學生背誦大量的經典。如今六部委聯合下文在全國開展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就是非常好的嘗試。只是如今的篇目,還不夠系統,不能使思想精神完整傳承。背誦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誦。吟誦便於記憶,這是公認的經驗。吟誦也便於理解。傳統文化或者經典詩文,如果除了解釋字義,還要分析主題、結構、寫法、背景、意象、意境等等,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學生年紀幼小,多半不能記住,更難得理解。而古代老師,除了解釋字義以外,講解不多,而多半通過吟誦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給學生。學生會記住吟誦,其中如句讀、語氣、聲調、情緒等等,一起記下,等到年長,自有豁然開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記的多,悟的也多。現在講解太多,背誦太少,講的記不住,背的無神韻,自然竹籃打水。

三、吟誦只論其神態,中正平和,精氣內斂,可盪滌乖戾之氣,養成君子之風。學習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學習內在的精神。形式和內容不統一,精神自然難尋到。吟誦是為學習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

國學作文 篇2

觀看國學動漫城後,一閉上雙眼,所有的一切,讓我回到了春秋戰國時代。

孝是一種美德。古時候。孔子的學生——子路,特別地孝順父母。一天,子路的父母非常想吃米飯,可是家裏的米恰巧沒有了,望着父母為自己操勞而蒼老的面孔,於是子路中午,翻山越嶺爬涉了十幾裏的山路,終於買到了米,子路擦去了頭上的汗水,匆匆忙忙地趕回了家。當他到家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便馬上給父母做飯。望着父母幸福地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高興得連疲勞也忘記了。從此,大家一見子路就誇他是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他是值得我學習的。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呢?週六了,我多想讓父母安心的休息啊!於是我早早地起了牀為父母做早飯,我把粥熬好,把雞蛋煎好,便把父母叫起了牀。看着父母美滋滋吃上了我親手做的美味早點,我明白了,孝也是幸福的!

孝,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支柱,是每一個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古人尚且如此,咱們當今的年輕人又怎樣呢?如今的很多年輕人親手締造了一個新詞彙——“啃老族”。顧名思義,所謂的啃老族,就是在自己已經成年,完全可以工作(且不是正在學校上學的學生),卻要求父母來養活自己,將早已健壯、寬厚的手伸向了父母。多麼無恥的行為!父母的每一分錢不都是珍貴的嗎?就算那是退休金,可是憑着父母自己都只能靠節儉才能生活的退休金,不僅享受不到兒女們本該供養的清福,還要將大部分的錢分給他們,以便讓他們過如意的生活,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種行為感到羞愧嗎?

那麼他們知道孝嗎?知道!只是在他們心中,有一種東西更重要——金錢。那麼換句話説:金錢是不是比道德還重要?回答有兩種:是與否。是,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金錢的地位被一再提升,甚至到了“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地步。否,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精神支柱——道德,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了這個支柱,再強大也會轟然倒地。

如今,這樣的社會,不免讓人沾染俗氣,與世俗同流。可到不如讓我們將心靜下來,多讀讀《弟子規》、《三字經》等。吸取古人身上的美德,把腦中的雜念驅逐出去,讓意念、思想淨化,脱離世俗,讓人思路更明朗、清楚,迴歸道德的坦途。

願更多年輕人觀看《國學動漫城》讓孝在每個人身上綻放光彩,讓道德支柱屹立不倒!

北京順義李橋小學五年級:筆耕少年

《國學動漫城》觀後感

閉上雙眼,《國學動漫成》中人物的一顰一語、一舉一動都放映在我的腦海中……劇中的故事令我受益匪淺,獲益終生,人物生動的形象舉動,他們的一詞一語更是令我豁然開朗。

《國學動漫城》是區教委聯合順義電視台推出的,為的就是營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社會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榮辱觀、善惡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讀後感 )它是一檔適合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朋友們觀看的動畫類欄目,還設有《中華德育故事》《國學經典讀解》兩個板塊,主要內容涉及傳統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從《國學動漫城》開播後,我每天都準時收看,因為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還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充實了我的課餘生活,為我的“國學資料庫”擴充知識。

《國學動漫城》這個節目主要展示了“國學”情境,教授“漢文化”、“國粹”,本着“化繁為簡,寓教於樂”的宗旨,用動漫的形式,將原本比較枯燥乏味的《弟子規》、《孔子》、《論語》等國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好玩有趣,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在《國學動漫城》中,有很多關於美德的小故事,在我看過的那麼多故事中,最讓我獲益的還是這個“學無止境”的故事了。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小和尚,他很想做出一番修為,於是,他找到了一位高僧,並懇求師父收他為弟子。兩年後,小和尚自認學到了很多東西,便不再跟高僧參禪拜佛了,向高僧告辭後就要下山去,高僧明白小和尚的心思,他並沒有阻攔小和尚下山,而是通過一個試驗來告訴小和尚學無止境的道理,小和尚明白了師父的一片苦心,愧疚地請求師父原諒他的愚昧無知。

在聽了這個故事後,我的心像海面的波濤,洶湧澎湃,不能平靜。看了這則故事後,我恍然大悟我不正是現實中的小和尚嗎?有一次,老師正在講解新課,我不耐煩地想,怎麼那麼簡單啊!算了,不聽了,反正我都會了。於是便拿畫紙來畫畫,做做小動作,神遊天外,可是怡然自得啊!但老師講的內容,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結果,第二天考試可想而知……直至今天,我才真正明白:學習是沒有盡頭的,奮進不息的!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要謙虛地向他人請教,不能不屑與老師的教導與他人忠言。

國學作文 篇3

生活中的國學,我愛國學,讀國學,品國學。

這是充滿國學的一天……

“叮叮!”誰呀?我不耐煩的去開門,原來是同學呀!“你來我家幹什麼呀!”我有點生氣了,可見她嘻皮笑臉的樣子,我頓時火冒三丈,跳得老高:“你……你……”同學的臉立時嚴肅了起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你這樣是不對的。同學搖了搖頭給我上起了課,我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好像做了什麼錯事似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家中,我和同學在讀書,我越看越入迷,竟忘了動筆積累,同學擺了擺手,又指了指書説:“不動筆,不讀書,動筆是看書最重要的一部分,你怎麼能這樣呢?”我一手趕緊拿起筆,一手捧磁卡熱乎乎的小臉兒,心中一股羞愧感油然而生。

不動筆不讀書。

中午吃飯時,“媽媽,今天為什麼吃這些!”我極不情願地把一盤炒白菜吞下肚,同學見我挑食的樣子,又當起了小老師來:“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你可不能這樣了。”我羞得臉都快埋在飯裏了。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同學回家時,“再見,謝謝你今天提醒我這幾點,我一定會牢記的,成為一位國學文化優秀的人!“拜拜”。

國學作文 篇4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視類經典誦讀大賽——《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從17市挑選出20個優秀選手,他們不僅不僅在國學上苦苦學習,還參加、組織過許多公益活動,他們當中,有人獲得了20xx年感動淄博年度人物,有人曾經去過敬老院去幫助老人,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這個比賽分三個環節,第一個是我愛記詩詞,對弈中華古詩詞。在題中,會指定1-2個字,要打出哈有這個字的詩詞。選手們個個倒背如流。就像是有準備一樣。

第二個環節是名家對對碰,

有身着古裝的小朋友出題,提問了一些古代的成語和嘗試,選手們對答如流,有些我好歹能答出幾個,有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個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是比賽的重要環節,這就可以真實的顯示出選手平常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與人為善。有些,我有的時候還可以,而有些我確是做不到。

最終,濰坊選手劉康寧成功奪冠,他的國學知識,和他的中國傳統美德值得我們敬佩。

國學作文 篇5

國學,一國固有之學術也。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深沉了無數的國學經典。我們便在這平平仄仄的唐詩宋詞中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盡享詩詞歌賦的精髓。

在幼兒園我們就誦讀經典。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更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義”。這些流傳千古的聖賢之道,奠定了我們一生優雅的人格。隨着我們的成長,閲讀的豐富,更讓我沉浸於這妙不可言的詩文世界中。從孟母的“斷織喻學”,知道了父母的用心良苦,“讀書猶如織布,累絲成寸,荒廢學業,如同剪斷這布一樣,還能接得上嗎?”這就是古時的母親教育子女的睿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出自孔子的佳句,這使我懂得,在生活、學習中應不斷看到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即“能者為師,虛心請教”的哲理。一句看似簡單的話,真正做起來可不那麼容易,這正是古人的學習態度,是一種大智慧!

這就是我們的國學經典!《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傳世千載的美文,讓我們從中學習做人的態度和處事的原則,給我們的成長指引了方向,為我們的生活填充了豐富的精神食糧,讓我們從國學經典中吸取智慧,不斷進取,繼承這博大精深的經典文化,將民族文化智慧發揚光大!

國學作文 篇6

上了高一之後,年級主任徐老師總是隔三岔五地找到我:“最近國學這麼熱,咱們要不要搞一個國學知識競賽?”

“好呀好呀。”

然後就冷場了。

但在11月的某個夜晚,徐主任把我們學生會整個小組都找了過去。

“咱們在12月初辦一個國學知識競賽吧。”

眾人無言,默許通過。

“zk,你牽頭吧。”

“哦……好……”

最開始我的心裏還是很排斥的,因為高一上學期到12月時就要進入複習階段了,我對導數圓錐曲線什麼的還都不熟練,歷史必修一的幾個單元小知識點心裏還挺模糊的,感覺自己實在沒有精力再“分出一個身”來去操辦一個大型活動。

而且之前學校的競賽類活動,都是學生會的文藝部或是體育部組織的,我最多就是噹噹場務乾乾雜活,作為一個主管學習部和生活部的副主席,我真的是除了組織“表彰大會”什麼也不會。

當然我的這些推脱終究是個人的原因,最難的組織點在於“國學”這個命題上。

不同於合唱比賽或是長跑接力,“國學知識競賽”,單單是這個名字,就有一種文科生“自詡”很厲害的感覺。國學,對於大部分理科同學還是模糊的,大多數同學對此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小學時期的啟蒙教育和電視劇裏的“之乎者也”上。讓文科生來操辦“國學知識競賽”,似乎可以和讓理科生操辦全年級都參與“物理實驗比賽”的想法來一比高下。

週日下午的學生會例會,我問大家:“如果把所有參賽班級的順序打亂,一組五位同學都來自不同的班級,是不是就能增加一些不同班級的交流,也能讓理科班級有更多的興趣瞭解國學?”

“提議是不錯的,但是可行性太低了。”

我有點猶豫了,60個人每人都抽一次籤,光找個抽籤的地方都得弄個較大的場地。

最終大家接受了我這個提議,不然到時候理科生“罷場”可就是件更尷尬的事情了。

接下來就開始了真正忙碌的過程。

找語文和文綜老師要題庫,每天用大喇叭向全年級招募選手,找年級幹事批活動場地,不斷開會去通知各個班級做準備。

初賽時間定在了月考後,月考的當天晚上,我還在教室的電腦前設計着初賽的PPT。

月考結束後,我沒有心情對答案,反而用很多的時間去協調“國學知識競賽”各方面的工作。本來可以讓部員去做的事情,我總是怕落實不到位,於是自己課間時間在不同的班級間穿梭;本來可以讓學習部主管去篩選題目,卻擔心保密不當,於是就自己上手選題。

學生會主席看我忙得像一隻找不到回家路的蜜蜂,常常在午休的時候遞給我一包乾脆面,一邊互相“分食”一邊提醒我:“別太累了,有些事情分給其他同學幹就好,你主要負責牽頭。”

其實那時忙碌的我根本就不知道哪些事情還需要幹,哪些事情已經做好了,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分給哪個部門去做才能做到“不用審核的放心”——我好像只知道不斷埋頭去做。

有點兒傻、進程有點兒慢,但我儘量確保每一步都不出差錯。

但説“不出差錯”,實際這樣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

月考後不到一週的初賽,12組選手分在兩個場地進行比賽。

地點選擇的是學校的心理教室,面積不大,但大概是因為剛考完試,倒有不少的同學來觀看。

先是心理教室的門關不上了,雖然我一直很“強硬地”認為不是我們乾的,但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和心理老師處理這件事;因為拷貝題庫的時候出了問題,以至於有兩組同學的題目並不完全,不得不再另找一天去進行加賽;接着又是計算得分出了一些問題,本來是客觀的題目在不同評委的判斷中卻有了不同的答案,使同一組的同學的分數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折騰了一箇中午,還耽誤了下午第一節課,才把初賽的事情大致了結了。

辦競賽類的活動比簡單的“頒獎”“講話”要難得多,這不是做好比賽就能畫上句號的工作,還要有後續的很多工作以確保比賽的“相對公平”。

本來主任跟我約定決賽的時間是週四,結果第二天早上又告訴我:決賽的時間改到了週二。

哦?!我當時連主持人都沒選好,比賽的表格也還沒有打印,一切工作都剛剛起步。

距離正式比賽還有不到30個小時的時間。

我跑到信息樓複印社把所有的表格都打印了,大課間和幾個同學開了好幾場會商量決賽事宜,我又把兩個好朋友拉來當了主持還不給“福利”……

幾乎每一個課間我都在一樓至五樓之間“上躥下跳”,常常上課鈴打響了還沒有趕回班級,以至於總得一臉尷尬地在前門喊着“報告”,有時候躡手躡腳地溜進教室以防被同學發現而被要求唱歌,中午和晚上都買了麪包胡亂地吃了兩口又接着去準備PPT,晚自習結束還得在教室的電腦前做着應急狀況的預案……

那兩天我大概把一個月的樓梯都給爬完了,經過30個小時的忙碌,終於走到了決賽的那個下午。

所幸的是一切都很順利,雖然最“驚險”的環節挑戰題部分因答錯題要扣分而沒有人蔘與,沉默且尷尬了幾分鐘,但整個比賽還是順利進行了下來。更讓我比較詫異的是,最後勝出的一組,有4位是理科生。

大概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吧——理科生享受了答題的樂趣,提高了對國學的興趣。

在一個霧霾嚴重的下午,在報告廳裏,一人一人地答題。與屋外濃重的霧霾相比,屋內顯得很簡單、很純粹:有些題目還真的不僅是考國學性的知識,更考驗一個人的思維。場上的對決已不再是知識面的比拼,而是邏輯的較量,更是對一個小組合作默契度的考驗。

大概整場比賽,是以一串笑聲結尾吧。獲勝小組的5名同學,沒有拿到“最優個人獎”,而是榮獲了“最佳團結獎”——有點兒好笑的名字,但卻有重要意義。

站在舞台的旁側,看着同學們陸續離場,我想,為了“國學知識競賽”奔跑的這幾周,其價值也已不單單是侷限於“國學”二字了。

國學作文 篇7

國學,乃華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藴、乃華夏民族千年之精華,它見證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氣節。其底藴的優厚,使得現在的人們依然感到心曠神怡,當讀到一篇好的古文時,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剎那感到了內心深處的淨化,超凡脱俗。

有人問我,問我怎樣比喻國學?我這樣回答:“國學就像一壺好茶,有着青山綠水的韻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無窮。”的.確如此,如同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一般,真是人間最享受的事。就從我華夏曆史最早的一部經典《大學》説起,他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為核心。

提出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至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生養性不只是內醒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本書我想這也是古人當中君子們都有的寶貝吧。

發揚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也就是《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含義,在後面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讀了以後雖然周圍沒有其他聲音,可是卻會讓人感覺氣勢浩蕩,激情澎湃,讓人引起共鳴。雖然現在是強大先進的社會,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十分先進。

燈取代了蠟燭、手機取代了書信、汽車取代了馬車、高樓大廈取代了小平屋。但是,古人的這些言論,這種修身養性的精髓,現在人能做到嗎?發自內心的,大多數古人要兩袖清風得多、要高風亮節得多。現在回想古時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難忘的時光!再向古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得不感到與眾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聳,高山流水的曲調送入雙耳,茶已泡得濃香純,我眼睛已緊閉,在這詩文的意味下回望那遠古的大地……

我夢想着來到了曾經壯觀的好水雲南滇池,那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孫髯在大觀樓題的長聯,深情描繪了着壯觀景色,“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奮人心,氣壯山河!可是,現在的滇池啊,唉!我也夢想來到西湖,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也沒有了漂亮的面貌了。曾經的世界不在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歷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彈完了,茶也幹了,這時我睜開了雙眼,我知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意味悠長的國學啊!一時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壺好茶,來再好好品一品、讀一讀。

國學作文 篇8

這學期老師發了一本《國學啟蒙》的書,我讀了這本書就愛不釋手。從書中,我收穫很多,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一、《國學啟蒙》讓我學會學習。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國學啟蒙》讓我學會做人。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啟蒙》,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

要講信用。我們從小就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 我們要多加學習,勇於實踐。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我們走出迷茫,讓我們茁壯成才。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傳播正能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國學作文 篇9

正值年少青春的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冀。近日,也提到,我們青年人,肩負着祖國強大復興的偉大使命,我們應當傳承五四精神,勇敢、奮鬥和拼搏,做一個追夢人。我深受激勵。我懷揣着一個夢想,希望通過學習知識來實現。學校正是我實現夢想的風帆,它使我從一間破舊泥磚房一步步踏向我夢想已久的殿堂。家人的辛勤付出給了我機會,讓我能夠接受教育,學校的學習生活,讓我學到了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國家的資助政策就像冬日的暖陽讓我倍感温暖,我將攜帶我的夢想,勇敢地向前衝。

在學校裏,我自由地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感到無比的充實和幸福。爸爸媽媽的在外省工作,常年不在家,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關心我和我的學習,但我並不覺得難過,也不會因為爸媽不在身邊管教我而為所欲為或者墮落。我嚴格要求自己,抓緊時間努力學習,讓他們放心,我深知他們做的工是多麼累。日日夜夜和學習打交道,我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鍛鍊。我一直保持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即便遇到多大的困難,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學業。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對學習,我永遠不覺得倦怠,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去做一件事,儘管反反覆覆做同一件事,但是自己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收穫,不斷的增長知識。儘管三點一線看似枯燥無味的校園生活,可能也會荊棘叢叢,遭遇失敗,我也不會消極等待,在趕往夢想聖殿的路上,沿途的風景還是令人回味的。

標籤: 九篇 國學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mjy8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