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精華】國學作文300字集錦九篇

【精華】國學作文300字集錦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300字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國學作文300字集錦九篇

國學作文300字 篇1

在學校裏,老師教我們學習《弟子規》,其中有一句“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回家吃飯時,我問母親:“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吃飯時,大部分男士和少部分女士都要喝酒呢?”母親親切地説:“因為這是中國的酒桌文化。”母親還告訴我,中國還有一句話叫做“無酒不成席”。母親話音剛落,卻聽見我大聲地説:“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母親被這句話逗樂了,誇我把國學記得真好!我説:“本來就是嘛,有時候跟叔叔阿姨吃飯,他們逗我請我喝酒,我都會大聲的説:‘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我問母親:“你説吃飯喝酒是中國酒桌文化,吃飯時我發現沒喝酒的人話少一些,是不是他沒喝酒,要説的話就藏在酒裏面,要是喝了酒,話就隨着酒跑出來了。所以他喝了酒,話就變多了。”母親聽了哈哈大笑:“你説的好像有點道理呢!”

我知道適當喝酒有意於身體健康,但喝多了就會對身體有害,喝酒後不能開車,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國學讓我學到了非常多的道理,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給了我很多幫助。我愛學國學!

國學作文300字 篇2

國學經典,民族的印記,精神的家園,讀着國學經典裏的詩篇,品味着它的文采,我深深的愛上了它。

讀國學經典我知道了很多詩句。“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描寫出了荷花與少女的臉龐相映媲美的美景,“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表現出了鱸魚捕捉的艱辛,“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突出了戰鬥的艱苦和將士們的奮勇,“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體現出了英雄渴望建功立業的氣概,“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集中顯示了宮女的不幸。

讀國學經典我認識了很多名人,唐代的王昌齡、賈島、王維,宋代的范仲淹、梅堯臣、李清照,三國的諸葛亮,清代的王淑等。讀國學經典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要孝慈仁愛,孝順父母長輩,友愛兄弟朋友,謙虛禮讓,做事要持之以恆,不斷自省,光明正大,克服私念,謙虛謹慎,不追名逐利。

同學們,讓我們把從國學經典學習到的傳統文化精髓落實到現實生活去,自覺自律,發揚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一起愛讀;讓更多的人一起受益;讓更多的人一起發揚傳統文化精神吧。

國學作文300字 篇3

學校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在上一週舉辦了全校性的國學知識競賽。我和班上的同學一起組隊報名參加了這個競賽。

比賽的那天,我們既激動又忐忑。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學校級別的競賽,內心難免不會激動,但是又想到這個比賽肯定會高手雲集,我們很有可能會名落孫山,所以又有些忐忑不安。

比賽正式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團隊介紹。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們一行四人走上講台,大聲説出了我們的組名和口號,然後面帶微笑,鞠躬下場。沒有一個人怯場或是忘詞,是個好的開端。接下來是知識問答環節,主持人提出的.問題有我們很熟悉的,也有全然不知的,有能很快做出反應的,也有猶豫不敢決斷答案的。在這一輪是競爭之後,我們組的比分排在了中間。到了最後一個環節,是現場評委出題大家辯論。競爭更加激烈了,大家已經進入白熾化階段,紛紛跳起來和意見相斥的同學辯論。

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們組沒有拿到名次,但是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國學作文300字 篇4

孔子向人們展示“三綱八目”的要義。“三綱”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這不但是《大學》的宗旨和綱領,也是儒家“垂世立教”的最終目標,包含“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其中“格物、治和、誠意、正心”為“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治”,中間的“修身”是聯絡“內修”和“外治”的紐帶,它既可以和前面的“內修”連在一起,有“獨善其身”之意。又可以和後面的“外治”連在一起有“獨善其身”之意。從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深受“三綱八目”的影響,有人“獨善其身”,有人“兼善天下”。人在不同的時期做出不同的選擇——“窮則獨善其身,迖則兼善天下。”

孔子要人們修養道德。修養道德要從點點滴滴做起,一點一滴,積水成淵,積土成山。我知道只有堅持不懈,鍥而不捨,才能天天向上,日日進步;只有把家打理的一塵不染,才能打理天下大事; 只有言行一致,才能交到知心朋友;只有專心致志,才能知識豐收......

孔子曾説:“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一定要及時反省自我,並從中總結得失損益。這樣才能達到“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國學作文300字 篇5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使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使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使我學習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説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300字 篇6

禮拜三羅老師讓咱們排隊而且還要帶着邦教的標子,到多功效廳往。

在路上,我想:羅老師讓我們到多過能廳去,到頂要幹什麼?在多功能廳面,我們皆卧下了。這時,這堂課的配角——龍爺爺去了,大家都響伏了熱鬧地掌聲。龍爺爺開端講出色的國學課了。每位同窗都聽得十分着迷,龍爺爺有時很風趣,有時很嚴正,有時很寧靜。龍爺爺説:“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蹶,谷無以盈,將恐歇,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猴王吳雲貴高,將恐蹶。意念是:地不清潔了,就要裂啟。地沒有了,就會不復存在。身臨沒有了靈,就要‘罷農’。動物不旺盛了,就會逝世掉。世間萬物沒有了生存的餘地,就要滅盡。侯王不了高的位置,就是一個一般人......”。

丁零零,丁零零,下課了,我們就歸到了教室......

從國學課上爾懂得了講德經的深入情理我理解了路德經

是學我們怎麼幹一個對世界,對國度,對野庭有用的我。

國學作文300字 篇7

當我看完《國學小名士》這檔節目,不禁讚歎起來,它可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參加了《國學小名士》,他們的年齡參差不齊,還有部分外國學生也參與其中,他們都身懷絕技、學識淵博。每個人的腦海裏都存儲了數不勝數的古詩,比賽時脱口而出,背誦的滾瓜爛熟。像我這樣的古詩儲存量真是不值一提。為什麼他們的記憶力那麼好呢?就是因為他們善於積累,靈活運用。寫到這裏我不禁對他們充滿敬意,心裏特別崇拜他們,他們用驚人的意志力來激發着我,我應該向他們學習,好好背誦古詩,把內容深深烙印在腦海裏。

看到他們在認真答題,我也身臨其境,拿出本子和筆認真地思考;評委老師提出了高水平問題,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我為他們捏了把汗,可他們卻正確、從容地對答如流,把內容發揮到了極致,我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高興……

經過跟他們一起答題,我才發現自己學識膚淺,我的才華只是他們的九牛一毛,好多詩詞我都不懂,所以我要下定決心,刻苦學習,努力奮鬥,就像我們學校的校風一樣:追求卓越,實現超越。

國學作文300字 篇8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記錄來,就成了一本本的國學經典。國學經典底藴豐富,藴藏豐富的為人處事的經驗和道理,其思想內涵的核心就是仁、義、禮、智、信。作為儒家所謂的“五常”。

就拿“五常”中的智來説吧。“仁、義、禮、智、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繫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過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就像《愚蠢的狼》這篇文章講述的一樣:愚蠢者總會被聰明着戰勝。這就如同聰明者總會騙的了愚蠢。因此,現在就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變的更聰明!

五年級:春之花櫻

國學作文300字 篇9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董存瑞》。這部電影深深地感動了我。

影片講的是1948年,董存瑞所在的解放軍部隊準備攻打熱河的隆化,敵人在隆化城周圍修了許多坑道和碉堡,他們則躲在碉堡裏向外掃射。整個部隊被猛烈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來。董存瑞跑到連長面前説:“連長,我去炸掉他。”説完,董存瑞彎腰抱起炸藥包,在同志們的掩護下來到了橋形碉堡底下,他找了半天,也不知該把炸藥包放在哪兒,碉堡中又有子彈不斷射出來,眼看着倒下幾個戰士,在這緊急時刻,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地貼住橋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導火索,他高喊:“同志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衝啊!”忽聽一聲巨響,橋形碉堡沒了,董存瑞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董存瑞這種捨身炸碉堡的勇敢精神和崇高的英雄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應該加倍珍惜,好好學習,長大後用我們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422q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