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中國傳統作文彙總七篇

中國傳統作文彙總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傳統作文彙總七篇

中國傳統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文字,語言,思想,六藝,書法,音樂,曲藝,燈謎等。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燈謎。燈謎的由來:燈謎又稱文虎或者打虎,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最早出現在夏代,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就演變成“隱語”,直到南宋文學家鮑照作“井”“龜”“土”三個字謎並以《字謎三首》收入他的詩集後,才有了謎字一稱。

字謎猜字主要分為移位法,盈虧法等。移位法:根據謎面的意思,移動謎面裏面的漢字或者筆畫,最後,形成一個新的字,這個字就是謎底。比如:國內有點變化(打一字)。就是把國裏面的玉先取出來,然後再把下面那一點移上去,就成了“主”字。這個方法是不是很有趣,很簡單啊!

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這些傳統文化能夠話話誕生並留傳下來,是非常的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的把他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作文 篇2

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湯圓;在北方有香脆多餡的餃子,不管是南方湯圓還是北方餃子,我都鍾愛。

媽媽告訴我餃子和湯圓有區別,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區別,因為我的饞嘴都很喜歡吃,我的眼裏只有吃,哪還能看出他們的區別。

湯圓我喜歡在元宵的時候吃,代表團團圓圓,畢竟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美滿嘛。每逢元宵時節,媽媽總會煮好一大鍋湯圓,我在一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湯圓,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湯圓們在鍋裏面沸騰,彷彿在裏面狂歡似的,真令人喜歡。

“開動啦,小饞嘴。”媽媽親切地説。我已經等候多時啦,終於來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夾起來,可是頑皮的湯圓們不讓我夾,油膩油膩的,一夾起來,就會滑下去。所以媽媽讓我用勺子來吃,這樣以來,他們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我們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都一起團團圓圓地吃着圓圓的湯圓。我喜愛白白胖胖的湯圓,因為,他讓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

到了冬天,唯有餃子令人喜愛,可口又多餡。有玉米餡兒的,有肉餡的,也有玉米火腿餡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時候,雖然我們在南方,但是我也喜愛吃餃子,餃子給了我們温暖,讓我們家庭温暖如初。

當然了,餃子什麼時候都能吃,因為隨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見沙縣等小吃餐廳,都把餃子列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會來幾份。每逢晚上我肚子餓了,就會去買幾份餃子充充飢,順便也讓家人們飽滿。我喜愛多餡的餃子,因為餃子解決了我們的温飽,讓家庭美滿。

南湯圓,北餃子,我都愛,我都要;每吃幾口口水流,家庭吃了幸福留,肚子餓了就找它。

中國傳統文化,我真的超愛呢。

中國傳統作文 篇3

陶瓷——是我國經典的一門傳統文化。從古至今已有八千年的歷史了。今天,我準備親自去“陶陶樂”體驗館親手做陶瓷。

店裏的叔叔非常熱情,他連忙拎起一小袋棕灰色的陶泥,放在可轉動的鐵盤上;接着用水桶接來一些水,便耐心地教我做了起來。

“第一步:捧泥。”叔叔握着我的手。先用力把泥拍扁(饅頭狀);然後用雙手輕輕往裏擠壓;一個橢圓形差不多就“變”出來了。叔叔還告訴我一個小祕密:一定要時不時用水打濕手,保持濕潤。

“不好啦!我的泥塑歪了!”

“小朋友,看起來做陶瓷簡單,做起來難。對嗎?”

我點點頭,叔叔兩隻手肘緊頂膝蓋,捧着泥,這才把泥“救”回來了。(因為鐵盤轉得快)這泥真是“有驚無險”啊!

“第二步:挖洞。”我先把大拇指插進陶泥中,再圓弧形式的向外撥、撥……你瞧,我這步輕而易舉地做了出來。叔叔豎起大拇指笑着對我説:“你做得真好!”

“沒有啦……”

“第三步:塑形。”叔叔告訴我:陶泥的可塑性很強。他先示範給我看:用拇指和食指一起把杯身往上拉、拉……

終於,一個充滿着中國傳統藝術的陶藝杯展現在我的面前。

回家後,我又查閲了陶瓷的資料。原來,早在新時期時代,我們祖先就拉開了陶瓷史的序幕。一開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為容器和餐具。後來陶瓷製造逐漸脱離了實用主義,出現了只作為裝飾用的一種產品。

通過這次親手體驗做陶瓷和查閲資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陶瓷)……

中國傳統作文 篇4

除夕,真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對聯又掛年畫,包餃子,大人們都忙着做着美味的晚餐。

我吃完了飯,爺爺走

了出來,一邊把手裏的紅包給我,一邊説:“乖孫女,這是給你的壓歲錢。”我接過大紅包,説:“謝謝爺爺!”各位長輩也紛紛給我了大紅包,我開心極了!我把大紅包放進口袋,拿起桌子上的打火機和“金山”。“銀山”,跑到門口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把“金山”點燃,只見它一瞬間飛上天空,變出不同顏色的山形狀,一下子照亮了我們的臉。我和妹妹一起高興地拍手叫好,接着點燃“銀山”, “銀山”也很美,我放完了煙花,該讓爸爸放了,爸爸拿出一大箱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點着導火線,“嗖”煙花飛上了天,有的像一朵牡丹花,有的像一個紅太陽,還有的像一張小花臉。美麗的煙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

除夕之夜還有個必不可少的節目— 春節聯歡晚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吃着水果,嗑着瓜子,時不時地發出歡快的笑聲,屋子裏充滿了歡樂洋溢的氣氛。

啊,多麼美好的除夕之夜!

中國傳統作文 篇5

我心中的節日是——跳繩節,因為我很喜歡跳繩,跳繩既可以鍛鍊身體又方便宜學。 記得有一次,我跟着媽媽來到會所,我看見有很多人圍在那裏,我跟媽媽也過去湊熱鬧,“媽媽我看不見。”我説。媽媽笑盈盈地説:“是在比賽跳繩。”我聽了以後,一下子興奮了起來,我就叫媽媽給我報名,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比賽開始了,裁判説:“誰跳得最多誰就贏了這局比賽。”當裁判一聲哨響,我就握緊繩子,飛快地跳了起來,我心裏默默地數着:“1,2,3,4,5,6,。”時間飛快地過去了,我的心也在撲騰撲騰地跳着,不一會兒,頭上就冒出了汗珠,但我努力堅持着,我用眼睛瞄了一下其他的參賽隊員,她們跳得真好啊,我會不會輸給她們?我來不及細想,加快了速度,只聽見繩子在腳底下呼呼地響着,正當我感覺累得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只聽見一聲哨響,一分鐘的比賽就結束了。

我的心怦怦地在跳,我一邊擦着汗一邊在想,誰是第一名呢?當裁判全部報完的時候,我都沒有聽清楚誰跳了第一名,當裁判再一次大聲地説:“張雨欣,以120個獲得了第一名”,我心中有説不出的喜悦。我還獎到了一個文具袋、5本筆記本和2塊大橡皮。這就是我心中的節日——跳繩節。等這個節日我已經等了好久了。

中國傳統作文 篇6

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説,我們現在的社會就像拼命奔跑的人,向着一個個新目標拼命奔跑,慌不擇路,踉踉蹌蹌。一邊跑,一邊丟東西,等跑到終點,才發現爺爺奶奶塞在我們貼身口袋裏的祖傳寶貝都丟得差不多了。

這句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聯繫現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本材料作文的審題構思和立意應關注三個方面:

一、注意比喻。“我們現在的社會”“向着一個個新目標拼命奔跑”比喻“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爺爺奶奶塞在我們貼身口袋裏的祖傳寶貝”比喻“傳統的美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等”。

二、注意關係。要強調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的美好的思想道德,不能只談繼承傳統文化,還要談發展。

三、注意要求,聯繫現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思想,如何在現代化的發展中繼承傳統的優秀文化,是值得思考的、有價值的話題。

回味傳統中國經典

如今,中國的發展風馳電掣,一日千里。我們每個人都是奔跑者,為一個個新目標的實現而欣喜若狂。一邊跑,一邊丟東西,等跑到終點才發現爺爺奶奶塞在我們貼身口袋裏的祖傳寶貝已經丟的差不多了。神州大地上古老而美好的記憶已在視野的末端漸行漸遠——

方正“中國字”

從祖先造字到甲骨文,再到如今中國人普遍認同的方方正正的中國字,一個緩慢而又輝煌的歷程,一個艱辛而又值得驕傲的龐大工程。古有筆走龍蛇的颯爽英姿,又有臨池成墨的佳話,如今我們寒窗十載又有誰能夠用毛筆揮灑自如?我們擁有的是現代化的書寫工具,我們演繹成現代化的語言。在奔向現代化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我們丟失了什麼?爺爺奶奶放在我們口袋裏的毛筆丟了,傳統已不在,毛筆已成為書法家獨有的寫字工具。那雙由類人猿演化而來的手也只會敲擊鍵盤,而用筆寫起母語漢字來倒像“蚯蚓找媽媽”,且錯別字連篇——早已不像是中國人在寫中國字。

温情“中國節”

中國有誰知道七夕,又有多少人曉得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過得紅紅火火,而中國的情人節,在國內卻冷冷清清。別人的聖誕節、平安夜,被我們抬得熱火朝天,在中國的除夕夜卻呼呼大睡,全然忘記除夕守歲父母長壽之説,春節也沒有了年味。回味童年,我們的那些節日多麼有趣!雖然中秋、端午被列入法定假日,但忙着上下班的人們哪裏有心情過節?生活的壓力讓人們緊張萬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唱得再響,還是要掙錢,買房,買車。生活節拍快了,幸福感下降了,中國節裏摻雜着許多無奈。嗚呼,中國節!

殷殷“中國情”

古有“父母在不遠游”之説。現在,思想開放,好男兒志在四方。那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在爺爺奶奶的生活中漸漸少了。空巢老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雖然“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許多老人的心聲,卻唱不回“遠遊”之人。即使在老人法中加入一條讓出門在外的子女們常回家看看的律條,但那份情卻被信息的便捷化淡化了。地球村在變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在逐漸拉大。呼喚中國情,拾起遊子心。

回味經典,大地起温馨,神州展笑顏。

回味經典,回味出了傷感,回味出了無奈!

奔跑的同時,請彎腰拾起丟失的祖傳寶貝!

作者用蒙太奇手法從生活中剪輯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個鏡頭:中國字、中國節、中國情。視點獨特,筆法犀利,見解獨到。從縱深層次挖掘了傳統在丟失的現狀,讓讀者深刻認識到祖國傳統文化的缺位,給我們的民族帶來的種種無法彌補的缺憾,可謂一針見血。

中國傳統作文 篇7

大龍的習俗有很多,像什麼“春節去拜祖宗”“發炮”“燒香”“舞獅”等等

但我覺得大龍除夕的拜祖宗還是最有趣的,因為要磕頭,燒香,燒紙,還放炮竹,這是在請祖宗回家過年,過了這茬,就可以吃年飯發壓歲錢了,所以每到這時就特別激動。大龍是山區,民宅依着山腳,人煙稀少,所以很多人家就把祖墳建在不遠的山腰上。每年的春節都是如此,今年我提出這次在家燒香,因為我家裏離山上老祖宗的祖墳比較遠,還要爬山,所以有這個念頭,卻給爸爸罵得狗血噴頭,直罵我不尊敬老祖宗,我只好作罷。下午快5點鐘,等奶奶、大媽、媽媽、嬸嬸把年飯燒好,我們一行男人,爺爺、大伯、爸爸、叔叔還有我們小傢伙一起結伴去拜老祖宗。據爺爺説因為風水的問題,我家的祖宗的墳在一個地勢較險的半山腰,有的地方只能讓一個人側身而過。遠遠望去,像一把椅子坐落在青山中。一路上,爺爺邁着方步,大伯尾隨其後,爸爸手上拎着個籃子,裏頭裝着雞、鴨、魚和肉,啊,色香味俱全,老祖宗肯定樂的合不攏嘴;叔叔手上則拿着幾副炮竹,等着拿去放給老祖宗聽的;我們小孩嘻嘻哈哈的,一路小跑。爬山了,大人們攙扶這爺爺,我們手腳並用着爬,運氣好的在山邊能撿到幾根樹枝撐着走(因為山太陡,如果沒樹枝,還得爬)。

你只能抱怨,一個字:煩!但這話我只能在心裏説,要是給我爸聽見了,還不得把我活活吃了。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你已經累得滿頭大汗了,卻不能休息,唉!終於來到了祖墳,這座墳供奉的是太太公和太公。祖墳由水泥砌成一個平台,周圍種滿松柏,中間立着一方石碑,石碑正中刻着祖先的名字,下面密密麻麻刻滿小輩的名字,當然也有我的名字。站在平台放眼望去,周圍一座座重重疊疊的青山,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稻田,祖先們在這塊寧靜祥和的土地長眠也十分愜意。大人們把祭品擺好,就恭恭敬敬地磕頭;我們小孩咚咚咚磕頭,不要奇怪,因為磕的不響,就是對祖宗的不尊敬,就會遭天打雷劈,雖然我覺得是迷信,但我心有餘悸,萬一被劈了,我不就死翹翹了麼,只好從命了。磕好頭了,第二件事就是燒紙了,大人們虔誠地燒紙,分了幾堆,還嘴裏唸唸有詞,我們幾個小孩子不是燒,而是直接往火堆裏扔,差點把自己的衣服燒着了,七搞八搞,弄完了;還不能走,還有第三件事,就是燒香,大人們畢恭畢敬地燒香還拜一拜,我們幾個小孩燒了幾根,拜了拜老祖宗就像一匹匹餓狼似的逃下山去。大人們就放炮竹,接祖宗回家過年。

我覺得拜祖宗雖然麻煩,但我私下覺得這是對先人的尊敬,沒有他們怎麼會有我們,飲水思源,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傳統,而且拜祖時可以想想自己一年有沒有進步,對不對得起先人,也是一個鞭策。我覺得大龍除夕最有趣的風俗習慣莫過於此了。

標籤: 七篇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lkr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