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寫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寫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寫傳統作文合集九篇

寫傳統作文 篇1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後,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後放盤子裏,讓老爸和老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徵着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鬆軟而美味。老爸、老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温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寫傳統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一想起來我就不由得想到一個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温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牀,我就賴在牀上。過了一會兒我被媽媽的話吸引了,媽媽説今天是端午節,要趕快去爺爺家吃粽子。聽到這句話後,我急忙起來洗漱後去了,爺爺一看見我就説:“快吃,剛做的粽子。”我回過神説了一句端午節快樂後急忙開始吃了。吃完後感覺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個,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這專注的吃着,沒注意到爺爺在旁邊,我暗暗地説:“遭了,被發現了。”但心裏還是感覺非常温馨,非常快樂,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覺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記憶永遠都不會忘,今天我體會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寫傳統作文 篇3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比如,剪紙、陶瓷、十二生肖、書法、國畫……等等,不過我最喜歡其中的剪紙。剪紙不但好玩,而且又有藝術性。

過年了,爸爸媽媽帶我們出去買紙,買好紙,回到家中,我們開始剪起窗花來。我先把彩紙對摺,然後再用毛筆把我喜歡的圖案畫上去,最後,用剪刀把它剪下來,一幅作品就完成了,我把它粘在門上,就可以了。

小朋友,中華傳統文化還有很多種,我下次再告訴你們吧!

寫傳統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文化----除夕做年糕、吃年糕》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很多,中秋吃月餅,元宵吃湯圓,除夕做年糕、吃年糕……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除夕做年糕、吃年糕啦!

做年糕先要把晚米磨成粉,然後把粉蒸熟,再把粉放到石臼中用力搗,搗一會兒就可以看到一塊圓圓的年糕啦!吃年糕的時候,可以用炒、放湯、蒸、煎等方式,還可以直接把剛打磨好的年糕切成四個扇形,這樣趁熱吃,可香了!

聽媽媽説,做年糕時,要把全村人叫到一起,去村裏的加工場。那情景可熱鬧了,大家有的捧着加熱了的晚米粉,有的邊扛米粉邊拿鍋準備在這裏加熱,有的'拖着打磨器熱情洋溢地來到這裏。不一會兒人齊了,把粉倒到長長的搗器中,每個人拿了一根木棒,“咚咚咚,咚咚咚!”敲粉聲震耳欲聾,年糕的香氣慢慢地溢出來,引得一旁的小朋友饞得直流口水。

年糕不僅美味,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寫傳統作文 篇5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積澱的文明古國。具有曲折而又漫長的發展過程,由中華各族人民共同書寫創造,內涵豐富,從未喪失過它的根本—中華傳統文化。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傳統文化呢?它是指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但它又與歷史文化有所區別:它對人有着深遠持久的影響,不僅存在於歷史中,還存在於現實中。

傳統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根”,不單是因為它對於歷史發展保留了其文明成果,同時也是因為它對於現實也具有積極意義。

傳統文化中的傳統思想如“以和為貴”、“實事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思想仍沿襲至今,它在潛移默化中對人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至今“平等”、“和諧”仍印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旗袍,更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已將它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從古至今,它代表着中國女性的古典韻味,標誌着獨具特色的東方時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那具有永恆意義的美,讓世界為之傾倒。

但傳統文化就全部是積極的、先進的嗎?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兩面性的,中國傳統文化也不例外。

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侷限性,決定了其對當今社會也有消極的影響。好比古代西漢時尊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於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過於追求道德修養而忽視自然科學,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道德至高無上的觀念把人的興趣引向了道德修養和政治活動,而不是引向對自然的征服和對物質世界的剖析;這種極端的思想直到現在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社會。因此,我們更應辯證地看待傳統文明,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後文化。

而如今,各種思潮魚龍混雜。如何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有着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現代科學的發展,信息全球化,外來文化的進入,難免讓國人隨波逐流,忘記了怎麼去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去與外來優秀文化借鑑、交流,博採眾長,發展中華傳統文化,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用心解讀傳統,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的“兩面性”;在當今社會中抵禦外來文化帶來的衝擊的同時,不忘中華文明之“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做新時代的建設者,讓傳統文化一脈相傳,欣欣向榮!

寫傳統作文 篇6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這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然後上方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貌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方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方剪出一些漢字,還能夠剪藝術字呢!我也以前剪過,十分的漂亮,不信,你自我試試!你看了準會説很好看,因為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是照自我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然後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我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樣樣,咱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寫傳統作文 篇7

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節日,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流行在大新縣的下雷、雷平及寶圩一帶,但影響擴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縣。正降日凌晨人們便帶餈粑、年米、肉、香燭等聚集玉音廟宇供祭。在清代,不但百姓祭奠,州官也必身着官服,率眾頂禮拜祭。1949年以後雖不舉行供祭。但紀念活動依然十分熱烈,有演戲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獅的,等等。

寫傳統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有書法、京劇、皮影、武術……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書法了,因為我現在正在練毛筆字呢!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先從甲內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後來又發展成為草書、楷書、行書等等。草書、楷書、行書是現代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它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來書寫,具有四維抽象藝術。

我現在剛開始學習,學的是楷書,講究個橫平豎直,楷書寫好後就可以練行書了,行書是楷書演變的連筆字,看起來很有藝術感覺。草書呢揮筆如神的龍飛鳳舞,草書寫成的文章我們小學生是看不懂的,也讀不下來,因為它的欣賞價值很高,都是一些書法家的傑作,不是一年兩年功夫就能欣賞並理解的。看!我説是對吧!我國的書法是多麼的有趣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書法已經成為一個民族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做為中國的傳人,一定我喜歡的毛筆字練好、寫好。讓它不狂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這是這周老師讓我們整理的作文,老媽幫我從電腦上查了很多資料,在老媽的幫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歡上毛筆字,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寫傳統作文 篇9

剪紙起源於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動,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剪紙藝術是漢民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可以用雕、鏤、剔、刻、剪等方法在各種紙上表現出來。

剪紙是我最喜歡的課餘生活之一,每當家人叫我剪紙時,我都會開心得像猴子一樣一蹦三尺高。禮拜天晚上,媽媽叫我剪紙,還要給我拍照片,我一聽到要剪紙,還要給我拍照,心裏就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開始剪紙啦!我先準備了一張粉紅色的臘光紙,然後準備了一把剪刀,正式開始剪。我先把長方形的臘光紙撕成正方形,再折到指定的樣子,剪出了一個花邊,但是因為折錯了,剪出了兩個不完整地分開的半圓形。當時,我很難過,因為我白白浪費了一張紙。我只好不情願地按原先的步驟重新剪了花邊。這次我更加謹慎了,嚴格按照要求一刀一刀地剪。剪完花邊之後,我開始剪中間不同形狀的空洞了。我先剪了好幾個月牙形狀,然後又依次剪了三角形、圓形、五角星和一些我不知名的形狀,最終完成了一幅剪紙作品,看着自己的作品,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剪紙,我得出了一個大道理,就是凡事都要仔細,一粗心就會像我剪紙一樣剪出兩個有花邊的半圓形來。同時,我也相信,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剪紙和其它傳統文化會一直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gjor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