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6篇)

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6篇)

傳統節日作文1

在我的心目中,過中秋節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可是我們的前輩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的千古佳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古代人隔空望月思念家人。可媽媽説她小時候,在中秋節的夜晚,姥姥會在院子裏支上圓桌,上面擺上許多的水果,還有甜甜的月餅。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聽姥姥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明白了中秋節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到了我們這一代,節日的氣氛少了很多,唯一盼望着的是放假休息。

今天,又是中秋節,我和媽媽查閲資料後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重要習俗。我希望中秋節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作文2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習俗,也就是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在這之前我們要做好多事情,比如:那時要買年貨、放鞭炮、吃團圓飯、發壓歲包和拜年,都是我們家鄉必有的習俗。

在年三十,家裏的大人都很早很早就起來,開始請“年神”到家裏來吃飯。早上八點,開始準備給老人和小孩的紅包,中午就開始吃團圓飯的時間了,下午三點,去買煙花,晚上六點,還是請“年神”到家裏來吃晚飯,“年神”吃好了,才輪到我們吃飯,吃完飯後,我們小孩子的節目也越來越豐富,可以放煙花,看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真是有趣極了!

傳統節日作文3

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都是我的家鄉里最熱鬧的日子。

相比春節時我們每家每户關起門來的熱鬧,端午節的熱鬧是大家一起的熱鬧,是包粽子吃粽子的熱鬧,也是賽龍舟劃龍船的熱鬧,哪怕這一天需要祭奠屈原,端午節還是熱鬧的。

印象中的端午節,我都是跟着爸爸媽媽先去到屈子廟去祭奠屈原老先生的。我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屈原是為了我們的國家而犧牲的,他是高潔的詩人,他不願意同流合污,這才有了他的投江,才有了關於端午節的種種傳説。我不是很懂得屈原老先生的想法,卻能夠明白他的犧牲是值得我們紀念的,我們在端午節這一天裏,理應祭奠他老人家。

祭奠完了屈原,我會跟着我的爸爸媽媽去江邊看賽龍舟。每年端午節,江邊就會匯聚五湖四海的人來此地以賽龍舟的方式祭奠先神。整整齊齊的十支龍舟隊伍在江面上一字排開,我們都等着那一聲令下,等着比賽開始那一刻的到來。一旦裁判發令,那我們也就有好戲看了。這十支龍舟隊伍都是經過了專門訓練的隊伍,在我們大家的搖旗吶喊聲中,發現不了他們有什麼區別,直到龍舟進入了最後的決勝區域,我們才能注意到許多隊伍因為先前的使勁兒,現在已經幾近停住了,而那支走到最後的隊伍,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和歡呼聲。

賽完龍舟,正好是我們快要吃端午午飯的時間,媽媽早已把粽子包好煮好,我們只需回到家熱一熱,再炒上媽媽為端午節準備的美食,我們也就在家正式過端午了。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多,有時候家裏過端午節的人就我們仨,但不管是多還是少,粽子才是端午節的主角。

傳統節日作文4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喜氣洋洋,家家都貼上紅紅春聯,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

春節那天,我和弟弟便早早起牀了,穿上了新衣服,就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小朋友們對着長輩們説一些吉祥話兒,他們就拿着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人們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而小朋友們在一起高興的玩着,他們有的放煙花和鞭炮,有的捉迷藏,還有的載歌載舞……個個都忘情的玩着。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

傳統節日作文5

我的老家永康過春節有很多習俗,有趣極了。

大年三十白天,爺爺奶奶要準備祭祀天地的物品,有煮熟的豬頭、整雞、整鴨、縉雲糕、長壽麪、水果、雞蛋,所有這些祭品上面都要貼上紅紙,豬頭上還要插三根筷子,具體什麼原因我不清楚。擺好祭品後爺爺會點燃兩根蠟燭,在蠟燭前面拜上三個酒杯,然後開始祭祀。爺爺點燃一大把香,分給每人三根,然後爺爺倒酒,每倒一次,大家就拜三拜,一共要拜九拜。最後奶奶還要燒紙錢,祭祀活動就結束了。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並給小孩發壓歲錢,當然還要看必不可少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裏面有很多的相聲和小品都很幽默,我很喜歡。

初一的早上要吃雞蛋麪,每碗麪裏放的蛋的數量也有規定,每碗放兩個雞蛋和六個鵪鶉蛋。

接下來,我們一家人要出發去山上的廟裏燒香,爺爺扛着兩根有大人這麼高的香燭,可威風了。這是一個村裏的小廟,裏面的菩薩是大約三十年前我的太外公(也就是我爸爸的外公)塑的。塑好菩薩的形狀後,再用各種油彩畫菩薩的臉面、手腳和衣服。太外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還會畫門神和祠堂裏面的壁畫。

最後,初二到十四,要到親戚家去拜年。這就是永康的`春節習俗。

傳統節日作文6

今年的春節是香香的是什麼香味呢?讓我告訴你是燒香的味道,是錢的味道。

今天是我會廣東老家的第五天,我來燒香了!每次燒香都是我最喜歡的環節。我喜歡燒香是因為散發出來的香味,那淡淡的香味從鼻孔穿過令人上頭,真想趕緊來杯小鳥伏特加來壓壓這令人上頭的味道。

我今天早上六點就同許多夥伴一起騎自行車到寺廟了。我們把帶來的香用打火機點上,兵把好吃的擺在台上讓後就跪在放好的坐墊上。手上拿着三根香鞠三次躬,之後才可以起來,而台上的失誤應在十五分鐘後拿走,寓意是吃神仙吃過的東西會有好運來臨。我拜完就輪到其他小夥伴了,先是我表妹陳思遙,他拿起香點燃之後跪在墊子上在心裏默唸願望三遍在磕三次頭就可以了,他那認真的神情一定是個大願望並且十分想實現了。

拜完後你就把想放在香灰盒上插着就好了,伴着這香不斷地燒不斷地燒就可以聞到一股幽香,這就是香散發出來的味道,每次從那回去都可以在身上聞到那香味十分陶醉,我很喜歡。

除了燒香的味道香香的錢的味道也是香香的。

燒完香,就已經下午2點了。是時候收紅包了,在廣東收紅包口試磕一個頭,給一百元。我之前和媽媽説,我要磕一百個但媽媽説:這樣太貪心了,磕3~5個就行了,太多不好。我也不説什麼了,只好答應。

收紅包了,現實大伯家,大伯很客氣,我走了還不忘給我塞吃的。接下來是二伯,三伯,四伯,五伯,嬸嬸,大哥,二哥你問我為什麼這麼多人,因為我奶奶生了7個孩子,我爸是最小的,上上下下總共得有50來號人,40人比我大,每次我都拿錢到手軟,吃東西吃到嘴疼,拿錢就是香。雖然紅包很多但大部分會被我媽拿走只給我溜兩百元,哎!人生不易。

這就是香香的春節,香香的味道,香香的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d29rg3.html
專題